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成交价突破4000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19
  • 9月中下旬,煤焦油市场迟来的“金九”行情终于启动。至10月中旬,国内高温煤焦油主流成交价3800~4000元(吨价,下同),环比涨幅达到11%。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高端产品成交价甚至突破4100元,创下历史新高。

      节后行情节节攀升,让煤焦油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市场人士表示,由于“金九”行情启动延迟,不排除“银十”行情接续的可能。

      需求拉动行情

      据河南石油和化工网统计,受煤焦油深加工产品蒽油、工业萘、洗油、粗酚、酚油、轻油等7月份以来出现较大涨幅影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较高,7~9月平均开工率分别为68%、70%、66%,较上半年平均开工率提高15%以上。

      “9月上旬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略有下降,煤焦油市场曾出现短暂的回落整理,但由于焦化企业限产引发的资源紧张局面没有得到改善,市场很快迎来‘金九’行情,并一度创下历史新高。近期深加工企业开工负荷提升,带动煤焦油需求持续增长,这是煤焦油行情走高的主要原因。从当前市场需求现状以及各地企业竞拍积极性来看,煤焦油‘银十’仍可期。”河南石油和化工网分析师张爱平说。

      记者从市场一线了解到,上周河北华丰煤化煤焦油招标,最终中标价3885元,较9月27日上调150元;山东邹平广富煤焦油招标,最终中标价4030元,较9月26日上涨310元;山西立恒钢铁高温煤焦油招标中标价4090元,较9月26日上涨229元;山西五麟煤焦煤焦油拍卖,最终成交价4230元,较9月26日涨410元。

      备货促进成交

      河南贸易商李冰表示,国庆节后煤焦油行情再次上行,也源于一些贸易商的备货心态。近期各地油价上涨,贸易商担心由于价格因素,高温煤焦油会再次流入燃料油市场,进而加大了备货力度。

      河北诚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增科认为,从今年各地出台的环保政策看,华北成为重点受关注地区。其中,山西省严格控制焦炭产能只增不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严格实施产能减量置换,支持焦化企业“上大关小”。焦化企业生产受限,也是引发煤焦油行情飙涨的重要原因。

      由于资源有限,需求又呈增长之势,一些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备货心态增强,让各地竞拍价一路飙涨。而国庆节期间危化品流动受限,也带动节后煤焦油价格连创新高。其中,山西多家企业竞拍价突破4200元,并带动周边省份行情不断上涨。

      政策助推后市

      9月底,生态环保部正式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方案》提到,电解铝、铝用炭素企业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高于35毫克/立方米)的,氧化铝企业稳定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错峰生产企业涉及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或危险废物等保民生任务的,应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方案》还首次提出,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环保标杆企业,可不予限产。该政策出台,为煤焦油深加工企业增加了利好。市场人士表示,若下游深加工企业能继续保持开工率增长的势头,煤焦油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后市仍可向好。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近期股市、房市震荡,中美贸易战持续,为后市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另外,10月国内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存检修计划,或将制约煤焦油行情。建议重点关注上下游企业开工情况,以及市场成交量变化,谨防高位风险。

相关报告
  • 《10天内涨幅超过30% 煤焦油市场收复失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2-28
    • 12月中旬开始,连续阴跌1月有余的国内煤焦油(主指高温煤焦油)市场迎来触底反弹。上周末,国内主流成交价3600元(吨价,下同)左右,高端价格甚至突破3800元;10天内上涨1000元,涨幅超过30%。   “煤焦油这轮大幅反弹行情,源于焦企开工率继续下降、下游需求稳步增长等利好驱动。但涨势过快,不排除炒作之风抬头的可能,后市还要注意防范高位风险。”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京宝焦化公司总经理李二军这样说。   焦企开工率下降   中国化工报记者从河南、山西、河北等地焦化企业了解到,12月份是全国各地焦化企业错峰生产的起始月份。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关注度较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已成常态。企业陆续限产,使煤焦油产量出现明显下降。   另外,本月环保形势依旧严峻,各地焦企开工率继续下降。据河南石油和化工网统计,江苏地区环保督察小组入驻,部分厂家开工率仅10%~20%。上周,山东地区开工率60%,环比降幅30%;山西地区开工率70%,河南地区开工率70%,也均有所下降。国内焦化企业综合开工率环比降幅达10%,个别地区降幅过大造成货源紧张。受此影响,各地焦企煤焦油拍卖价连续攀升,最高涨幅达35%。   下游需求增长   河北诚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增科表示,煤焦油市场突然上涨,离不开下游需求的变化。   下游深加工企业前期检修的装置近期已陆续开工,近期开工率已恢复到61%以上,环比增幅3%。需求稳步增长,让煤焦油企业更具提价信心。并且,月底仍有一批待开工的下游深加工项目,如山西屯留吉华精细化工30万吨/年装置、山东济宁黑猫15万吨/年装置、湖北武钢焦化50万吨/年装置等,均计划12月底或明年1月初开工,涉及年产能百万吨以上。这些下游企业提前备货、趁机抄底,是引爆煤焦油行情的另一重要推手。   另外,深加工企业的大部分产品也处于平稳上扬态势,近期煤沥青3800~4100元的市场高价,也对煤焦油市场形成基础利好。   炒作之风抬头   河南贸易商李冰表示,短时间内大幅涨跌的产品,往往离不开炒作。尤其是煤焦油,2018年经历了四涨四落,是煤化工行业中振幅较大、波动频繁的产品之一。此次两周连续大幅上扬的行情中,贸易商的身影随处可见。如山西、河北、河南等厂家竞拍过程中,报价最高的客户多是贸易商。不少货源流入贸易商手中,加大了炒作的几率。但行情过快上涨时,若成交量不能很好配合,容易引发高位风险集聚。   另外,记者从各地深加工企业了解到,焦企前期库存的充分释放,也对此轮行情的快速拉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有价无量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   业内人士认为,综合当前成交现状,以及良好的需求预期,不排除煤焦油后市惯性续涨的可能。但是同期煤沥青跟涨幅度不大,其他深加工产品市场价格传导速度也相对较慢,煤焦油的快速大幅上涨,已极大压缩了深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 《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热解煤焦油在陕西成功提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8
    • “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热解煤焦油在陕西成功提取,实现煤田地下原位采油从‘0’到‘1’的突破。”1月15日,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陕北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先导性试验”项目成果发布会发布的信息,引发各方关注。 此前,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组织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2位来自高校的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了验收。“这是世界第一个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采油先导性试验工程,打通了采油工艺流程,成功在煤炭开采前将煤中蕴藏的焦油提取出来,对增加国内油气资源供应、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意义重大。”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说。 当前,煤炭在我国仍是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发挥着能源安全兜底保障作用。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陕西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三。“陕北富油煤的焦油产率达9%左右,通过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工艺提取煤中的焦油,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油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介绍。 富油煤是指焦油产率为7%到12%的煤炭资源,在地下原位隔绝空气条件下,可通过中低温热解从中优先提取国家紧缺的油气资源,生成可替代无烟煤和焦煤的热解半焦。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显示,陕西煤炭富油性十分突出,富油煤资源量达1500多亿吨,居全国之首。 2021年,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优势,率先在富油煤高效原位热解强化产油和高效开采成套技术等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并在榆林神木市大保当井田开展先导性试验。 经过3年技术攻关和工程试验,2023年9月,陕北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工艺流程首次被打通,10月,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热解煤焦油被成功提取。 “过去,陕北富油煤中的焦油大多被烧掉了。如今,陕北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先导性试验实现技术突破,‘煤海’可变‘油海’,国家能源安全更有保障,并且富油煤从燃料向‘燃料+原料’转化,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