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EDO部署新项目推动地热利用技术开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26
  • 7月4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于2018-2022财年在“地热发展技术开发”主题项目下启动新遴选的两大技术主题研究课题,包括:(1)开发酸性地热流体的开发技术 ,将尚未开发的酸性地热流体资源利用起来,从而到2030年将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至少扩大到约155万千瓦;(2)利用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等技术改善地热发电站的管理运营效率,将地热发电站的故障发生率降低20%,同时将利用率提高10%,从而扩大地热在全日本的部署规模。本次两大主题的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如下:

    表1 NEDO地热发展技术开发主题项目遴选的两大技术主题研究课题具体内容

    技术主题 研究内容 承担机构
    酸性地热流体的开发利用技术 酸性地热流体的化学处理系统开发 西日本技术开发公司

    九州大学、富山大学

    酸性地热流体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NKK无缝钢管公司

    地热技术开发公司

    国立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京都大学

    基于IoT和AI的地热发电系统运营管理技术 利用IoT和AI开发先进地热发电系统运营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地热技术开发公司

    西日本技术开发公司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公司

    早稻田大学

    利用IoT和AI开发先进地热发电系统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东北绿化环保公司

    电力中央研究所

    东京农业大学

    高精度的硫化氢监测设备的开发 日本GASTEC公司

    东北绿化环保公司

    东北大学

    针对地热资源利用的AI-IoT温泉监测系统的开发 地热工程公司

    西日本技术开发公司

    横河电机公司

    基于IoT-AI技术研究开发智能的小规模地热发电及热供给系统 伊藤忠技术解决方案公司

    日本工程协会

    电力中央研究所

    熊本大学

相关报告
  • 《日本NEDO资助23亿日元推进生物质能技术开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03
    • 9月18日,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宣布在“电网规模长时储能(DAYS)”主题下资助2800万美元支持新遴选的研究课题 ,旨在推进各类电力储能技术(如电化学储能、热储能等)的创新突破,研发可部署在几乎任何位置的电网规模新型长时电力储能系统,以提供10至100小时可靠存储电力,增强电网的韧性和稳定性,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更高比例的并网,满足美国电网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本次资助着重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 表1 电网规模长时储能项目具体研究内容 承担机构 研究内容 资助金额/ 万美元 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基于高温(工作温度高于1000℃)热交换器开发耐高温、低成本的热能存储系统,同时将其与闭式布雷顿循环涡轮机结合进行发电 280 密歇根州立大学 开发热能存储系统模块,将波动性的太阳能和风能有效存储,随后通过加入低成本的热电转换材料热锰镁氧化物颗粒,实现放电 200 布雷顿能源公司 针对采用布雷顿循环的燃气轮机开发高性能的热能存储系统 200 福尔姆能源公司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电网级别长时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400 城市能源公司 针对地热发电系统开发高效的抽水蓄能系统,以将水通过压力泵压入地下高温岩层,水在高温岩石层加热后通过管道加压被提取到地面并输入各热交换器中,热交换器推动汽轮发电机将热能转化成电能 330 普里莫斯电力公司 针对电网长时储能需求,开发新型无隔膜的锌溴液流电池技术 350 田纳西大学 针对电网长时储能需求,开发大容量、长时间充放电的燃料电池 150 Echogen电力公司 开发低成本、长时充放电功能的CO2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用电负荷低谷时存储电能,用电负荷高峰时释放电能 300 联合研究中心 开发基于廉价的无机活性物质的液流电池以替换价格高昂的钒金属液流电池,以减低电池成本 300 安多拉能源公司 开发新型的低成本碳素晶体发热板储能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用电负荷低谷时将电能以热能形式存储起来,在用电负荷高峰时将其热量传递给光热电池板将热电能转换回电能 300
  • 《日本NEDO部署太阳能发电研发新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04
    • 5月28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启动新一轮的太阳能发电研发项目 ,旨在开发新型太阳电池技术,提高发电效率,以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本次项目将关注两大主题领域,具体内容如下: 1、低成本、高性能、长寿命太阳能发电技术开发(项目周期:2018-2019年) 依托硅异质结和背面钝化接触等先进技术开发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双面进光的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背面钝化接触的晶硅太阳电池,旨在到2020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至14日元/千瓦时、到2025年降至7日元/千瓦时。本次项目周期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双面进光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开发研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和掺杂技术提升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接触钝化和减少接触界面以抑制接触复合;低成本高性能异质结背接触硅电池小规模量产。 2、建筑一体化高效光伏发电系统开发(项目周期:2018年) 开发低成本、高功率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如屋顶光伏、壁挂式光伏等)及其维护技术,旨在到2020年基本实现新建建筑零排放目标。本次项目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面向建筑一体化开发新型的住宅屋顶光伏发电技术,降低电池模块制造成本;开发双面进光太阳电池模块,及其替代玻璃安装在建筑窗户上的低成本安装工艺;改善太阳电池组件对斜射到墙壁的太阳光的收集效率,提高发电效率;标准化壁挂式太阳能发电面板(即用太阳能板替代传统建筑的玻璃板)安装流程;面向零排放建筑开发相应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