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魏巍:一季度工业经济开局良好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5-04-17
  •       一季度,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工业生产和出口实现较快增长,企业营收水平改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有效积聚,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开局良好。


      一、工业生产增势良好,企业经营逐步改善


      工业生产加快增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增长6.5%,较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2%,增速较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1%,加快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加快0.8个百分点。从当月看,宏观政策加力显效加之低基数和出口有力支撑,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较1—2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


      九成行业和超六成产品同比增长。一季度,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92.7%;24个行业增速较1—2月份加快,回升面近六成。在统计的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403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4.7%;325种产品增速较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超过五成。


      工业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36285亿元,同比增长6.7%,较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在有出口的39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4.1%;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金属制品、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行业出口交货值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19.8%、10.9%、10.7%、9.8%。


      工业企业营收增长加快,毛利润改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较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营收改善,为企业下阶段利润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的毛利润角度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毛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0.3%转为增长2.0%,改善明显。


      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工业新动能不断壮大


      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增速较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33.7%,较1—2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在8个装备大类行业中,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4个行业增速较1—2月份加快,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汽车和电子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0%、12.4%、11.8%和11.5%,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工业生产加快。


      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增速较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光纤制造、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5%、22.4%、21.1%。


      数字生产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一季度,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较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6%、25.5%、25.0%,与上述行业相关的服务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6.3%、32.8%、26.0%、12.7%。


      绿色产品增势强劲。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4%、39.2%、18.5%;风力发电机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单晶硅等绿色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4.4%、45.6%、14.9%、10.6%。


      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对工业生产带动明显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实施,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一季度规模以上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4%、4.1%,1—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6.0%、5.9%。在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带动下,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1—2月份利润增长11.7%。电子、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政策惠及面持续扩大,一季度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0.0%,1—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125.5%、10.3%。相关链条行业中,一季度电子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8%、12.3%,1—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110.8%、15.3%。


      总体看,一季度工业经济开局良好。虽然当前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盈利压力较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我国工业经济大盘稳、韧性强、动力足,有信心更有底气去解决问题、应对挑战。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力落实好各项宏观政策,大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

  • 原文来源: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504/t20250417_1959351.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电网2025年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2
    • 重点工程建设蹄疾步稳,绿电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显著提升……今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稳增长强信心,赋能高质量发展,首次跻身全球十强品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局答卷。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家电网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9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实现“开门红”,为“十四五”完美收官夯实基础。  聚焦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电网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开展基础施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开工,陇东—山东、金上—湖北、宁夏—湖南、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组塔、架线已基本完成,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推进线路组塔工作,青藏直流工程换流站进入电气安装阶段。发布“双八百”(±800千伏/800万千瓦)柔直技术成果,电网发展提质加速,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投产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等5台机组、140万千瓦装机。  聚焦服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国家电网推动完善省间市场交易机制,持续扩大跨省跨区绿电交易规模,发展“含绿量”持续攀升。1-3月,省间交易电量累计完成35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截至3月底,国家电网经营区绿电交易累计电量14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华北区域跨区跨省绿电交易电量达29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华东区域跨区跨省绿电交易电量达38.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83%;东北区域跨区跨省绿电交易电量达14.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开展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色电力交易,为后续建立全国范围跨经营区交易的长效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建立绿电进京新模式,相继与西藏、新疆等地签订绿电合作协议,一季度累计绿电交易超100亿千瓦时。京津冀“算力之都”张家口市一季度大数据产业用电量达18.59亿千瓦时,其中绿电达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31%,绿电用量创历史新高。  聚焦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电网坚持“全网统筹、保量稳率”,全力做好新能源并网和消纳。投运甘肃酒泉750千伏金塔输变电工程,为当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新能源电量消纳和外送提供重要支撑。在山西,首次完成新型经营主体电力响应日前调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在江苏,实现分布式光伏聚合注册、交易、结算、绿证核发全链路业务贯通。在安徽,建立新能源高精度预测体系,提前通过市场售电、调峰资源优化等措施,保障新能源高水平消纳。在湖北,华中地区首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已具备常态化运营能力,为促进新能源消纳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新增并网容量5380万千瓦,同比增长19.1%,创历史同期新高。  下一步,国家电网将持续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电网基础支撑、创新引领、产业带动作用,按计划有序推进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新能源送出配套工程建设,持续提升新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提供更强保障,奋力开创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推动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河南17条举措来了》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4-01-09
    •   遴选100个百亿级投资或未来达到百亿级产值的重大项目、支持各地对在省内新购汽车的消费者按照购车价格的5%给予补贴……新年伊始,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17项具体措施,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第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 17条“真金白银”政策措施惠民利企   “《政策措施》重点从投资、市场消费、工业发展、金融助力等方面着力,以河南省财政与市级财政真金白银补贴支持为亮点,以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为落脚点,对全省第一季度经济加快恢复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河南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科院原院长、研究员张占仓说。   为推动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政策措施》提出举办第十一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同时对项目开展线上、线下即时核查,通报项目考评和进展转化情况,力争当期签约项目第一季度开工率达到70%。“这是坚持运行有效促进全省投资稳定增长的重大举措。”张占仓说。   此外,省明确2024年1月底前分两批印发2024年省重点项目清单,出台2024年重大项目“双百工程”工作方案,遴选100个百亿级投资或未来达到百亿级产值的重大项目,建立“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台账”包保推进机制。   在激发市场消费潜力方面,《政策措施》在汽车、家电、文旅、住房等领域提出了促消费奖补政策,通过财政奖补方式鼓励各地继续发放消费券、开展促消费活动,加大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行“两节”期间柔性执法。   汽车是省第一大消费品,《政策措施》明确,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鼓励汽车生产企业让利促销,支持各地对在省内新购汽车的消费者按照购车价格的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台)。   同时,在住房消费方面,抢抓元旦、春节期间人员返乡集中期,鼓励各地举办房产推介会、展销会,因城施策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探索以旧换新模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各地通过购买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采取发放房票和货币补偿方式安置被征收人。   为助力经营主体降本增效,省在降低企业用电、用工、融资成本方面明确了具体支持政策。其中,对2024年第一季度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财政奖励。对2024年第一季度满负荷生产且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20万元财政奖励。 三个“突出”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政策措施》有哪些亮点?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突出重点领域。聚焦破解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突出问题,在精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上分别提出了一批牵引性政策举措,加快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突出重点时段。充分考虑一季度春节假期的特殊性,既加大春节前后企业稳岗稳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春节假期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抢抓“两节”传统消费旺季,进一步释放市场消费潜力。   突出继承创新。在对去年以来省系列稳经济政策评估的基础上,对购车补贴、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补等政策进行了延续,同时,又针对新增国债等新机遇、降低用电成本等新任务明确了一批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原则上不再纳入已出台且正在执行的政策,以政策措施“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张占仓认为,贯彻落实《政策措施》对于全省提高经济发展的士气、改善全社会发展预期、建立健全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稳中向好、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新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2024年全年经济发展起好步、保稳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改善将发挥直接的推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