《我国科学家在超高纯石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4
  •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4日 第 12 版)据新华社哈尔滨9月3日电(记者梁书斌)记者3日从黑龙江省鹤岗市召开的天然石墨高质化利用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王炯辉科研团队攻克石墨高温纯化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纯度达到99.99995%以上的超高纯石墨产品,标志着我国超高纯石墨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超高纯石墨指含碳量99.99%以上的石墨,具有自润滑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耐高温、化学稳定性优良等特点。

    王炯辉科研团队突破行业传统设计,联合业内领先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开发连续式石墨纯化工艺及装备,通过物理化学提纯、低温高温连续提纯、超高真空提纯等多种技术组合的梯次提纯,将石墨纯度从95%提升到99.99995%以上,并保持产品质量稳定。难能可贵的是,合理的联合工艺路径使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五矿拥有全球较大的鹤岗云山石墨矿,已建成年产20万吨石墨选厂和深加工产业链。在超高纯石墨产品的应用上,王炯辉团队正在加快研发高端负极材料、核级石墨以及半导体用石墨等碳基材料产品。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kejizhuangbei/2024/09/04/detail_20240904174675.html
相关报告
  • 《科学家在体外受精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黄翠
    • 发布时间:2017-06-05
    • 近日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详细调查了成功植入胚胎的分子机制,胚胎的成功植入是女性生育的必要过程,研究者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蛋白质滤泡抑素在建立子宫对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相关研究为后期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胚胎成功植入的机制,并且开发新型动物模型研究人类胚胎植入失败的原因提供了新的基础和研究思路。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工程化修饰使其子宫中缺少蛋白质滤泡抑素,目的在于确定卵泡抑素对雌性小鼠生育力的影响。研究者说道,当胚胎移植后卵泡抑素非常关键,其能够促进子宫蜕膜化,也就是说,子宫的改变对于支持以及为胚胎提供养分非常重要;当蜕膜化开始发生时,卵泡抑素的水平就会上升,因此研究者想知道,在蜕膜化过程中剔除滤泡抑素基因后会引发什么后果出现。 相比正常小鼠而言,子宫中缺失卵泡抑素的雌性小鼠往往会生育出较少的幼崽和产出的窝数,对这些小鼠进行植入后的仔细评估后,研究者发现,胚胎似乎并不会吸附到这些雌性小鼠的子宫壁上,其会悬浮到子宫中,由于无法吸附到子宫壁上,因此这些胚胎并不会诱发子宫蜕膜化的发生。 研究者Martin Matzuk表示,卵泡抑素是对于小鼠胚胎成功植入非常重要的蛋白质,这项研究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开发出新型策略来改善辅助生殖技术中人类胚胎成功植入的成功率。我认为,胚胎的植入就好像一个黑匣子一样,小鼠模型是我们使用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其能够帮助我们解析黑匣子如何在人类机体中工作;本文研究同时也能帮助研究人员有效鉴别出诸如卵泡抑素等生物标志物,从而就可以告知科学家们在体外受精的过程中将胚胎移植入女性体内的最佳时间,这为改善胚胎移植的成功率或许意义重大。
  • 《我国科学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18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制备简单、成本低和效率高的优势在新型光伏技术领域迅速崛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按照器件结构可分为正式和反式两种结构,相比于正式结构,反式结构器件因制备工艺更加简单、可低温成膜、无明显回滞效应、适合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硅基电池、铜铟镓硒等)结合制备叠层器件等优点,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但仍然存在开路电压与理论值差距较大、光电转换效率仍然偏低等应用瓶颈。 在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CB932200,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基础研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龚旗煌院士与合作者展开研究,针对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上存在的瓶颈,提出了“胍盐辅助二次生长”方法,开创性地实现了钙钛矿薄膜半导体特性的调控,显著降低了器件中非辐射复合的能量损失,在提升器件开路电压方面取得了突破,首次在反式结构器件中获得了超过1.21V的高开路电压(材料带隙宽度~1.6eV)。同时,在不损失光电流和填充因子等性能参数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反式结构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实验室最高效率达到21.51%。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0.90%,是目前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的最高记录。该结果为提升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推进该类新型光伏器件的应用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可进一步拓展到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以及钙钛矿发光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相关成果6月29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