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揭示原始内胚层多能性:重塑胚胎发育的新途径》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9
  • 2024年6月24日,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primitive endoderm supports lineage plasticity to enable regulative development的文章,发现单独的PrE细胞就足以再生出完整的囊胚,并继续植入后的发育。

    研究人员在体外鉴定了一种与早期PrE相似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群体展示了相同的胚胎和胚外的多能性,能够形成完整的干细胞模型——称为胚样体(blastoids)。PrE细胞的分化受JAK/STAT信号通路的抑制,同时OCT4的持续表达以及一部分多能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维持了一种允许多谱系分化的增强子(enhancer)景观。

    该研究表明,转录因子的持续存在是调控发育中多能性的基础,并强调了PrE在受干扰发育中的重要性。该研究为理解胚胎早期发育中的细胞多能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揭示了PrE在再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这些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观点,即PrE只是简单的支持组织,还表明它在胚胎发育的调节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PrE的分子基础和其在多能性维持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的复杂性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关报告
  • 《【科技日报】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变化模式揭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10-17
    •         记者9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研究》最新在线发表了该所郑萍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所韩敬东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的变化模式。   发育多能性是指一种细胞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的多能性随着发育的推进而逐渐下降,多能性状态随着发育程度变化而有所不同。在灵长类中,早期胚胎多能性状态的变化模式尚不清楚,但从人和非人灵长类着床前胚胎中建立的胚胎干细胞系,都表现出始发多能态特征,提示灵长类早期胚胎的多能性变化模式可能不同于啮齿类。   合作团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方法,分析了猕猴着床前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细胞命运分化调控,还重点研究了早中晚期囊胚及孵化囊胚四个发育阶段上胚层细胞多能性的动态变化,发现猕猴早期胚胎细胞命运决定模式和调控与人类胚胎极其相似,并首次揭示了灵长类着床前胚胎中存在发育多能性由原始态向始发态的转变过程。   为了研究灵长类早期胚胎多能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团队收集了猕猴囊胚发育的四个时期,对每个时期上胚层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分析,通过在蛋白编码基因层面以及非编码因子层面的分析,构建多能性网络相关基因等计算方法,发现灵长类着床前胚胎细胞的发育多能性存在不同的状态。在早期和中期囊胚时期,上胚层细胞处于原始多能态,此后原始多能性特征丢失,并逐步获得始发多能态特征。因此,与啮齿类不同,灵长类原始多能态存在的时间窗口极其短暂。研究解释了灵长类原始多能态胚胎干细胞难以获得的原因,并为如何从囊胚中直接建立具原始多能态灵长类多能干细胞提供了适合的时间窗口。
  • 《Nature | 人多能干细胞的下胚层调控外胚层发育》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11
    • 2023年12月5日,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Hypoblast from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regulates epiblast development的文章。 最近,一些利用人类胚胎培养和单细胞RNA-seq (scRNA-seq)分析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和小鼠之间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人类胚胎进行研究。尽管人类胚胎学的重要性,伦理和法律的限制限制了植入后阶段的研究。因此,最近的努力集中在利用人类干细胞开发体外自组织模型。 该研究报道了从原始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中产生真正的下胚细胞(nHyC)的遗传和非遗传方法,nHyC可以产生胚胎发育所必需的两种胚胎外组织之一。nHyCs自发地与原始的hPSCs组装,形成具有前羊膜样腔的三维双层结构(bilaminoids)。在第二胚外组织(滋养外胚层)中存在额外的原始hpsc衍生的类似物时,胆酰胺形成的效率从20%增加到40%,并且胆酰胺内的外胚层继续发育,以响应滋养外胚层分泌的il - 6。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胆胺类物质强有力地概括了前-后轴的模式和反映前原肠胚阶段的细胞形成,其出现可以通过基因操纵DKK1/OTX2次母细胞样结构域来塑造。因此,该研究成功地模拟并揭示了两种胚胎外组织有效地指导外胚层的阶段特异性生长和进展的机制,因为它建立了人类胚胎发生的着床后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