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发表在食品领域国际著名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IF=15.4,JCR一区,中国科学院一区)上的综述文章,题目为“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detecting food fraud: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andscape in the 2020s”。这篇综述探讨了新兴技术和数字化在食品领域打击食品欺诈方面的最新进展。 成果简介 背景:食品欺诈指的是为获取经济利益而故意对食品进行掺假或虚假标注的行为。在 21 世纪 20 年代,食品欺诈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对公众健康、消费者信心以及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复杂的国际供应链、经济压力以及新冠疫情所暴露的漏洞,都为欺诈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内容与方法:这篇综述探讨了新兴技术和数字化在食品领域打击食品欺诈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们概述了先进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学、成像、色谱、光谱学技术、分子 DNA 检测以及新型传感器平台,这些方法能够更快速、更灵敏地对食品进行鉴定并识别掺假物。与这些仪器技术进步相辅相成的是机器学习(ML)、其他人工智能(AI)工具和区块链系统等数据驱动的方法,它们增强了模式识别能力,并提高了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关键发现和结论: 将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分析与传统及新兴实验室方法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欺诈检测能力,而区块链和物联网创新则实现了食品真伪的安全实时追踪。本综述探讨了上述技术如何共同增强发现欺诈的能力,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协调以及更新监管框架以支持其采用的必要性。它还整合了 2020 至 2024 年的欺诈发生率数据、按食品基质和全球区域分类的数据,以及对新兴方法和数据处理及模式识别工具的详尽综述。总之,新兴的分析和数字工具有望大幅减少食品欺诈,但要全面保障未来食品的完整性,仍需持续投资和全球合作。 综述亮点 人工智能工具和区块链技术增强了食品欺诈检测和追溯能力。 法规和行业合作推动食品真伪验证。 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欺诈预防和检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光谱学和色谱法是欺诈检测中的领先分析工具。 从 2020 年代开始的实时数据分析改善了欺诈预防和检测。 图文赏析 图文摘要 图1. 2020-2024年全球已报告食品欺诈案件数量演变(样本量=1621)。 图2. 本综述采用的食品欺诈分类体系。 图3. 2020-2024年各国食品欺诈案件地理分布。A) 世界地图 B) 欧洲大陆。国家着色基于案件数量(样本量=1621)。 图4. 2020-2024年全球食品欺诈案件热图(按欺诈类型与食品类别划分)。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5.1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