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集成自然水循环冷却技术提高太阳能光伏板性能》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11-30
  • 工作温度的升高对太阳能光伏板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结合相变材料(PCM)和自然水冷却系统的有效热管理的PV面板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实验包括在光伏板的tedlar表面加入om35 PCM,水可以从PCM腔的底部流出。对4种不同情况下的冷却水流动方向(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和周期(连续和最大允许温度机制)进行了评价,并与参考面板进行了比较。对有冷却和无冷却条件下光伏板的电热效率、能量平衡和火用分析等参数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实验表明,由于PCM与自然水循环的结合,光伏板的性能得到了提高。进一步确认,从上到下连续供水冷却技术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比其他情况下增加平均发电,电效率,功率增强比例、平均温度降低,最大总(火用)输出和(火用)效率为11.92%,12.4%,13.54%,5.4°C,分别为26.07%和8.08%。

相关报告
  • 《太阳能光伏板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新集成性能的实验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7-22
    • 本文介绍了光伏(PV)板与单坡太阳能蒸馏器新型耦合性能的实验研究。耦合基于将PV集成在静止电容器上,其中PV输出功率通过嵌入在静止盆内的电阻直接传输到盐水。这种集成使PV能够将其反射的太阳能传输到盐水中。该系统(PV +太阳能静止)的性能研究了盆地中的黑色钢丝绒纤维(BSWF)以及PV和静止冷凝器的自然和强制对流空气冷却(FAC)。结果表明,将PV与传统的太阳能蒸馏器(CSS)以及CSS和BSWF相结合,使静止生产率分别提高了9%和23%。此外,在CSS + PV + BSWF + FAC的情况下,实现了最高的脱盐产率和最大效率,然而,CSS具有最低的产率和效率。与其他系统相比,使用PV作为反射器可使生产率提高3.2%,并实现最低成本。使用带有CSS的PV + BSWF + FAC与CSS具有大致相同的淡水成本,但它的日产量和效率分别提高了30%和35%。
  • 《集成分子蓄热技术的光伏电池太阳能利用效率达到14.9%》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7
    • 瑞典科学家将光伏器件与分子太阳能热能存储系统(MOST)集成在一起,该系统充当太阳能电池的滤光器和冷却剂。所提出的组合可实现光伏效率提高 0.2%,太阳能存储效率提高 2.3%。 由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混合多晶太阳能电池,该电池集成了分子太阳热能(MOST)储能系统,可将电池未充分利用的高能光子转化为化学能。 在建议的系统配置中,MOST 单元充当光伏电池的滤光器和冷却剂。它放置在太阳能电池的顶部,基于光敏有机分子的溶液,该溶液流经微流体芯片,能够通过光异构化过程存储高能光子。 科学家解释说:“这个过程涉及高能蓝色和紫外光子,将母体分子转化为高能亚稳态光异构体。” “存储在 MOST 光异构体中的能量可以用作储备能源,既可以作为热源,也可以用于热电发电。” 在《焦耳》杂志发表的《同时发电和分子太阳能热能存储的混合太阳能装置》一文中,研究小组解释说,他们测试了基于三种降冰片二烯四环烷(NBD-QC)的MOST系统的三种不同配置分子)称为 NBD1、NBD2 和 NBD3。每个分子具有不同的光物理特性。 经过一系列实验测试,研究人员发现,由于NBD3分子具有“卓越”的吸热和隔热能力,因此该器件的性能达到了最佳。 在标准照明条件下进行测试,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 12.6%,科学家称这比没有 MOST 系统的参考太阳能电池高出 0.2%。这要归功于 MOST 对电池工作温度的冷却作用,电池工作温度从 53℃ 下降到 45℃,降低了 8℃。 测试还表明,MOST混合光伏系统能够以14.9%的太阳能利用效率和2.3%的太阳能存储效率运行。研究小组强调:“组合式 MOST-PV 系统展示了在不同时期(从日常到季节周期)产生更稳定电力的能力。” “理论上,该系统可以设置为全天循环不同的材料,以优化效率。” 展望未来,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将致力于使用高效催化剂进行小规模和大规模的循环测试,并开发更多的红移 NBD 候选材料,以使存储效率更接近系统的理论极限。他们总结道:“此外,探索混合技术的技术经济权衡至关重要,例如平衡 MOST 系统和光伏电池之间的效率并考虑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