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功能性治愈希望!反义寡核苷酸药物bepirovirsen 2b期临床:有效降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水平!》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7-03
  • 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在第57届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年会暨2022年国际肝脏大会(ILC 2022)上公布了反义寡核苷酸疗法bepirovirsen治疗乙肝(hepatitis B)2b期B-Clear试验的中期结果。数据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bepirovirsen治疗24周,降低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水平,近30%的患者实现HBsAg和HBV DNA低于定量下限(LLOQ)。

     

    目前的治疗方案在导致功能性治疗方面的成功率有限,在功能性治愈中,病毒无法从体内消除,但处于血液中检测不到的低水平,并且可以由免疫系统控制,无需使用药物。CHB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通常终身服用,因为它们虽然能够抑制病毒但很少能清除病毒。bepirovirsen独特的作用机制可减少HBV复制,抑制HBsAg并刺激免疫系统。在CHB患者,bepirovirsen有潜力实现功能性治愈。

     

    bepirovirsen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能够特异性识别乙肝病毒在所感染肝脏细胞中用于自我复制并生成病毒抗原(蛋白质)的RNA。bepirovirsen通过动员肝脏自身的酶系将RNA消化为非活性形式并将其清除。RNA水平的降低导致病毒和肝细胞产生的病毒抗原(HBsAg)减少,这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中HBV DNA和抗原水平的下降来衡量。bepirovirsen还具有通过Toll样受体8(TLR8)刺激免疫应答的特性,这可能有助于免疫系统持久清除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病毒。

     

    bepirovirsen是由Ionis制药公司发现,GSK与该公司联合开发。bepirovirsen是2019年8月GSK从Ionis获得许可的ASO HBV项目资产之一。

     

    B-Clear 2b期研究在研究开始时正接受稳定NA治疗或没有接受NA治疗的CHB患者中开展,正在评估bepirovirsen治疗12周或2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bepirovirsen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低于定量下限(LLOQ)以及HBV DNA水平低于LLOQ持续24周而无需救援药物的患者比例。

     

    该研究包括2个平行队列,一个队列正在接受NA治疗,另一个队列患者没有接受NA治疗。将每个队列的患者随机分为下列4个治疗组中的1个组,接受每周一次bepirovirsen治疗(有或无负荷剂量[loading dose]):(1)bepirovirsen 300mg LD治疗24周;(2)bepirovirsen 300mg LD治疗12周、之后150mg治疗12周;(3)bepirovirsen 300mg LD治疗12周、之后安慰剂治疗12周;(4)安慰剂LD治疗12周、之后bepirovirsen 300mg无LD治疗12周。

     

    在这2个队列中,治疗结束时观察到了病毒学应答:

     

    ——在接受NA治疗的患者中(n=27),bepirovirsen 300mg治疗24周结束时,28%的患者实现HBsAg<LLOQ和HBV DNA<LLOQ。

     

    ——在未接受NA治疗的患者中(n=230),bepirovirsen 300mg治疗24周结束时,29%的患者实现HBsAg<LLOQ和HBV DNA<LLOQ。

     

    目前,GSK正在评估这些病毒学应答的持久性。在接受NA治疗的患者和没有接受NA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的发生率分别为1%和1%。在接受NA治疗的患者和没有接受NA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3%和4%的患者出现SAE。在试验中,各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均无临床意义的差异。

     

    GSK开发高级副总裁Chris Corsico表示:“慢性乙型肝炎(CHB)影响近全球3亿人,每年约有90万患者死于其相关并发症。这些令人鼓舞的数据支持进一步研究bepirovirsen,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都是CHB患者潜在变革性的新治疗选择。”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首席研究员兼胃肠病和肝病科科长Man Fung Yuen教授评价称:“今天提供的数据对全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是一个有希望的进步。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降低到定量下限以下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并导致功能性治愈。这可以帮助CHB患者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管理CHB的长期后果,包括社会负担以及发生危及生命的肝脏并发症的风险。”

     

    原文出处:GSK presents promising new data for bepirovirsen, an investigation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cee6e307350d.html
相关报告
  • 《乙肝新药!反义寡核苷酸药物bepirovirsen 2b期临床:为功能性治愈提供新希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11-14
    • 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宣布在美国肝病研究协会2022年肝脏会议(AASLD)上公布了评估反义寡核苷酸疗法bepirovirse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2b期B-Clear试验(NCT04449029)的阳性结果。相关数据已同步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结果显示,在接受稳定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或没有接受NA治疗的CHB患者中,bepirovirsen可持续清除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详见: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pirovirse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该结果提供了早期迹象:表明bepirovirsen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无论是作为单药疗法还是与NA联合使用,都可能导致功能性治愈。此外,该试验确定了一个潜在的患者亚组(基线HBsAg水平低),该亚组更有可能从bepirovirsen治疗中获益,有助于指导未来的开发。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健康威胁,该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并发症。CHB影响全球近3亿人,每年约有90万患者死于其相关并发症。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意味着病毒水平低到血液中无法检测到,并且可以通过人体免疫系统控制,无需使用药物治疗。目前的CHB治疗方案在实现功能性治愈方面的成功率有限。CHB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通常终身服用,因为它们虽然能够抑制病毒但很少能清除病毒。 bepirovirsen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能够特异性识别乙肝病毒在所感染肝脏细胞中用于自我复制并生成病毒抗原(蛋白质)的RNA。bepirovirsen通过动员肝脏自身的酶系将RNA消化为非活性形式并将其清除。RNA水平的降低导致病毒和肝细胞产生的病毒抗原(HBsAg)减少,这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中HBV DNA和抗原水平的下降来衡量。bepirovirsen还具有通过Toll样受体8(TLR8)刺激免疫应答的特性,这可能有助于免疫系统持久清除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病毒。 bepirovirsen是由Ionis制药公司发现,GSK与该公司联合开发。bepirovirsen是2019年8月GSK从Ionis获得许可的ASO HBV项目资产之一。bepirovirsen独特的作用机制可减少HBV复制,抑制HBsAg并刺激免疫系统。在CHB患者,bepirovirsen有潜力实现功能性治愈。 B-Clear 2b期研究在研究开始时正接受稳定NA治疗或没有接受NA治疗的CHB患者中开展,正在评估bepirovirsen治疗12周或2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复合终点是:bepirovirsen治疗结束后,在不使用新的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HBsAg水平低于定量下限(LLOQ)以及HBV DNA水平低于LLOQ持续24周的患者比例。   该研究包括2个平行队列,一个队列患者正在接受NA治疗(on-NA,n=227),另一个队列患者没有接受NA治疗(not-on-NA,n=230)。将每个队列的患者随机分为下列4个治疗组中的1个组,接受每周一次bepirovirsen治疗(有或无负荷剂量[loading dose,LD]:第4天、第11天):(1)bepirovirsen 300mg LD治疗24周;(2)bepirovirsen 300mg LD治疗12周、之后150mg治疗12周;(3)bepirovirsen 300mg LD治疗12周、之后安慰剂治疗12周;(4)安慰剂LD治疗12周、之后bepirovirsen 300mg无LD治疗12周。 结果显示,bepirovirsen 300mg LD治疗24周(治疗组1),使9%的on-NA患者和10%的not-on-NA患者实现持续24周HBsAg水平低于检测下限(LLOD)和HBV DNA水平低于定量下限(LLOQ)的主要复合终点。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组1中基线HBsAg水平低的患者对bepirovirsen治疗的反应最好,16%的on-NA患者和25%的not-on-NA患者实现主要复合终点。   HBsAg和HBV DNA降低到定量下限(LLOQ)以下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并导致功能性治愈。这可以帮助CHB患者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管理CHB的长期后果,包括社会负担以及发生危及生命的肝脏并发症的风险。   GSK开发高级副总裁Chris Corsico表示:“今天的B-Clear研究结果对于全球大约3亿CHB患者来说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我们期待着在明年开始的3期研究中确认bepirovirsen的这些发现,并探索潜在的序贯治疗方案,以帮助更多CHB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首席研究员兼胃肠病和肝病科科长Man Fung Yuen教授评价称:“众所周知,CHB难以治疗。来自B-Clear研究的有希望数据为长期感染HBV的人群,特别是基线HBsAg水平较低的患者提供了功能性治愈的可能性。”   原文出处:Positive data for bepirovirsen from B-Clear phase IIb trial presented at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Meeting with simultaneous publication i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乙肝功能性治愈!强生肝脏靶向siRNA药物JNJ-3989短期治疗持久抑制HBsAg(乙肝表面抗原)!》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31
    • 近日,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2020年线上国际肝病年会(Digital ILC 2020)隆重召开。EASL是世界权威的肝病研究学会,由该协会组织召开的国际肝病年会(ILC)是全球肝脏病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ILC旨在展示肝病领域最佳临床实践和科学、介绍肝病学的最新趋势、呈现科学前沿进展。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届年会于8月27日-29日(中欧夏季时间)以线上形式举行。 此次会议上,RNAi治疗公司Arrowhead与合作伙伴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公布了JNJ-3989(原名ARO-HBV)与核苷(酸)类似物(NA)双联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2期AROHBV1001研究的2期临床数据。 JNJ-3989是一种肝脏靶向性、皮下注射、siRNA抗病毒药物,旨在通过RNA干扰(RNAi)机制治疗HBV感染。目前,JNJ-3989正被开发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治愈疗法,用于HBV感染者。JNJ-3989可沉默所有HBV基因产物,并在当前护理标准核苷酸和核苷类似物作用的逆转录过程上游进行干预,这将使机体的天然免疫防御系统清除病毒,并实现功能性治愈。 目前,杨森正在开展一项为期48周的2b期研究,评估JNJ-3989联合NA(联用或不联用JNJ-6379)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功能性治愈率。JNJ-6379则是一种口服给药的衣壳组装调节剂(CAM),能够阻断HBV复制过程中的正常衣壳组装。Arrowhead与杨森于2018年10月签订一份许可和合作协议而,开发和商业化JNJ-3989。 此次会上公布的报告标题为:利用RNAi疗法JNJ-3989进行短期治疗,可使接受NA治疗的CHB患者实现持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抑制。(点击查看详细报告内容) 报告要点如下:AROHBV1001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开展,JNJ-3989在第0、28、56天给药,患者同时接受每日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A)药物。 此次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从研究第0天到研究结束(第392天,服用最后一剂JNJ-3989的48周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 RNA、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相关抗原(HBcrAg)的持续应答。持久应答者定义为从第0天至第392天持续表现为HBsAg下降≥1log10 IU/mL的CHB患者。非持久应答者定义为从第0天至第392天持续表现为HBsAg下降<1log10 IU/mL的CHB患者。 分析结果包括:(1)数据首次显示,在CHB患者中,siRNA疗法显示出持久、停药后、≥1log10 IU/mL的HBsAg水平降低效应:在最后一剂JNJ-3989给药后48周内,39%的患者表现为持久应答(HBsAg下降≥1log IU/mL)。(2)HBV RNA、HBeAg、HBcrAg的降低在所有队列中都可见,并且在HBsAg持久应答者中比非持久应答者更明显。(3)每4周一次、3次注射JNJ-3989、最高剂量400mg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并且似乎具有良好的长期安全性。(4)这些结果支持对JNJ-3989+NA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更长时间的评估,目的是为CHB患者提供功能性治愈。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慢性病毒性肝脏感染,在长期慢性感染后可导致肝硬化(肝组织瘢痕化)和肝癌。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乙型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全世界2.92亿人。虽然有预防性疫苗,但感染者的治愈率仍然很低,大多数患者将接受终身治疗。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乙肝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而不能清除病毒。基于RNA干扰(RNAi)和反义RNA技术的药物,能以高度特异性方式寻找、结合并破坏HBV RNA转录本、沉默所有HBV基因产物、阻止病毒蛋白产生,并在当前护理标准核苷酸和核苷类似物作用的逆转录过程上游进行干预。病毒蛋白的敲除,有望恢复机体天然免疫防御系统对HBV的免疫应答,清除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这类药物有望为乙肝治疗带来一场革命。 目前,有多家药企正在利用RNAi和反义RNA技术开发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除了强生/Arrowhead公司(JNJ-3989,前称ARO-HBV)之外,还包括Ionis/葛兰素史克(反义RNA药物:IONIS-HBVRx,IONIS-HBV-LRx)、Vir/Alnylam(VIR-2218)、Arbutus公司(GalNAc-RNAi药物AB-729)、罗氏/Dicerna公司(DCR-HBV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