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港油田形成亿吨级增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28
  • 从中石油天津大港油田获悉:截至2月27日,大港油田页岩油水平井官东1701H井、官东1702H井已自喷超260天,原油日产稳定在20―30立方米,已形成亿吨级增储,标志着我国在渤海湾盆地实现陆相页岩油工业化开发。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实现重要突破,推动了国内陆相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取得重要突破的大港油田,是继大庆、胜利之后新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三个油气田。

相关报告
  • 《大港油田累计产原油2.1亿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28
    • 渤海湾畔的大港油田1月25日迎来勘探开发60周年。统计显示,60年来,大港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2.1亿吨、天然气275亿立方米,在保障能源供应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大港油田总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是继大庆、胜利之后新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三个油田。1964年1月25日,7700余名石油工人从大庆挥师入关,在津冀大地拉开了石油会战序幕,打响了油气勘探战役,开始了艰难曲折的创业征程。 近年来,大港油田在以“盐碱滩上干革命、小碎块里搞石油”为核心的大港石油精神引领下,积极构建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体、新能源和储气库业务两翼齐飞的“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勘探上,先后在庄海潜山、歧口页岩油、深凹区岩性油气藏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开发上,产能建设实现正向拉动,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建成了中国首个10万吨级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页岩油年产量已突破14万吨。 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大港油田建成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冬季日采气量占北京地区用气高峰量的近1/5。目前,该储气库群整体工作气量增至28.5亿立方米,日采气量最高突破3000万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京津冀地区用气需求。
  • 《我国渤海再发现亿吨级油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3-14
    • 3月1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该油田为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连续三年勘探发现的亿吨级油田,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22.1米,构造位于渤海黄河口凹陷与渤中凹陷两大富烃凹陷之间。发现井渤中26-6-2井钻遇油气层累计超过320米,完钻井深4480米,测试平均日产油超270吨,平均日产气超32万方,证实了该油田具有储量规模大、油品性质好、测试产能高的特点。渤中26-6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3亿吨油当量,按正常采收率,能够开采原油超2000万吨,同时可开采天然气超90亿立方米,具有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渤中26-6油田所在的潜山,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历经多轮勘探,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中国海油坚定不移推进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加强油气勘探创新研究,加大解决油气勘探问题的攻关力度,攻克了深埋潜山油气成藏、凹陷带浅层岩性勘探等多个难题,指导发现了垦利6-1油田、垦利10-2油田两个亿吨级岩性油田和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渤中26-6油田。渤中26-6油田的成功发现,打破了渤海南部探区潜山一直没有规模性商业发现的局面,展示了渤海隐蔽型潜山油气藏勘探的广阔前景,对类似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