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曾杰教授Angew. Chem. Int. Ed:氧化锌纳米片氧空位增强CO2电化学还原成CO》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23
  • 由于CO2是化学工业中丰富且廉价的碳资源,通过电化学过程将CO2转化为燃料和高附加值的化学原料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最有前景的途径。CO2 作为难易活化的一种热稳定型分子,其在标准情况下,在水溶液中将CO2分子有效地转化成CO2-阴离子物种所需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1.9 V vs RHE。因此,如何高效地活化CO2已成为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关键。通常电子向CO2分子高效转移被认为是CO2分子活化的关键步骤,所以催化剂表面具有大量的电子且能高效转移到CO2分子的表面上是CO2分子活化的重要过程。合理地设计一种拥有大量电子活跃中心并能对CO2分子高效活化的催化剂是解决当前CO2电化学还原反应中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近期,氧空位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催化剂对于CO2分子在其异相催化体系中的催化性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调控了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可以有效调控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结构,增强催化剂表面电子富集作用,高效实现单电子转移过程活化CO2分子。然而,现阶段通过控制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在CO2电化学还原领域仍甚少报道。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方法实现对催化剂表面电子进行有效调控,并得到一种对CO2电化学还原催化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异常重要。

    成果简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和大化所汪国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员合作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题为“Oxygen Vacancies in ZnO Nanosheets Enhance CO2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into CO” 的文章。研究团队采用简单的H2等离子体刻蚀的方法在二维薄层ZnO纳米片表面产生不同浓度的氧空位缺陷。利用表面氧空位缺陷导致的电子富集态高效活化CO2分子,从而增强CO2电化学催化还原活性。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具有高浓度的表面氧空位缺陷ZnO纳米片在- 1.1 V vs RHE的电压下,CO2被高效还原成CO产物,其有效电流密度达到- 16.1 mA/cm2,同时其法拉第效率高达83%左右。机理研究进一步表明催化活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氧空位的引入增强了对CO2分子的活化作用,而不是活性中心数量的增加。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特任副研究员耿志刚、硕士生孔祥栋和博士生陈薇薇。

    总之,在DFT计算的指导下,研究人员采用简单的H2等离子体刻蚀的方法开发了富含氧空位的ZnO纳米片作为高效的CO2电化学还原催化剂。 在CO2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富含氧空位的ZnO纳米片在- 1.1 V vs RHE的电压下,CO2被有效还原成CO产物的电流密度高达- 16.1 mA/cm2,同时其法拉第效率高达83%左右。机理研究进一步表明,二维薄层ZnO表面的氧缺陷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CO2的活化作用,从而提高ZnO催化剂对CO2电化学催化还原反应的性能。这项工作将为合理设计新型催化剂,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电子性质来实现CO2电化学还原提供指导。

    文献链接:Oxygen Vacancies in ZnO Nanosheets Enhance CO2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into CO(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1711255)

相关报告
  • 《中结构复合碳纳米纤维/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同时插层组装及其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1-10
    • 采用电旋喷沉积法制备了含有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片的聚丙烯腈非织造布。这些混合非织造布经过两阶段的碳化处理,得到了含有碳纳米纤维(CNF)和还原氧化石墨烯薄片(CNF/RGO)的中结构混合碳。在碳化过程中,CNF充当RGO层之间的间隔物,以防止它们的压缩和再聚合,从而形成三维结构。RGO的存在增加了CNF/RGO材料的导电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得到了氮掺杂的混合碳。采用氮掺杂多孔碳制备了灵敏度较高的电极,用于l -半胱氨酸的电化学检测。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2日
  • 《铜氧化锌异质结构纳米花析氢》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10-10
    • 使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花铜锌氧化物(CZO)异质结构。 由于它显示出低的带隙能量,因此该材料可能吸收大量的自然阳光。 在可见光照射下,CZO在两种条件下均表现出对产氢的活性迹象:i)在牺牲电子供体的存在下,以光为唯一能源的光催化反应条件;以及 ii)在纯水中将材料沉积到偏压导电载体上时的光电化学条件。 CZO的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改善,这是由于氧化铜和氧化锌之间的相互电荷转移所致。 因此我们可以建议在光照下,光生电子从氧化铜的导带迁移到氧化锌的导带,而空穴以相反的方向迁移,从而改善了电荷分离并降低了不利的复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