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生物与Dynavax宣布新冠候选疫苗全球II/III期临床试验“SPECTRA” 完成首批志愿者接种》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03-25
  • 专注于针对世界严重疾病研发创新型生物疗法和疫苗的全球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 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生物”)和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新型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 — Dynavax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公司(以下简称“Dynavax”)宣布三叶草生物的新冠候选疫苗全球II/III期临床试验项目“SPECTRA”完成首批志愿者接种,该临床试验旨在评估三叶草生物“S-三聚体”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在与Dynavax的CpG 1018加铝佐剂联合使用下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这项全球II/III期临床试验是针对联合佐剂的“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研究,志愿者将完成两次接种,其中间隔21天。该临床试验将在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多个临床研究中心入组22,000多名成年和老年志愿者。一个独立的外部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将通过定期审查临床试验中累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为整个临床试验提供安全监察。该临床试验有望于2021年年中发布主要终点的中期结果,具体时间取决于临床试验入组情况和研究中新冠病例的发生数量。

    三叶草生物首席执行官梁果先生表示:“SPECTRA项目完成首批志愿者接种是三叶草生物新冠候选疫苗开发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目前全球许多社区仍然迫切需要新冠疫苗,如果II/III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表现良好,那么我们将与全球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尽快上市我们的“S-三聚体”新冠疫苗。”

    Dynavax首席执行官Ryan Spencer先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看到SPECTRA项目完成首批志愿者接种,这将有机会证明三叶草生物新冠候选疫苗在与CpG 1018加铝佐剂联合使用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新冠候选疫苗以其较大的生产规模和标准冰箱条件下储存的长期稳定性,有望成为满足全球对新冠疫苗需求的又一重要解决方案。我们很自豪可以与三叶草生物合作开发新冠候选疫苗,并承诺支持三叶草生物在全球范围内供应所需的疫苗。”

    “SPECTRA”项目由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全资支持。借此合作,数以亿计的“S-三聚体”新冠疫苗将可望通过COVAX机制进行采购和分配,为该机制中参与国的最高风险人群提供保护。

    CEPI首席执行官Richard Hatchett博士表示:“这是三叶草生物在开发其令人期待的新冠候选疫苗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我们在遏制新冠病毒蔓延上迫切需要的新手段。在被证明安全有效后,我们期待通过COVAX机制将数亿剂该新冠疫苗向全球供应。” 2020年12月,三叶草生物发布“S-三聚体”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 I期临床研究积极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在与Dynavax的CpG 1018加铝佐剂联合使用下,新冠候选疫苗可在成年和老年受试者中诱导出强烈的免疫应答,包括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且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该新冠候选疫苗预期在标准冷藏条件下长期稳定,并已在室温下表现出至少两个月的稳定性,适合在全球范围内分发。I期临床研究积极结果在2021年初发表于《柳叶刀》。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5660.html
相关报告
  • 《三叶草生物发布“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I期积极结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07
    • I期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三叶草生物的“S-三聚体”重组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分别在与GSK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或Dynavax的CpG 1018加铝佐剂系统联合使用下,在150 名成年和老年受试者中诱导出强烈的中和免疫应答。 三叶草生物的新冠候选疫苗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2-8摄氏度下具有长期稳定性,适合在全球范围内分发。 由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资助、预计将于2020年12月开展的全球范围II/III期临床研究将进一步评估“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与GSK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联合使用下的安全性和效力。 一项单独的关键性II/III期临床研究将继续评估“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与Dynavax的CpG 1018加铝佐剂系统联合使用下的临床效果。该研究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开始,以更好地保障能够向全球潜在供应超过十亿剂新冠疫苗。 12月4日 ,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生物”)发布了积极的I期临床研究数据。其研发的“S-三聚体”重组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在分别与葛兰素史克( GSK)和Dynavax的佐剂系统联合使用下,可在150名成年和老年受试者中诱导出强烈的免疫应答,并且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I 期临床试验是一项随机、观察者设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与佐剂系统联合使用时,在多个剂量水平下的安全性、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试验中未见与研究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且短暂。该候选疫苗与GSK预防疾病大流行佐剂系统联合使用时,在选定的9μg“S-三聚体”抗原剂量下可在100%的志愿者诱导中和抗体(血清转化),成年和老年志愿者组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均大于1800。与Dynavax的CpG 1018加铝佐剂联合使用时,在选定的30μg “S-三聚体”抗原剂量下可在100%的成年志愿者诱导中和抗体,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大于1000,在老年志愿者中观察到血清转化率达88%。两种疫苗均观察到了强烈偏Th1的细胞免疫应答。 稳定性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可在 2-8?C 环境下保持长达6个月以上的稳定(更长期稳定性研究正在进行中);在室温和 40?C 下保持至少1个月的稳定。因此,三叶草生物的新冠候选疫苗可以在标准的冷藏温度下储存,适合在全球范围内供应。 基于积极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和全球范围内对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的空前需求,三叶草生物及合作伙伴计划对两种联合佐剂疫苗启动下一阶段临床研究。“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与GSK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联合使用的全球范围II/III期临床研究计划于2020年12月启动。此外,三叶草生物还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一项单独针对“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与Dynavax的CpG 1018加铝佐剂系统联合使用的关键性II/III期临床研究。 三叶草生物首席执行官梁果先生表示:“我们积极的 I 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三叶草生物的新冠候选疫苗不仅能够诱导强烈的中和免疫应答,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我们非常期待进入到临床研发的最后阶段。加之我们超过十亿剂的潜在年产能,以及可在标准冷藏条件下保存的稳定性,我们的联合佐剂“S-三聚体”新冠疫苗愈发具备在全球范围分发的潜力。我们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们,坚定地致力于为全球范围内需要的人群开发安全、有效且易于获取的疫苗。” GSK疫苗首席医学官Thomas Breuer博士表示:“我们乐见积极的I期临床研究数据,证实GSK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与三叶草生物的“S-三聚体”抗原在成年和老年受试者中联合使用时,可以产生强烈且迅速的免疫应答。我们期待在即将开展的效力临床研究中进一步验证疫苗对于公共卫生的价值。这些临床试验结果,包括我们的佐剂与其他2019冠状病毒疫苗技术联用的临床结果,展现了GSK致力于提供可扩大产能的应对方案来抗击疫情的承诺。” Dynavax首席医学官Rob Janssen先生表示:“三叶草生物的‘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与先进的CpG 1018加铝佐剂联合使用下,显示出了强烈的免疫应答及卓越的安全性,我们对此结果感到欣慰。我们更为其临床试验显示的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强烈的偏Th1细胞免疫反应效果而深受鼓舞,相信这将在疫情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能与三叶草生物合作开发新冠疫苗令我们倍感骄傲,希望我们开发的安全有效的疫苗,能够尽快在世界各地普及,持续抗击新冠疫情大流行。” 三叶草生物“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I期临床试验由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资助。CEPI首席执行官Richard Hatchett博士表示:“‘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I期临床试验显示出了非常积极的数据,也为下一阶段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该候选疫苗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并可以在常规冰箱环境中保存,这使其适合在全球范围内分发,包括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基于与三叶草生物的合作,我们期待年产数亿剂的疫苗,在被证明安全有效后,能够通过COVAX机制提供给全球范围内需要的人使用。”
  • 《中国复星医药和德国BioNTech宣布已在中国开始基于mRNA的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工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8-12
    • 2020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8月5日,中国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BioNTech公司宣布,他们已经在中国开展了一种潜在的冠状病毒疫苗相关的人体临床试验。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中国监管部门批准进行第一阶段的试验后,已经有72名参与者接受了第一剂疫苗的注射。 这种候选疫苗名为BNT162b1,其是基于BioNTech公司mRNA技术的四种疫苗之一,另一种名为BNT162b2的疫苗目前正在由BioNTech公司和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进行全球3期临床试验进行评估,该试验已于7月27日开始。 在中国进行的1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144名参与者,其接受了两剂疫苗的注射,中间间隔21天;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人群是首批加入试验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目前全球的研究人员都在奋力研究寻找治疗COVID-19的疫苗,如今COVID-19在全球已经引发了超过70万人死亡,影响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人的生命。 目前有200多种疫苗正在进行研究,其中大约有20多种疫苗正在对人类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的阶段;来自中国的几家公司目前早走全球疫苗研究竞赛的前列,俄罗斯表示,他们希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人类生产疫苗的国家,而且希望最好是9月份就开始生产疫苗。 除了BioNTech/辉瑞公司的候选疫苗外,还有两种西方国家的冠状病毒疫苗目前正处于最后的3期临床试验,其中一种是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发的疫苗;另外一种是由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疫苗。(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German-Chinese coronavirus vaccine trial begin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