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碳排放下降1%》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1
  • 据Carbon Brief汇总的信息,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这是自2022年12月解除疫情封控措施以来的首个季度下降。但根据目前能源需求和供应的最新趋势,2024年的排放量将总体持平。

    分析的其他主要发现包括: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能源需求同比增长4.2%,低于2023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但仍远高于新冠疫情前的趋势。

    ——第二季度,能源使用和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考虑1月至2月6.5%的急剧增长和3月的月度下降,与2023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3%。

    ——今年上半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171太瓦时(TWh),超过了2023年同期英国的总发电量。

    ——中国的碳强度(单位GDP排放量)仅下降了5.5%,低于实现2025年国家强度目标所需下降的7%。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道路上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使运输燃料的需求减少了约4%。

    ——2024年上半年,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占中国电力消耗的1.6%和排放的2.9%。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75615-1.html
相关报告
  • 《由于需求疲软,欧洲钢铁利润率可能在第二季度下降》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吴崇浩
    • 发布时间:2020-06-12
    • 根据标准普尔全球普拉茨的估计,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扰乱全球贸易,需求低迷,标准普尔全球普拉茨欧洲热轧卷钢利润率可能在2020年第二季度进一步走弱。根据4月3日钢材期货价格的计算,西北欧HRC钢材与原材料的价差从今年前三个月的253欧元/公吨降至231欧元/公吨(249美元),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铁矿石与炼焦煤根据普拉茨的数据,3月份,西北地区人权委员会的原材料平均价差为264欧元/公吨(289美元/公吨)数据输入2019年,第四季度西北地区人权委员会原材料平均价差约为228欧元/公吨,第三季度平均价差约为236欧元/公吨,低于现金成本。资料图:欧洲钢铁、铝需求下降,原因是钢铁制造商停产时的盈亏平衡运营成本(业内人士预计接近钢铁与原材料的价差为250欧元/公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成本和原材料配置。爆炸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熔炉在过去的几周里,由于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和其他终端用户闲置了工厂和工厂,钢铁需求被更紧密地反映出来线条.HRC上周五的期货价格显示,西北地区人权委员会可在低于3月平均水平的水平上进行对冲,预计稍后价格将进一步走弱四分之一。这个在欧洲之后基准人权委员会工厂交货鲁尔价格在2月份回升三月钢随着产量的下降,价格保持不变,铁矿石和废钢价格的急剧下降可能会在接近3月份时支撑钢铁利润率水平。较低然而,欧洲的生铁产量可能继续对生产商造成压力,因为欧盟正在与来自欧洲的扁钢进口竞争土耳其、独立国家联合体和亚洲、德国2020年前两个月,中国生铁产量同比下降9%。2019年第一季度,产量下降3.5%,与2017年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产量有所下降。铁矿石。中国可能会维持全球对铁矿石的需求,中国钢铁业主要依赖铁矿石进口,需要高品位的铁矿石来治理空气污染和提振经济生产力。中国可以根据当时的使用价值,以及国内和进口的可用性,改用一系列的铁矿石质量等级。中国正在尝试支持钢铁生产,因为经济吸收了库存增加到1亿公吨,相当于一个多月的粗钢生产电流成品钢和半成品钢库存是中国典型库存的两倍多,原因是1月和2月需求放缓,正值中国冠状病毒限购的高峰期在农历新年期间年。欧洲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钢铁指示性利润率一直处于低位,低于可持续水平。2018年,NWE HRC钢与原材料的平均价差超过344欧元/更远的山利润率的下降可能会限制因冠状病毒引发的闲置而关闭的欧洲钢铁产能重新上线的动力措施.钢需求和基于市场的目标可能会推迟重启,当冠状病毒含铁铁矿石价格已跌至近期交易区间的底部,4月初优质硬焦煤价格跌破边际现金成本。全球海运铁矿石和炼焦煤供应通常在第二季度和今年剩余时间有所改善,因为澳大利亚和巴西已走出雨季,而雨季将在第一季度减产。由于安全原因,美国几家炼焦煤矿已经暂时闲置,全球煤矿和铁矿可能因冠状病毒相关的运营限制而进一步中断。
  • 《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10%,报告预计第二季度创纪录的下降16.5%》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5-17
    •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数据,2020年全球COVID-19大流行导致近几年智能手机市场的跌幅最大。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10%至约2.8亿部,这是五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产量将同比下降16.5%至2.87亿个,这是给定季度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TrendForce预测全年总产量为12.4亿个单位,同比下降11.3%,预计5G智能手机的年产量仍约为2亿部,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达到16%。Vivo第一季度前六名中唯一增长的品牌。 TrendForce表示,即使没有COVID-19的出现,2020年第一季度领先者三星的增长也会受限。除了市场饱和之外,中国品牌的崛起限制了其增长。TrendForce估计,三星2020年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产量将环比下降10.7%,至5830万部。 在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以产量排名第二。华为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机产量达到4600万部。如果中国经济继续改善,华为第二季度的产量可能会达到约4800万台,且关于5G智能手机的计划一直在进行。 苹果成为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受害者,2020年第一季度,iPhone产量同比下降8.7%至3790万台,从而使苹果位居第三。随着该公司在第二季度发布新的iPhone SE,预计iPhone的季度产量将保持相对接近第一季度的数字,达到3600万部。 排名第四的是小米,海外市场占其销售额的70%以上。该公司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产量为2450万台,与2019年第一季度持平。TrendForce预计,小米第二季度产量同比下降10.7%。 OPPO(包括OnePlus,OPPO和Realme)和Vivo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得OPPO公布第一季度产量为2400万台,同比下降10.4%。Vivo在2020年第1季度的产量同比增长5.5%,达到2300万台。TrendForce对OPPO和Vivo第二季度产量的预测分别为3000万和2450万台,每个品牌的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