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研究人员在数据共享中面临的实际挑战-综述》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ixiaoyan
  • 发布时间:2018-09-27
  • 白皮书研究要点:

    Springer Nature的白皮书旨在确定数据共享的主要障碍,并研究学科、地区和资历如何影响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的最大问题是以有用的方式组织数据。

    数据共享的数量在科学中差异很大,生物学研究人员分享的最多,物理科学分享最少。

    亚洲研究人员分享他们的数据最多,而澳大利亚人分享的数据最少。

    白皮书低估了评估障碍时态度的重要性。

    该报告未包括统计分析,以确认观察到的趋势是否显著。

相关报告
  • 《《化学与水:变化中的世界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中文版白皮书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邹丽雪
    • 发布时间:2016-09-07
    • 化学科学与社会研讨会 (Chemical Sciences and Society Summit, CS3) 由中国化学会、德国化学会、日本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和美国化学会合办,将世界各地化学领域里最顶尖的人才汇集在一起,以探求国际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健康、食品、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这一独特的活动拥有一个创新的形式,旨在为全球科学研究指明方向,由参与国轮流主办。由中国化学会组织翻译的《化学与水:变化中的世界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白皮书中文版已于2016年9月1日在中国化学会网站上线发布。现诚挚邀请您访问网址http://www.chemsoc.org.cn/Journals/Bo/?sid=9在线阅读,也可通过网址http://www.chemsoc.org.cn/newfiles/files/2016/08/2016CS3%E7%99%BD%E7%9A%AE%E4%B9%A6.pdf 下载PDF版本离线阅读。此次上线发布的CS3白皮书,既包含了中文译版,也附加了英文原版,供您参阅。 《化学与水:变化中的世界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白皮书是对2015年9月14-18日在德国莱比锡城召开的第6届CS3的成果总结。这次会议重点关注了水资源、人类健康、环境问题、污染物监测、资源再生和水处理。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研究水处理的顶级化学家和工程师齐聚莱比锡城,确定了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主要科学技术难点,以便于推动水化学领域向着最符合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步。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中方科学家分别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长)、清华大学胡洪营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清华大学帅志刚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晓昌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清华大学余刚教授。CS3系列研讨会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日本学术振兴会(JST)、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资助。CS3白皮书旨在引起各国政府的科技政策制定部门、科学家和大众的广泛重视。希望能对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对科学家今后的研究方向产生导向,并吸引优秀年轻人进入这些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 更多精彩,请您关注中国化学会官方网站:http://www.chemsoc.org.cn/,或关注中国化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Chemsoc
  • 《《中国制造业走向2025》白皮书发布》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11-04
    •   作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制造业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中国也出台《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大力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日前,赛迪顾问与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制造业走向 ... .   作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制造业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中国也出台《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大力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日前,赛迪顾问与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制造业走向2025》白皮书,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解读,以及对市场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创新发展新模式,并分析了新价值网络各个环节的战略重点及核心能力,为企业明确自身定位、制定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提供指导。   白皮书认为,创新发展是实施国家战略的具体要求,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驱动,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制造业生产方式将趋向智能化、网络化,企业组织将走向扁平化、虚拟化,产品模式将转向定制化和服务化。企业也面临着内部挑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必须寻求创新发展新模式。从企业内部看,生产成本上升、研发投入不足、生产组织方式较为传统都是企业目前面对和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从企业外部看,消费者具有更大的主导权,期望企业去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和提供卓越的服务体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交化、3D打印、机器人都将颠覆旧有的制造模式。另外,产业也在发生巨大变革,跨界融合、制造业服务化都将成为发展新趋势。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为此,企业亟须寻找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即“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白皮书指出,参与者、产品和生产是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在传统价值链下,三者之间缺乏交互作用,联系不紧密,而在新价值网络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的作用,企业能够获得精准的数据洞察,以此为核心驱动力,改造整个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参与者、产品和生产的协同互联;同时,数据洞察作为核心驱动力,将始终贯穿整个新价值网络。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副总裁、制造行业总经理徐习明指出,数据洞察将始终贯穿参与者、产品和生产三个要素,使它们具有智能分析能力和自我优化能力,实现“智慧的参与者”、“智慧的产品”、“智慧的生产”的角色转变。大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智能终端和智能产品直接采集数据,并通过物联网传输到大数据平台;二是通过端到端的全渠道营销,实时收集和监测消费者数据与产品数据;三是通过整合企业内外各种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体系。   白皮书还为企业规划了实现新价值网络的参考实施路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步,通过智能产品和端到端的全渠道营销,获取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和产品洞察,并从横向打通产业链各端口,纵向整合企业管理体系;第二步,整合企业内外其他数据资源,按照以消费者为中心、个性化、柔性化、大规模定制等智能制造原则重新构建自己的研发、客服、生产、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第三步,基于智能产品平台、全渠道平台、大数据体系,在地域边界和产业边界上实现扩张,整合全球资源,打造集制造和服务为一体的全球整合企业及其生态网络。   徐习明表示,新价值网络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需要杰出的创新能力、领先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中国企业35年的合作伙伴,IBM已经与中国政府、客户和市场建立了深厚的互信,IBM有能力、有价值、有意愿,也有措施成为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的“中国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