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机构网站
切换导航
登录
机构网站
首页
到馆服务
学科服务
研究支持
情报产品
数据资源
科学传播
关于我们
首页
情报产品
快讯详情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
来源专题:
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编译者:
蒋君
发布时间:
2020-02-09
国家卫生健康委现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展开更多
原文来源: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18c1bb43965a4492907957875de02ae7.shtml
251浏览量
0点赞
收藏
原文链接
分享
评论
相关报告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
来源专题:
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编译者:
蒋君
发布时间:
2021-05-20
5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同时作为附件发布了新冠病毒样本采集和检测技术指南。《通知》以附件形式发布了《新冠病毒样本采集和检测技术指南》、《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术指南》等多项指南。 新版《防控要求》要求,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建立指挥系统启动机制、信息报告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应急演练制度、城市支援制度等工作机制和制度。提高信息共享和整合,为疫情风险研判、防控措施制定和资源统筹调配提供支撑。根据不同疫情情景,做好专业防控人员、核酸检测能力、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防疫物资等储备。要制定和完善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疫情相关人员转运、隔离医学观察、社区防控、消毒、心理健康服务、样本采集和检测、境外输入疫情防控、重点环节疫情防控等12个工作文件,加强对不同防控领域和环节的具体工作指导。
展开更多
489浏览量
0点赞
收藏
原文链接
评论
《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COVID-19”》
来源专题:
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编译者:
malili
发布时间:
2020-02-12
2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记者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状病毒”,“Vi”为“病毒”,“D”为“疾病”。至此,在中国引发大规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正式名字。 2019年12月,“不明原因肺炎”在中国武汉出现,2020年1月7日,经全基因组定序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暂时命名为“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代表发现此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英文缩写。 由于“2019-nCoV”冗长又难念,无法顺利发音,造成诸多不便,国外有不少媒体和公众甚至转而使用其他名称。这在以往全球性传染病疫情中,已有不少教训。2009年H1N1病毒流行,被称为“猪流感”,埃及因此宰杀了全国的猪,引发当地食用猪肉的科普特人抗议,事实上,这一疾病人际传播,并不是通过猪;2015年的MERS也引发过争议,因为“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导致了外部世界对中东居民的歧视现象。 所以,在疫情发生时,尽快给它一个合适的名字至关重要。 其实,早在1967年,国际社会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负责给各类病毒做分类和起名字。以前,这个委员会主要是从生物学上确定一种病毒应该划归哪一个种类纲目,由此确定如何称呼它。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语言学和语义学的因素也被加以考虑,并于2015年设定了7项新发现疾病命名原则:1.持久可用;2.避免或拒绝使用可能导致错误或歧义的名称;3.避免不必要的名称创建;4.名称中部不应含地理位置;5.名称中不含人名;6.名称中不含动物或某种食物的名称;7.名称不指向某一特定文化或行业。 就在前几日的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发言人发布了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此次,世卫组织又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相信这将给疫情相关新闻和防控信息传播带来便利。
展开更多
188浏览量
0点赞
收藏
原文链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