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锌碘水电池因其安全、成本低、理论容量高而备受关注。锌具有很高的理论容量(820 mAh g-1),而碘则大量存在于地壳中。然而,锌碘电池有限的循环寿命仍然是其市场可行性面临的重大挑战。
锌电极在水性电解质中的热力学不稳定性总是导致氢的释放,从而使电池膨胀并最终失效。此外,在水性电解质中,碘阴极经常会发生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涉及三碘化物、碘化物和多碘化物(I3-/I-/I5-)。氧化锌和 Zn(OH)42- 钝化层可能会进一步与三碘化物相互作用,加剧对锌阳极的不利影响。因此,减轻锌表面的这些寄生副反应对于实现长寿命可充电 ZnI2 电池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所(AIB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类新型含氟嵌段共聚物作为固态电解质,用于开发延长使用寿命的全固态 ZnI2 电池。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固体电解质中循环的锌金属阳极会形成稳定的富氟 SEI 层,从而促进锌在水平方向的沉积,防止有害锌枝晶的生长,以免损坏隔膜并导致电池故障。
此外,这种固体电解质还能有效缓解 I3- 穿梭问题,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使用这种固体电解质组装的对称电池在 0.2 mA cm-2 的条件下可稳定电镀和剥离约 5000 小时。整块 ZnI2 电池的额定电流为 0.5 C,寿命更长,速率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在超过 7,000 次循环(超过 10,000 小时)后,库仑效率接近 100%。该电解液具有出色的速率性能,即使在 20 C 的超高电流密度下也能提供 79.8 mAh g-1 的可逆容量。这些结果凸显了这种全固态电池巨大的商业潜力。这项研究为设计无树枝状锌金属阳极和超长电池寿命的下一代 ZnI2 电池的氟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未来的研究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探索这种电池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这种固态 ZnI2 电池采用了基于固体全氟聚醚 (PFPE) 的聚合物电解质,在锌上形成了固体电解质相间层 (SEI),促进了锌的水平生长,减轻了枝晶渗透,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此外,固体电解质还能阻碍碘离子穿梭效应,减少锌箔腐蚀。采用这种电解质的对称电池具有出色的循环性能,在室温下可保持稳定约 5,000 小时,而固态 ZnI2 电池的循环次数超过 7,000 次,容量保持率超过 72.2%。
这项研究为在固态 ZnI2 电池中实现可靠的能量存储提供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途径,并为柔性和可穿戴锌电池引入了创新概念。
原文链接: Yongxin Huang et al, Enhancing Performance and Longevity of Solid-State Zinc-Iodine Batteries with Fluorine-Rich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Materials Futures (2024). DOI: 10.1088/2752-5724/ad50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