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座全地下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4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2月31日透露,该省首座全地下智能变电站——成都110千伏吉庆变电站已投运,将缓解周边2座110千变电站重载负荷,大幅提升成都城南供电保障能力。

    110千伏吉庆变电站位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及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区,成都天府双塔、交子环、天府软件园、中国-欧洲中心、大源中央公园等城市“网红”地标云集,电力负荷每年以近20%的水平增长。

    为满足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和用电负荷增长的双重需求,110千伏吉庆变电站新安装了3台主变压器,每台主变容量为63兆伏安;新建110千伏出线3回、10千伏出线42回。工程于2017年6月动工,建于深19.7米的地面下,共分3层,负一层,面积1344平方米,层高5.7米,包括电容器室和二次设备室。负二层,面积1844平方米,层高6.2米,包括主变压器室、110千伏GIS间和10千伏配电装置室等。负三层,面积1844平方米,层高3.8米,包括电缆夹层和三座主变油池。

    110千伏吉庆全地下智能变电站具备智能调节、自动控制、在线监测、远程操作、故障智能预警等功能,全域实现智能化运行。其地面占地仅482平方米,除保安值班用房、消防泵房等功能用房外,其余全部用于草坪等绿化,有效节省了城南“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建设过程中,采用“视频监控+扬尘监测”双接入政府系统平台,率先在省内推行GIS无尘化安装试点工作,同时采取噪声控制技术及异地安装主变吊罩,有效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为确保今冬明春成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正加快实施变电站新建、增容改造等项目,着力解决用电高峰期区域性供电难题。截至目前,220千伏崇州经开区、110千伏绛溪河工程等重点保障工程提前投运,110千伏温江新城区、北府河配套等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全年累计投运35千伏及以上大中型电网项目16项,新增变电容量129.9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14.69公里。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四川首座模块化建设的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投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2
    • 四川模块化建设的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220千伏兴文站内,国网宜宾供电公司运行人员正进行巡视。经近一周的监测表明,于3月27日投运的该站运行正常,将全力保障成贵高铁运行,为兴文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能源支撑。 据悉, 该站位于兴文县莲花乡境内,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 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 建设有220千伏线路14回,总长度427公里, 为成贵铁路核心配套供电工程,其设备和技术均达到国家电网公司一流水平。 该站是四川省内的首座模块化建设的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大量采用装配式建筑材料,大大节约人工成本, 缩短工期。同时,设备高度集成,在工厂内完成设备安装、接线、调试,采用整舱配送、吊装、就位。 相比传统变电站建设,兴文220千伏站占地面积小,采取工厂化预制生产、现场组装就位的新型模块化建设方式,施工方便,组装周期较短,既保证了变电站集成化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又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效能。该站比常规智能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减少10.24%,站内建筑面积减少12.5%,二次设备室建筑节约55.9%。
  • 《国内首次采用750千伏电子式互感器的智能变电站改造完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4
    • 12月10日 23时05分,国网陕西超高压公司洛川变电子式互感器改造第四阶段启动工作已全部结束,一、二次设备恢复全方式运行。标志着国内首次采用750千伏电子式互感器的智能变电站改造全部完成,历时73天,比原计划提前6天。 洛川变是延安电网与陕西主网联接的枢纽站,直接影响着延安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陕北新能源消纳能力。为提高该站设备运行可靠性,计划对全站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改造,改造项目被列为2021年国网公司重点技改项目之一。此次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了107支电子式互感器改造、66面二次屏柜更换改造、8套国产芯保护挂网运行、9台开关机构维护以及750千伏设备一键顺控改造等工作;同步消除设备缺陷47项,治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62项。在改造过程中安全完成倒闸操作13479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开展特巡特护308次。 国网陕西超高压公司统筹规划,超前准备,成立现场指挥部,以“四双”、“四个管住”及作业现场安全看板为抓手,“十不干”为工作前提,严把三关确保改造工程高质、高效完成。一是夯实基础,严把“思想关”。提前组织全体参检人员进行安规考试,坚持外包队伍与主业“同质化”管理,对现场现场人员进行思想“消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巩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强化管控,严把“质量关”。该公司积极响应国网公司“自己干”工作要求,各专业骨干分别担任专业带头人,梳理工作内容,优化作业流程,严格把控施工工艺,全力确保改造工作扎实推进。三是压实责任,严把“安全关”。严格作业风险防范,刚性执行“标准化持卡作业”制度,狠抓现场责任落实;落实“看板”管理要求,确保现场安全可控、能控、在控。改造期间,现场先后获评3次省公司级“无违章现场”。 这次改造工作工期长、跨度大、现场厂家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同时洛川处于陕北地区,改造期间遇到强降雨、强降雪,严寒天气对此次改造工作也带来不小影响。改造期间管理协调、安全监督、变电检修、变电运维、现场施工五个工作组人员长期不间断驻守现场,大家拧成一根绳,相互协调配合使得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同时,现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形式,成立党员、青年突击队,激发党员身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在工作中挑重担、做表率。 本次改造工程的圆满完成,有效降低了电网风险,消除了设备隐患,将为今冬明春电力保供筑牢坚实堤坝。国网陕西超高压公司将持续践行“一板一眼、一丝不苟、严精细实、专业专注”的工作作风,保障陕西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