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海底地层CO2注入和封存的可行性:案例研究》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 彭皓
  • 发布时间:2023-10-12
  •    由于超临界CO2在陆上或近海浅水深度注入时具有移动性,因此可以通过任何管道或裂缝迁移,因此需要适当的物理捕获,并且还需要监测注入区域中的CO2迁移。此外,公众舆论、政府监管机构以及世界上一些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区缺乏二氧化碳注入地点的空间,鼓励研究其他替代办法,例如深水海底地层中的二氧化碳封存。

       此外,在水深大于9,000英尺的深水沉积物中占主导地位的高压和低温下,科学家提出CO2应该变得比海水更密集,因此当液态CO2注入沉积物的前几百英尺时,即使没有地质密封和陷阱,也会保持浮力捕获。此外,关于深水沉积物中二氧化碳封存的研究和技术论文大多侧重于展示这一概念的潜力和可行性,但很少有文章证明在深水海底地层中注入和长期封存二氧化碳的可行性。

        本文介绍了位于墨西哥湾、太平洋、北大西洋和日本海的几个案例研究的结果。大型时间尺度的储层模拟已经进行了长达250年,表明注入的液态CO2在某些沉积物物理特性下可以保留在深水沉积物中。因此,在压力、温度、沉积物类型、厚度、渗透率和孔隙度等特定条件下应用深水沉积物中的CO2封存提供了另一种有吸引力的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可用于储存的油气田很少或陆上可用空间有限的地区。

相关报告
  • 《CO2 深水海底地层封存》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彭皓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最近的研究估计,海洋通过溶解和混合深水自然封存了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排放的人为CO40的约2%。此外,国际海事组织最近宣布,从2年开始,将允许在海底储存二氧化碳。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碳封存的研究、模拟和技术论文都集中在深盐含水层或枯竭的油气藏中储存超临界CO2007。然而,这种碳封存的一个关键限制因素是需要适当的物理捕获以及由于浮力效应和超临界CO2的迁移性而监测向上迁移的必要性。深水海底地层的碳封存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本文介绍了利用近海工业现有技术在墨西哥湾深水地层中固碳的可行性研究。我们描述了碳捕获和储存过程的每个步骤,并讨论了尝试从工业过程中捕获CO 2的技术限制,通过油轮将其运输到海上,钻探CO 2喷射器井,然后从浮动设施(如钻井船或半潜船)注入CO2。由于水深超过9,000英尺的高压和低温,注入前几百英尺沉积物的液态CO2将比周围的地层孔隙流体具有更高的密度,因此将被浮力捕获。此外,可能形成并填充孔隙空间的CO2水合物将作为额外的捕获机制。最后,在这些深度,可能泄漏的CO2将通过与海水反应并主要形成碳酸氢盐化合物而溶解。
  • 《日本近海深水沉积物中的CO2封存》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彭皓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本文旨在介绍日本近海深水沉积物中CO2封存的技术可行性研究。首先讨论了目前可用于在2,9英尺以下的海底地层中成功运输和注入液态CO750的主要工艺,技术要求,技术和结构。然后,位于日本近海的三个存储站点;一个位于四国岛附近的西北太平洋;另一个位于日本海本州岛附近;最后一个位于西北太平洋更远的超深水(18,000英尺);被选中进行储层模拟。    从这项研究来看,CO2捕获技术和运输手段似乎处于成熟阶段。此外,如果钻井和二氧化碳注入作业都部署钛或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估计当前和最新的第五代和第六代钻井船能够在水深超过5,6英尺甚至深达9,000英尺的海水中钻探非常浅的井。然而,目前还没有二氧化碳储存和注入设施来卸载海上的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应在今后十年内为这些大规模作业设计、鉴定和测试一些概念,以便通过试点项目证明在海底地质构造中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