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武汉植物园.
发表日期:.
2017-10-19.
.
打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关闭.
几十年来,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制品在陆地和水生环境中解体后,最终形成数以百万计的小塑料颗粒,其中尺寸小于 5 毫米的颗粒被定义为微塑料。微塑料形体微小,易被生物吞食,同时还是环境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载体。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与危害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环境, 而淡水微塑料污染数据相对匮乏。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博士研究生王文锋和底明晓在王俊研究员的指导下,分别调查了武汉湖泊群以及三峡库区微塑料污染状况。研究表明,武汉湖泊中微塑料污染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水体中微塑料丰度由城市中心湖泊向外围湖泊递减,这证实了人为因素对微塑料在市内湖泊中分布的重要影响。对三峡库区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水样中,城市地区微塑料污染更为严重;而在沉积物中,污染最严重的则是农村地区。与低密度微塑料相比,高密度的微塑料更容易从水体沉淀到沉积物中。另外,拉曼光谱定性分析检测到了几种微塑料吸附的污染物(如有机溶剂、医药中间体)。这两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微塑料在内陆淡水系统中的污染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以上两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相关人才计划项目( Y329671K01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 Y623321K01 )、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2016CFB284 )的支持,研究结果以“ Microplastics pollution in inland freshwaters of China: A case study inurban surface waters of Wuhan, China ”和“ Microplastics in surface waters and sediment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为题,分别发表在环境领域重点 SCI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上。
论文链接: http://dx.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6.09.213.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7.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