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4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5G增强技术、AI大模型成热点_信息通信业,5G增强技术,智能制造及工业4.0-智能制造网》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12-26
  •   12月23日消息,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24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
      官方表示,面向2024年,ICT技术将广泛、深度融入制造业各环节,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下,智能算力、算力基础设施、以5G-A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不断融合创新,推动ICT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实全面融合进入新阶段,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进一步发挥,与此同时,国际国内数字治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王志勤介绍:网络和AI的结合、通信和感知的结合以及天地的结合,这三个方面会是未来5G和5G增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三个新场景也和未来6G的场景比较接近。
      5G增强技术也是作为5G阶段和6G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中间阶段,来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
      5G-A(5G增强)也就是5.5G,被认为是5G-6G之间的过渡方案,但相比于5G能够提供十倍网络能力以及多维新能力。
      华为此前表示,5G-A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连接速率和时延等网络能力实现了10倍提升,同时引入了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全新的革命性技术。
      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如下:
      一、制造业数字化规模推进,技术融入带动产业变革
      二、ICT产业增长稳步复苏,融合创新路径加速演进
      三、AI大模型能力持续跃升,全面构筑智能化新底座
      四、智能算力需求异军突起,先进计算体系全面升级
      五、算力设施多元异构泛在,算力互联加速网络创新
      六、5G增强技术迭代演进,行业应用场景持续丰富
      七、数字经济步入稳定增长,数实全面融合走深向实
      八、数据供给应用双向发力,要素乘数效应加速发挥
      九、数字治理更趋整体协同,全球治理格局深刻调整
      十、提升韧性抵御极端攻击,增强智能应对复杂威胁
      原标题:信通院发布2024信息通信业十大趋势:5G增强技术、AI大模型成热点 .
  • 原文来源: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66242.html
相关报告
  • 《2018中国信息通信业十大新闻》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1-03
    •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信息通信业迎难而上、奋发作为,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前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网络提速降费目标任务,5G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行政村通光纤比例提升至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95%,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这一年,信息通信业有哪些新闻事件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年,信息通信业有哪些重大举措对行业、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邮电》报编辑部经过认真梳理、分析,推选出2018年中国信息通信业十大新闻事件。 1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涵盖网信事业发展观、安全观、治理观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吹响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时代号角。 2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人工智能 2018年10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3 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入新阶段 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不断提速,迈入新阶段。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到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决策部署不断升级。2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将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再加码。工业和信息化部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工业互联网取得系统性、全局性、突破性进展:发布“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网络、平台、安全等重点领域落地性、实操性文件,指导20余个省市研究制定本地推进方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一期工程,遴选出91个项目,落实财政支持资金约25亿元、总投资超过90亿元;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建设初步形成“东西南北中”布局架构,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培育形成50余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部分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10万套,网络协同制造、管理决策优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4 电信普遍服务前三批试点光纤网络建设全面完工 2018年是电信普遍服务前三批试点光纤网络建设全面完工之年,也是第四批试点4G基站建设全面部署之年。我国农村已基本实现98%的行政村通光网,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已达95%,农村宽带资费大幅降低。同时,网络扶贫工作走向深入。2018年6月,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同年11月,工信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持续加大网络精准扶贫工作力度的通知》,对网络扶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如今,广大农民朋友用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甚至更高速率的宽带网络,充分享受数字世界带来的红利,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5 流量漫游费正式取消,提速降费3年通信资费下降90% 2018年,“提速降费”行动力度再加大!7月1日,流量漫游费取消;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大幅下降;手机流量资费大幅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的平均资费较2014年年底降幅均超过90%,互联网专线标准资费降幅超过30%。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我国每GB移动流量资费占人均国民总收入比例的1.1%,显著低于全球6.8%的平均水平。经测算,网络“提速降费”开展3年以来,通信业累计降费让利超过1300亿元。 资费一路降低,网速则一路飙升。目前,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达85%和93%,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25Mbps,4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21Mbps,均进入全球前列。 6 赵厚麟连任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 2018年11月1日,在国际电信联盟(ITU)2018年全权代表大会下届秘书长选举中,赵厚麟作为唯一候选人,获得178个参与投票的成员国的176票,以国际电信联盟150多年历史上秘书长选举的最高票成功连任下一任秘书长。这次选举的结果是赵厚麟又一次刷新国际电信联盟的纪录。 他作为唯一候选人竞选秘书长一职,在初次投票中即获得了参与投票的156个成员国中的152票的支持,高票当选,刷新国际电信联盟的历史,成为国际电信联盟150多年历史上第一个中国籍秘书长。此次成功连任,使得赵厚麟成为第一个连续六次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竞选,六次获得成功的中国人。除了1998年初次参加领导层选举经过三轮角逐,此后的五次竞选,全都是一战而胜,首轮收官。 7 5G标准正式出台,我国全面推进试验网建设 2018年6月14日,3GPP在美国举行全体会议,正式批准冻结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SA)功能,至此第一阶段全功能完整版5G标准正式出台。 12月上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3500MHz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中国移动获得2600MHz和4900MHz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本次全国范围内5G中低频段频谱使用许可的发放,为基础电信企业在全国范围开展5G系统组网试验奠定了基础,我国5G商用开始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8 中国铁塔上市,成为近两年全球最大IPO 2018年8月8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788.HK)正式登陆中国香港资本市场,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在资本市场震荡波动的情况下,中国铁塔最终累计融资约75亿美元,成为近两年来全球最大IPO(首次公开募股)。至此,中国铁塔组建之初确定的“快速形成新建能力”“完成存量铁塔资产注入”“择机上市”的“三步走”战略任务,用四年时间圆满完成。 9 中兴、华为遭遇“黑天鹅” 2018年以来,中国通信制造业的两家龙头企业中兴、华为相继与美国发生了大新闻。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由于中兴通讯违反与美国政府于2017年达成的和解协议,将对该公司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6月7日,中兴通讯与美国商务部达成新协议。7月14日,美国商务部解除禁令,中兴全面恢复全球业务。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方面要求扣留了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此事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2月7日表示,中方在第一时间向加方和美方提出交涉,表明中方的严正立场,要求对方立即对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作出裁决,批准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保释申请。 当前,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在全球方兴未艾,以数字化转型为先导的新一轮产业升级呼之欲出。中国通信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企业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 10 中国信科集团成立 2018年6月27日,国资委发布公告,同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实施联合重组。此次重组,拟新设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将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研院整体无偿划入新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新成立的中国信科集团注册地在湖北武汉中国光谷,注册资金300亿元,员工总数3.8万人,资产总额逾8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600亿元。2018年7月20日,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挂牌成立。中国信科的横空出世,使得中国继华为、中兴之后,拥有了第三家规模巨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为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增添了新鲜血液,也必将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进一步改写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格局。
  • 《ICT十大趋势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liruiling
    • 发布时间:2019-01-07
    •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ICT深度观察报告会暨白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在会上发布ICT十大趋势报告,AI、工业互联网等成为热点。余晓晖表示,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网络技术合在一起,构成了驱动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动力。 一是5G商用推动产业链加速成熟。2019年是5G的关键一年,随着5G国际标准第一版本的发布,未来1~2年全球主要国家将陆续启动5G商用,我国有望成为全球首批商用国家之一。5G会给产业链带来革命性变化。 二是工业互联网引领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有很多创新空间。工业互联网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工业互联网将集成更多新的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工业互联网是支撑数字化转型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最重要的路径。 三是信息网络与产业体系变革重塑。未来两年,IPv6活跃用户数将超过5亿,互联网用户占比超过50%。与此同时,未来2年,云网融合加速建成将重塑网络架构和产业生态。此外,未来3~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将实现规模部署。 四是泛在连接构建万物智联新生态。目前,物联网很多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超过15%,在车联网方面,未来2~3年,将实现LTE-V2X规模化应用示范和商用部署;网联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逐步完备,加快无人驾驶进程;车联网运营主体和商业模式逐步清晰,打通汽车生产制造、销售、使用等全流程。 五是智慧赋能驱动计算产业新浪。潮计算产业与ICT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人工智能及智慧应用将成为重要驱动力,未来三年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后续会逐渐趋于理性平稳发展。 六是人工智能加速应用普及扩散。在人工智能领域,多元化感知是智能化必由之路,多模态融合交互成为未来趋势。专用芯片、开源计算平台和有效数据成为企业打造人工智能生态体系的重要着力点,预计2020年60%的人工智能应用会基于开源平台。领先企业将围绕开发框架平台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国际巨头将开源人工智能开发框架,打造产业生态系统。人工智能可广泛赋能生产生活AI应用及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AI将应用到教育、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预计到2020年,全球30%的企业会用AI来辅助。 七是区块链探索构建分布式信任体系。区块链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深度融合和创新突破,将促进其在医疗、司法、工业、媒体等的大规模商业探索应用,构建新型分布式信任体系。预计未来两三年会看到区块链更多的进展和进步,会有更多的实践。 八是全球ICT产业生态不确定性加深。全球ICT产业已经形成各国分工协作格局,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着全球供应链,影响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预计未来1~2年全球ICT产业总体呈现增速下滑态势,主要是ICT制造业部分的增速会下降。 九是数字经济多方治理从共识走向实践。包容审慎仍将是未来数字经济治理的主基调,但治理重心将更加注重规范健康发展。 十是智能攻防重构网络空间安全范式。一方面,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日益泛在,带来新的威胁与挑战,人工智能自身安全风险与技术恶意应用,将全面挑战国家网络空间;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和进化能力提升安全防护智能化水平,增强预测、预警和预防能力,人工智能的海量数据分析、自适应学习、智能决策、快速反应等为安全防护提供新方向、新能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