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储能碳纳米管纤维 比金属更坚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1-20
  • 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比金属更坚固的储能碳纳米管纤维。这意味着装载这种新纤维的外部材料可以用作电池。

    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KIMS)Kim Tae-hoon博士的研究团队与仁荷大学(Inha University)Yang Seung-jae教授领导的团队合作,开发出全球首个使用碳纳米管纤维的高强度纤维状超级电容器 .

    与二次锂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容量较小,但仍然可实现超快速充放电。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同时具有储能特性和优良结构,超级电容器就可以应用于车辆和无人机等外部材料,以替代现有电池,使其重量更轻,并增加续航里程。

    KIMS方面表示,该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为190.94 mW/cm3,能量密度高达7.54 mWh/ cm3。即使纤维细如线,也能在承受10kg重量的同时实现正常充放电。与此同时,该电容器即使折叠和展开2,000多次,其性能也不会下降。

    Kim博士表示:“未来,该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将不仅适用于储能材料,还适用于需要轻量化、高强度和高导电容器的航天、航空和国防领域。”

    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和抗拉强度的碳纳米管纤维。多孔碳可附着在该纤维上以储能。此外,研究人员还增加了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并对其进行了表面处理,因此多孔碳可以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最后,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纤维,不仅能够储存能量,还可保持原始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和导电性。

    基于这一新开发的碳纳米管纤维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人员将进行后续研究,将其应用于电磁屏蔽、防弹和复合材料以及二次电池。

相关报告
  • 《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储能碳纳米管纤维 比金属更坚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7
    • 据外媒报道,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比金属更坚固的储能碳纳米管纤维。这意味着装载这种新纤维的外部材料可以用作电池。 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KIMS)Kim Tae-hoon博士的研究团队与仁荷大学(Inha University)Yang Seung-jae教授领导的团队合作,开发出全球首个使用碳纳米管纤维的高强度纤维状超级电容器 . 与二次锂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容量较小,但仍然可实现超快速充放电。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同时具有储能特性和优良结构,超级电容器就可以应用于车辆和无人机等外部材料,以替代现有电池,使其重量更轻,并增加续航里程。 KIMS方面表示,该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为190.94 mW/cm3,能量密度高达7.54 mWh/ cm3。即使纤维细如线,也能在承受10kg重量的同时实现正常充放电。与此同时,该电容器即使折叠和展开2,000多次,其性能也不会下降。 Kim博士表示:“未来,该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将不仅适用于储能材料,还适用于需要轻量化、高强度和高导电容器的航天、航空和国防领域。” 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和抗拉强度的碳纳米管纤维。多孔碳可附着在该纤维上以储能。此外,研究人员还增加了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并对其进行了表面处理,因此多孔碳可以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最后,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纤维,不仅能够储存能量,还可保持原始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和导电性。 基于这一新开发的碳纳米管纤维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人员将进行后续研究,将其应用于电磁屏蔽、防弹和复合材料以及二次电池。
  • 《Nature子刊:韩国研发T1000G碳纤维还强的碳纳米管纤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7-12
    • 开发将纳米材料组装成宏观支架材料的方法是当前纳米技术发展的关键。然而,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类材料具有优越的性能,制备方法的复杂性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材料的广泛应用。 近日,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Hyeon Su Jeong和Seung Min Kim以及首尔国立大学Chong Rae Park合作,证明了一种高效、连续的纤维纺丝方法用来生产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CNTF)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以题为“Direct spinning and densification method for high-performance carbon nanotube fibers”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综合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见文后原文链接)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纺丝方法,结合湿法纺丝和直接纺丝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快速、连续地生产高度对准和致密化的CNTFs (图1c)。当直接纺制的的CNTF浸入氯磺酸(CSA)中时,CNTF会膨胀,因为CSA穿透它并使CNT质子化。在此状态下适当拉伸CNTF可重新排列缠绕CNT以改善其在轴向上的对准。然后,当CNTF浸入凝固浴中时,通过溶解性差驱动的相分离,将CSA从排列良好的CNTF中挤出,以形成具有良好排列结构的高填充CNTF。从合成碳纳米管到制备高度致密、排列整齐的CNTFs,加工时间<1 min。通过对直接纺丝条件的优化,作者成功地制备了高取向和致密的碳纳米管。CIFIC拉伸强度高达4.44 N tex−1,导电率高达2270 S m2kg−1。 这一工作清楚地表明,在适当的质子化度(DOP)下优化致密化工艺,以及直接纺制高强度、低缺陷CNTFs的纺丝条件,对于获得最高的致密化效率,从而使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至关重要。通过该方法制备出来的CNTFs具有质量轻、抗拉伸、硬度大、导电性好以及高灵活性等优点,它们适用于各类高附加值的应用。 文章官网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0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