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要发现:需警惕!多个研究团队发现,发生D614G突变的新冠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或提高9倍左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7-09
  •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的变异动向。

    科学家注意到,携带D614G突变的新冠病毒毒株,自今年2月份出现以来,感染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国家)一路飙升,现在已经取代2019年的原始毒株成为主流病毒株。

    近日,美国两顶级研究机构对出现在S蛋白中的D614G变异做了初步研究,两篇还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论文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Hyeryun Choe和Michael Farzan领衔的研究团队12日发文称,在表达ACE2的人胚胎肾细胞的细胞系hACE2-293T中,S蛋白出现D614G变异的假病毒感染能力是没突变的9倍[1]。

    三天之后,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Neville E. Sanjana团队基于假病毒和人肺上皮细胞等细胞系,再次发现D614G变异让假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提升了8倍[2]。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新冠病毒S蛋白的D614G变异,会提升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不过,D614G变异是否会增强新冠病毒感染人的能力和毒性,目前仍然不能确定,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撑。

    S蛋白是新冠病毒打开人类细胞之门的钥匙,对新冠病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正是因为S蛋白对新冠病毒极其重要,目前针对新冠病毒开发的疫苗和抗体类药物有很多是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的。因此,S蛋白的变异动向,也关系到在研药物和疫苗的效果。故而,科学家对S蛋白那真是格外地关注。

    实际上,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给新冠病毒测序,并上传到特定的数据库,与全世界同行分享数据。从第一个新冠病毒基因上传至今,科学家已经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上发现了数百个变异。不过大部分是随机变异,没有给新冠病毒带去很大的变化。

    新冠病毒S蛋白的D614G变异,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简单地讲,D614G变异就是新冠病毒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了甘氨酸(G),因此也有人把变异毒株叫做G614,老毒株叫做D614。

    这个发生D614G变异的新冠病毒有多厉害呢?据统计,它从年初的0,到3月份的26%,4月份的65%,5月份的70%,在短短数月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主流病毒株。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变异毒株G614比老毒株D614更有传播优势。

    此外,有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的这种变异,与患者的病毒载量增加有关[3]。还有科学家发现变异毒株G614的流行与患者的病死率增加有关[4],而且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Sanjana团队在更大的人群中证实了变异毒株G614的流行与病死率之间有较小但显著的正相关性。

    不过,上述现象究竟与S蛋白的D614G变异有没有关系,科学家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需要先研究下D614G变异的功能。

    为了确定D614G突变是否会改变S蛋白的特性,从而影响新冠病毒的传播或复制,斯克利普斯研究所Choe和Farzan领衔的研究团队评估了D614G在新冠病毒进入细胞中的作用。

    基于假病毒(PV)研究平台,研究人员用G614和D614分别感染表达ACE2的人hACE2-293T细胞系和不表达ACE2的Mock-293T细胞系。

    感染一天之后,研究人员发现G614感染hACE2-293T细胞的效率比D614高约9倍。

    接下来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D614G突变究竟是如何改变病毒感染能力的。

    Choe和他的同事们发现,D614G这个变异的位置很特殊,正处于S1和S2的中间。那这就有可能是D614G变异影响了S蛋白的断裂,以及S1的脱落。

    循着这个思路,研究人员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了甘氨酸(G)之后,S1和S2之间变得更稳定了,S1确实更不容易脱落。而且从总体上看,G614病毒表面的完整S蛋白总量是D614病毒的4.7倍。

    此外,D614G变异没有增强ACE2与S蛋白的亲和力。基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D614G变异增加了病毒表面功能完整S蛋白的数量,进而增加了病毒与细胞结合的机会,提高了感染效率。

    虽然D614G变异提高了病毒感染细胞的效率,但有个好消息是,Choe团队研究了康复者血浆中和病毒的能力,结果发现不同康复者的血浆均可很好地中和G614病毒和D614病毒。那些开发靶向S蛋白的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研发人员可以稍稍松口气了。

    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Sanjana团队的研究思路几乎与Choe团队的一致,同样是基于假病毒开展研究,只不过Sanjana团队研究的人类细胞系更多,有肺(A549-ACE2)、肝(Huh7.5-ACE2)和肠(Caco-2)。

    与D614病毒相比,变异后的G614病毒的感染上述细胞的能力提升2.4-7.7倍。同样,Sanjana团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这种感染能力的提升,是D614G变异让S蛋白在生产和病毒的组装过程中更稳定,导致病毒表面具有完整功能S蛋白数量更多带来的。

    总的来说,这两个研究在新冠肺炎依旧流行的今天是重要的,它们证明了同一个问题:新冠病毒S蛋白的D614G变异,会增强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不过,D614G变异是否会让新冠肺炎更容易人传人,甚至变得更严重,还需要更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数据支撑。在更多的数据出炉之前,我们不能基于这两个研究就认为发生D614G变异的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变得更强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D614G变异的新冠病毒在短短3个月,就成为席卷全球的第一大毒株。

    (来源:奇点网)

    参考文献:

    [1].Zhang L, Jackson C B, Mou H, et al. 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J]. bioRxiv, 2020.

    [2].Daniloski Z, Guo X, Sanjana N, et al. The D614G mutation in SARS-CoV-2 Spike increases transduction of multiple human cell types[J]. bioRxiv, 2020.

    [3].Korber B, Fischer W, Gnanakaran S G, et al. Spike mutation pipeline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a more transmissible form of SARS-CoV-2[J]. bioRxiv, 2020.

    [4].Becerra‐Flores M, Cardozo T. SARS‐CoV‐2 viral spike G614 mutation exhibits higher case fatality ra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2020.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lnI03XJMUnctKv4EC0uzg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cdc.cn/gwxx/202006/t20200622_217471.html

相关报告
  • 《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值得高度警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1-26
    • 近日,世界各地不断出现有关新冠病毒变异的报道,使病毒变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英国、南非、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几十个国家都相继发现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所引发的感染。   这些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是否会影响病毒的传播?是否会导致感染后的病情加重?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效力、导致阻碍抗疫进程?带着这些疑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日本国立长崎大学药学部病毒学专家北里海雄。   关注!新冠病毒S蛋白变异直接影响传播力   北里介绍,变异是病毒的一种生存战略。变异一般是随机的,没有方向。这些变异的病毒并不是都能活下来,如果病毒的变异不能够帮助该病毒适应环境,那么该病毒就会被淘汰。因为变异也会使病毒的感染能力降低,甚至完全消失,绝大多数的病毒变异可能对于病毒本身是有害的。   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病毒表面刺突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来感染细胞。   新冠病毒的S蛋白的变异可能直接影响病毒的感染性及传播能力,也会影响接种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的效果,因此,我们关注新冠病毒变异主要聚焦在其S蛋白上。   新冠病毒S蛋白由1273个氨基酸组成。据《细胞》杂志论文报告,新冠病毒S蛋白至少已经被鉴定出了106个变异位点。   D614G变异是指S蛋白上第61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异成了甘氨酸(G)的突变体。这个变异是2020年1月15日以前在欧洲产生的,3月21日之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株S蛋白第614位主要是D,之后第614位是G的变异株则成为了主要流行株。   目前全世界流行的绝大多数病毒都是带有这个D614G变异的病毒株。   D614G变异的出现,导致病毒S蛋白多出了一个弹性蛋白酶(Elastase)的酶切位点,使从细胞放出的D614G变异病毒的感染传播能力增强了将近10倍。   虽然D614G变异增强了病毒的感染能力,但康复者血清依然能很好地对抗该变异病毒。   警惕!英国发现的变异株不仅传播力增强,致命性也更高   最新的英国报道称,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不但感染性增加了,病毒的毒力也增加了,也就是说这种变异株的致命性更高。   北里说,今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英国出现了一种新冠病毒变种(变异株B.1.1.7),已经扩散到全世界至少60多个国家。这个变异株主要是病毒S蛋白的N501Y变异株,即S蛋白第501位点的氨基酸由天冬酸(N)变成了络氨酸(Y),这个突变导致病毒S蛋白与细胞受体的亲和力增加,增强了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导致病毒的传染性增加了70%。英国新变异株B.1.1.7的S蛋白均含有D614G和N501Y变异。   南非变异株(B.1.351,501Y.V2)和巴西变异株(B.1.1.248)除了均含有D614G、N501Y以外,还发现存在E484K变异。E484K变异可能会导致病毒逃过免疫系统的识别,让中和抗体失效。一些研究显示,含E484K突变的病毒使从接种疫苗人体内分离出的中和抗体的活性下降了10倍多,可见这种变异对疫苗的影响很大,需要十分警惕。   北里说,英国的病毒变异株中没有发现E484K变异。南非变异株跟英国变异株不完全匹配,是分别独立产生的。而巴西的病毒变异株可以说是集英国、南非病毒变异于一体的变异株。   团结!青少年成易感人群,别让疫苗前功尽弃   对于侵入体内的病毒,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病毒的S蛋白,产生中和抗体阻碍病毒S蛋白与其细胞受体ACE2结合。能够生产中和抗体的淋巴细胞会记忆对病毒的识别,提供针对病毒的长久保护能力。   北里解释说,我们接种疫苗,主要是目的就是来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中和抗体,让我们具有阻止病毒入侵细胞的能力。   对病毒的疫苗,一般要接种2次,第一次是启动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识别,第二次是增强或强化免疫系统的中和抗体生产,促进生产中和抗体的淋巴细胞产生记忆。   这两次接种期间,人体免疫系统会不断优化对病毒的抗体免疫反应,生成更多样、更强力的中和抗体。   病毒在人群中的快速传播会导致那些能够回避中和抗体攻击的变异毒株生存下来,这些变异毒株也主要集中在病毒S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的RBD领域。   北里说,新冠病毒S蛋白的变异导致了世界范围的感染的扩大。随着变异病毒在社区的大范围扩散,使相对不宜感染的儿童也容易被感染,也导致60%以上的被感染者(主要是青少年)成为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加速了病毒迅速扩散,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困难。   像在美国、印度、巴西这些疫情完全失控的国家,将会不断出现新的变种病毒。   这些国家如果不进一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严格管控,新型病毒变种也将会在全球迅速扩散,导致全世界开发疫苗的努力前功尽弃,使更多的宝贵生命被病毒吞噬。   因此,各国都需要加强针对变异病毒的检测,做好各种防范及准备,全世界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法国发现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4-01
    • 法国巴黎近郊克雷泰伊市亨利·蒙多尔医院近期发现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暂命名HMN.19B),并已在法国活跃传播。3月30日发表在《新发传染病杂志》的论文指出,新变异毒株位于S蛋白的多个突变有可能使其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抵抗疫苗的能力。   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在30日发布的新闻稿中称,亨利·蒙多尔医院于2月底对4例院内群聚感染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了新的变异毒株。4人中有2人曾在2020年10月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另有1人已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这种暂被媒体称为“亨利·蒙多尔”的变异毒株出现了18处突变和2个氨基酸缺失,其中7—8处突变发生在新冠病毒的关键位置S蛋白上。   新变种S蛋白突变(20I/501Y.V1)可能与传染性增加有关,另外S蛋白突变(N501Y、L452R和H655Y)已被证明需要更高水平的抗体才能中和。发现该变异毒株的病毒学教授让·米歇尔·波洛茨基表示,该变异毒株有2处突变值得特别关注,一个是“501Y”突变,可能增强病毒的传染性;另一个是“452”位置发生突变,有可能降低病毒对疫苗的敏感性。   目前确诊的“亨利·蒙多尔”变异毒株感染病例并未表现出比普通新冠病例更严重的临床特征,但让研究人员警惕的是,该变异毒株已在全法范围内开始传播。截至3月初,“亨利·蒙多尔”变异毒株已迅速占到法国确诊病例的2%。与此同时,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B.1.1.7)占比达63%,南非发现的变异毒株(B.1.351)占5.3%。   法国卫生当局正密切监视新变异株在法的传播情况。亨利·蒙多尔医院也已开展研究,特别关注该变异株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抗疫苗。   法国疫情近期持续加剧,累计确诊人数跃居全球第四。截至3月29日,B.1.1.7变异毒株占法国新确诊病例超过80%。全法重症监护患者达到5072人,超过2020年秋季的第二波疫情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