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可能不多于预测》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1-04
  • 南极冰盖的覆盖面积几乎是美国面积的两倍,它的陆地边界被巨大的漂浮冰架支撑着,这些冰架在南大洋寒冷的水面上延伸数百英里。当这些冰架崩塌到海洋中时,它们沿着南极洲边缘暴露出高耸的冰崖。所以,在地表冰原向海洋边缘运动的过程中,浮冰架对其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冰架很容易崩解和崩塌,导致未来海平面上升幅度和速率的不确定性。

    冰架大约有一公里厚,要想使高高的冰崖遭受彻底的崩塌,那就必须在数小时内拆除这些冰架,无论气候变化情况如何,这似乎都不太可能。研究发现,如果冰架在更长的时间内融化,不是几小时,而是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剩下的冰崖不会在自身重量下突然开裂和坍塌,而是会慢慢流出。目前南极海平面上升的最坏情况是90米以上的悬崖会发生灾难性的坍塌。

    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当南极洲的冰架崩塌到海洋中时,它们暴露出高耸的悬崖峭壁或陆地上的冰。如果没有冰架的支撑,大陆上非常高的冰崖会崩塌,从而崩解到海洋中,将更高的冰崖暴露在更远的内陆地区,而这些冰崖本身也会崩塌,引发失控的冰盖退缩。目前,地球上没有比90米更高的冰崖,可能是因为更高的冰崖将会无法支撑自己的重量。那么,90米及以上的冰崖是否会坍塌,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坍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开发了一个矩形冰块的简单模拟,来表示一个理想的冰盖(陆地上的冰),最初它是由一个同样高的冰架(水面上的冰)支撑。之后以不同的速度缩小冰架,并观察暴露在外的冰崖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他们的模拟中,他们根据麦克斯韦的粘弹性模型设定了冰的力学性质或运动特征,该模型描述了一种材料从弹性的、橡胶状的响应转变为粘性的、蜂蜜状的行为方式。事实证明,冰也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在模式中,应用了麦克斯韦粘弹性,并改变了冰架移除的速度,研究冰崖是否会像弹性物质一样破裂和坍塌,或者像粘性液体一样流动。另外,他们模拟了从0~1000米的不同起始高度或冰厚,以及冰架崩塌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影响。最后,他们发现,当一个90米长的冰崖暴露在外时,只有在支撑冰架被迅速移除的情况下,它才会在数小时内迅速崩塌成易碎的块状。事实上,这种行为适用于高达500米的冰崖。如果冰架在较长时间内被移除,高达500米的冰崖不会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坍塌,反而会慢慢脱落。

    因此,地球上最高的冰崖不太可能发生灾难性的崩塌,从而引发失控的冰盖退缩。这是因为现有记录记载的冰架消失最快速度是几周,而不是几小时,正如科学家在2002年观测到的那样,当时他们拍摄到了拉森B冰架崩塌的卫星图像——一块像罗德岛一样大的冰从南极洲分离出来,在两周的时间里破碎成成千上万的冰山。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29/2019GL084183
相关报告
  • 《Nature封面故事:南极洲冰层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

    • 来源专题:青藏高原所信息监测服务
    • 编译者:王婷
    • 发布时间:2016-04-01
    • 本期Nature的封面图片所示为2016年1月9日西南极 “思韦茨冰川” (Thwaites Glacier) 端部的冰崖的一幅由 “Landsat 8”卫星拍摄的自然色拼接图。Robert DeConto 和 David Pollard采用一个新改进的、 按“上新世”和 “末次间冰期”的海平面估计值做了校准的数值冰层模型,来预测今后五个世纪南极洲由一系列不同的温室气体情景所驱动的演变。该模拟显示,南极洲冰层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潜力是在从几乎没有贡献到在2100年之前贡献超过一米、在2500年之前贡献超过15米之间。令人吃惊的高端估计值来自不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以前估计不足的两个机制:由表面融水造成的冰裂和大冰崖的坍塌。低端估计值表明,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气候变化,能够极大减小人类社会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风险。封面图片:Knut Christianson利用从美国地质调查局获得的数据制作。 Nature 531, 7596 发表日期: 2016年3月31日
  • 《海平面上升的最高预测可能性很低》

    • 来源专题:全球海洋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於维樱
    • 发布时间:2024-10-10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份评估报告指出,到2100年,南极洲冰盖的崩溃将使南极洲对全球平均海平面的贡献达到其他模型预测的两倍,到2300年将增加三倍。但这一预测是基于一种被称为海洋冰崖不稳定性(MICI)的机制:如果冰架(陆地冰盖的浮动延伸)迅速坍塌,它可能会使形成冰盖外缘的冰崖暴露在外且没有支撑;如果这些悬崖足够高,它们会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破裂,露出更高的悬崖,并导致冰盖像一排多米诺骨牌一样向内坍塌,导致迅速撤退;这些冰流失到海洋中并融化,这将导致预计的海平面急剧上升。       《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指出,该机制尚未被观察到,到目前为止只用一个低分辨率模型进行了测试。相反,研究人员使用三个高分辨率模型来测试MICI,这些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冰盖的复杂动力学。他们模拟了南极洲Thwaites冰川的消退过程,这条75英里宽的冰盖通常被称为“世界末日冰川”,因为它的融化速度加快,并且有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两英尺以上。模型表明,即使是岌岌可危的Thwaites也不太可能像MICI预测的那样在21世纪迅速崩溃。在所有的模拟中,Thwaites的冰崖从未以MICI显示的速度向内陆撤退。相反,如果没有冰架阻止冰盖,冰川向海洋的运动会迅速加速,导致冰盖从内部向外扩展。这种加速运动还使冰川边缘的冰变薄,从而降低了冰崖的高度和它们坍塌的敏感性。       这些发现表明,IPCC报告中包含的极端预测背后的物理学是不准确的,这可能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政策制定者在考虑建造海堤等物理屏障,甚至重新安置居住在低洼地区的人们时,有时会使用这些高估计模型。所有的预测都表明冰盖正在迅速消退,但是研究发现,冰川崩塌并没有那么简单或那么快,撤退的速度远没有这些初始模拟中假设的那么高。当使用更受物理学约束的速率时,冰崖不稳定性永远不会出现。该研究对这种高影响、低可能性的预测提出了质疑,其中包括这种人们对之甚少的新MICI过程。极地冰盖中其他已知的不稳定性仍将在未来几十年和几个世纪内造成它们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