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SND1结合SARS-CoV-2负义RNA,并通过NSP9促进病毒RNA合成》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8
  • 2023年10月3日, 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题为SND1 binds SARS-CoV-2 negative-sense RNA and promotes viral RNA synthesis through NSP9的文章。该研究通过生化方法鉴定了与基因组和亚基因组SARS-CoV-2 rna结合的蛋白。

    研究人员发现宿主蛋白SND1与负义病毒RNA的5'端结合,是SARS-CoV-2 RNA合成所必需的。snd1缺失的细胞形成较小的复制细胞器,病毒生长动力学减弱;发现NSP9是一种病毒RBP和SND1的直接相互作用伙伴,它与感染过程中产生的正、负义rna的5'端共价连接。这些连接发生在复制转录起始位点,与NSP9启动病毒RNA合成一致。从机制上讲,SND1重塑了NSP9的占用,并改变了NSP9的共价键,以启动病毒RNA中的核苷酸。该研究结果暗示NSP9参与了SARS-CoV-2 RNA合成的启动,并揭示了细胞蛋白在协调病毒RNA生产中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XZql52S_Zgr8Y_Jly7-kg

相关报告
  • 《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最新Cell发文:SARS-CoV-2 hACE2转基因小鼠感染模型》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20-10-10
    • 2020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及杨兴娄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Pathogenesis of SARS-CoV-2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开发了SARS-CoV-2 hACE2转基因小鼠(在C3B6小鼠中为HFH4-hACE2)感染模型。感染的小鼠产生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和病理,与COVID-19患者相似。病毒定量显示肺是感染的主要部位,尽管在某些小鼠的眼睛,心脏和大脑中也可以发现病毒RNA。从感染的肺和脑组织中分离出全基因组序列中与SARS-CoV-2相同的病毒。最后,该研究表明预先暴露于SARS-CoV-2可以保护小鼠免受严重的肺炎的侵害。总而言之,该结果表明,hACE2小鼠将成为测试潜在疫苗和治疗剂的有价值的工具。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到2020年1月,怀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截至目前(5月17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70万例,死亡人数达31万。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由于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高度同源,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SARS-CoV-2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结合具有更高的亲和力。但是,现在一直缺乏动物模型,这严重阻碍了药物及疫苗的研发。 该研究成功开发了SARS-CoV-2 hACE2转基因小鼠(在C3B6小鼠中为HFH4-hACE2)感染模型。感染的小鼠产生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和病理,与COVID-19患者相似。病毒定量显示肺是感染的主要部位,尽管在某些小鼠的眼睛,心脏和大脑中也可以发现病毒RNA。 从感染的肺和脑组织中分离出全基因组序列中与SARS-CoV-2相同的病毒。最后,该研究表明预先暴露于SARS-CoV-2可以保护小鼠免受严重的肺炎的侵害。总而言之,该结果表明,hACE2小鼠将成为测试潜在疫苗和治疗剂的有价值的工具。 原文标题: Pathogenesis of SARS-CoV-2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622-X
  • 《Nature | 细菌cGAS感知病毒RNA启动免疫》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20
    •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2bfRORefRZYwtO9svZ6fA 2023年11月15日,洛克菲勒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Bacterial cGAS senses a viral RNA to initiate immunity的研究论文。 基于环状寡核苷酸的抗噬菌体信号系统(CBASS)通过产生环状寡核苷酸来保护原核生物免受病毒(噬菌体)的攻击,环状寡核苷酸激活效应蛋白,触发被感染宿主的死亡。细菌环化酶如何识别噬菌体感染尚不清楚。 该研究表明,葡萄球菌噬菌体产生一种由末端酶亚基基因转录而成的结构化RNA,称为CBASS激活噬菌体RNA (cabRNA),它与CdnE03环化酶的正电荷表面结合,促进环二核苷酸cGAMP的合成,从而激活CBASS免疫反应。逃避CBASS防御的噬菌体携带突变,导致产生不能激活CdnE03的较长形式的cabRNA。由于哺乳动物环化酶OAS1也在干扰素应答过程中结合病毒双链RNA,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激活先天抗病毒防御途径的保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