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明阳第一片百米级叶片“现身”》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08
  • 日前,当记者一脚迈进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叶片生产厂房,瞬间被一个横卧在地上的“庞然大物”吸引住了,这是刚刚生产出来的、还“热乎”着的第一片超长陆上风机叶片。

    这片超长陆上风机叶片,也是明阳包头叶片厂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以及中国华电集团签订的约900MW共150片风电叶片的第一片。

    该叶片系为MySE8.5兆瓦机组配备的高性能叶片,具有低噪音、低阻力特性。同时,得益于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和叶片分区设计、模块化制造及“气弹裁剪”技术,叶片具备轻量化和高性能的特点,其结构更安全、质量更可靠、运行更稳定。

    “制造一片叶片需要铺层、灌注、合模、修型四大工序,工期大约需五天左右。” 明阳包头叶片厂厂长沈秦超介绍,“目前已经有四条生产线进厂并全部批量投产。”

    在明阳包头叶片厂内,工人师傅们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熟练地铺设玻纤布层及芯材,用不了几天,第二片、第三片……将陆续从这里诞生。

    沈秦超告诉记者 ,明阳包头叶片工厂是明阳北方规模最大的陆上生产基地,占地约7万平方米,拟建设成一类工厂。计划投产6条百米级及以上叶片生产线,年产能规模达到600套以上,员工总数达到1500人。

    产品主要交付三北地区,后续将重点助力沙戈荒区域以及全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明阳包头叶片工厂计划快速增加模具生产数量的投入,提高产品的产出,在5月之前完成第一单的全面交付。

    位于石拐区的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我国目前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属地化产业配套最完备、单机容量最大、定制化程度最高,集研发、制造、运营及保障为一体的产业中心。项目总体规划用地2100亩,建成后将助力包头市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最终在包头市形成千亿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28057.shtml
相关报告
  • 《海上风机叶片进入“百米级时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6
    •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之一,素有风力发电机“灵魂”之称。近日,东方电气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1030A型风电叶片在山东制造基地下线。该叶片长度103米,是目前我国已下线的最长风电叶片。 今年2月,长度达102米的10兆瓦-SR210型叶片,在江苏盐城基地实现发货交付,它既是世界上最长的10兆瓦风电叶片,又是国内首款百米级超长柔性碳纤维叶片。自此以后,多家整机制造企业陆续宣布百米级风电叶片下线。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海上风机叶片“百米级时代”已到来。随着风机叶片不断刷新长度,风电市场也对叶片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 叶片大型化趋势明显 一直以来,大功率风机是风电降本的主要手段,随之而来的,则是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加。“叶轮直径越长,扫风面积越大,发电量越大”,这已是业界普遍达成的共识。 据行业研究数据,我国风机叶片大型化趋势已十分明显,新增风电机组平均风轮直径已由 2008年的65米提升至2018年的120米。近两年,叶片长度的增长更是让风轮直径进一步增加。 今年2月,中国船舶集团宣布10兆瓦海上风机正式下线,配套叶片长度达102米,这也是我国首个长度超过100米的风机叶片。随后,9月,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发布消息称,长达102米的海上风电叶片问市,今年11月,东方电气集团宣布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达103米的叶片正式下线,再度刷新我国叶片纪录。 叶片长度的“成长空间”远不止于此。截至目前,明阳智慧、通用可再生能源、维斯塔斯等整机制造商也已陆续发布研发规划,宣布将推出更高单机功率和更大叶片尺寸的海上风机。根据明阳智慧发布的消息,该公司正在研发单机功率为1.6万千瓦的海上风机,预期叶片长度为118米。今年10月,国际整机巨头维斯塔斯宣布将推出单机功率为1.5万千瓦的海上风机,预计风机叶片长度能够达到115.5米。 叶片材料急需轻量化 有测算显示,叶片重量增加与叶片长度的立方成正比,叶片长度的快速提升就意味着叶片重量的快速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机、叶片等设备尺寸的提升,实际上已经大幅提高了风电运输成本,尤其随着风电走向深海远海,叶片等大型零部件的运输更是一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风机叶片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基、粘接剂、芯材以及增强材料等,而玻璃纤维是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增强材料组成。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的玻璃纤维材料亟需轻量化材料替代,而碳纤维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 碳纤维是一种碳主链结构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含碳量超 90%,具有质量轻、高强度、耐腐蚀、抗疲劳等优异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工业应用等多个领域。 “将碳纤维应用于叶片中,将能够有效减轻叶片质量,增加叶片强度,尤其在海上高盐高湿的环境下,叶片中碳纤维材料也能够提升耐腐蚀性能,更加适用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一位叶片制造从业人士告诉记者。 碳纤维国产化进程加快 “百米以上的风机叶片不得不用到碳纤维,但实际上,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不断涨价,这也包括了碳纤维。在过去的一年里,碳纤维价格涨幅已超过30%。”某风电从业人士指出。 市场研究机构民生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风电风机材料成本占比在95%以上,其中叶片占风机材料成本20%左右。对于国家补贴即将退坡的海上风电行业来说,降本压力已蔓延至全产业链,碳纤维的经济性成为未来叶片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此前,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实际上,我国碳纤维市场供应仍较为依赖进口,除了碳纤维本身的性能外,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还有胶和树脂的配方,并且涉及复杂的生产过程和固化工艺。“国际碳纤维生产厂家交付能力跟不上需求,而国产碳纤维则面临着大规模生产性能不稳定等难点,这一现状很可能对大尺寸叶片批量化生产带来挑战。但近年来,碳纤维国产化进程已逐步加快,现阶段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已十分迅速,与美日等国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商业化产品的整体性能预期将有所提升。” 上述风电从业人士则指出,风电叶片对碳纤维的应用需求将为国产碳纤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果国内碳纤维行业能够与风电行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将有助于推动碳纤维在风电行业的批量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 《搭配最热机型!明阳112米风电叶片量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3
    • 日前,张家口明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112米风电叶片实现量产。该叶片是目前全球陆上单机容量最大10兆瓦风机配套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112米长的风电叶片是怎么生产的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张家口明阳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只见一排排制成的叶片宛若巨龙静卧,准备运往各地。近距离观察近40层楼高的“借风神器”——最粗的叶根部直径3.7米,最薄的叶尖不过一张硬纸板的厚度。 明阳智能张家口叶片厂厂长杨文庆说,风电叶片无金属构造,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等主要材料制成,既要保持高强度韧性,又要保持轻度,才能实现正面、侧面、背面等全方位来风都能转动发电。 走进叶片车间,两侧分列一道巨型“滑梯”式生产线,一眼望不到头。工人们正忙碌着将一层层如同“布”一般的材料,铺在半个叶片的模具上。明阳智能张家口叶片厂厂长杨文庆说,这道工序是铺层,也就是打造叶片的骨架。可别小看玻璃纤维布,叠加150层,再注入环氧树脂固定之后,那就是玻璃钢,强度特别高。然后再铺设一层以巴沙木为材料的芯材,它的特点是强度特别高,而且特别轻,以提高叶片的韧度。 “灌”就是铺设流道和真空系统,将树脂采用真空灌注的方式注入壳体加热,树脂通过管道渗透进入玻纤布,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几个小时后,就会凝固化成坚固的玻璃钢,形成叶片的“芯”。“这个步骤就像是给叶片在输液。”杨文庆说。 “因为叶片是分体生产的,所以灌注完成后还要进行合膜工艺。”杨文庆介绍,工人将管道和真空装置拆卸后,在叶腔内放置腹板,用结构胶粘接,将两半模具合二为一,无论是长度还是高度,都完美契合。 不过这样做出来的叶片只是“毛胚房”,需通过后处理工序的“美容护肤”,将叶片打磨后,涂上业主要求的logo和高空警示标识,崭新亮丽的叶片就完成了。 原本是94米长的叶片,为什么要增长112米? 面对疑问,杨文庆说,叶片越长,理论上它的扫风面积会越大,风轮直径也会越大,得到的叶片发电效率会越高。现在市场需求要求我们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发电效率,112米的叶片扫风面积可达43000平方米。 风电叶片突破百米长,意义可不简单。百米级风电叶片是一个“分水岭”,代表着拥有了配套10兆瓦风电机型的能力,它能将发电效率提高5倍以上,最受市场青睐,相当于迈入风电产业的“新蓝海”。杨文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