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0%》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信息监测
  • 编译者: 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11-06
  •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受国庆中秋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0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8.8%,比上月下降2.2个和0.9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48.7%和47.1%,比上月下降1.1个、0.1个和1.1个百分点;大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50.1%,均连续6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大型企业产需持续释放。“10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位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说。三大重点行业保持扩张,市场预期总体乐观。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持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三大行业PMI均保持在扩张区间,且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运行在51%左右,制造业中的新动能和消费品制造业仍保持稳中有增态势,较好托底制造业整体运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说。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市场价格积极变化继续累积。装备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高技术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均有所上升。文韬表示,综合来看,10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小幅放缓,大中小企业运行均有所承压,但新动能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稳中有增,市场价格仍有积极变化,宏观经济有稳定运行基础。
  • 原文来源:https://www.cnii.com.cn/gy/202510/t20251031_692993.html
相关报告
  • 《5月份制造业PMI为51.9%》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1
    •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5月份,制造业PMI为51.9%,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0.5和0.7个百分点,为2017年10月以来的高点,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市场活跃度上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1%和53.8%,分别高于上月1.0和0.9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支撑作用继续增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0%和54.8%,分别比上月上升1.3和1.0个百分点,且均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7%,与上月基本持平,走势平稳。   三是传统行业景气回升,企业生产经营有所改善。高耗能制造业PMI为50.5%,重回扩张区间,分别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0.6和2.4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升至近期高点。   四是进出口指数均有回升,外贸稳中向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2%和50.9%,分别比上月上升0.5和0.7个百分点,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五是受市场需求回升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价格指数明显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56.7%和53.2%,分别比上月上升3.7和3.0个百分点,且高于上年同期7.2和5.6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高于60.0%,且环比上升幅度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本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为40.1%,连续三个月上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需进一步增强。同时,反映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高的企业比重均持续超过四成,成本压力较大依然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为53.1%和51.0%,分别高于上月1.1和0.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6%,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2%,高于上月0.9个百分点,表明小型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仍较为乐观。
  • 《10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5-11-18
    •       1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2025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0月份我国经济呈现出几大亮点和积极变化。一是生产供给继续增长,二是市场销售持续扩大,三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四是物价出现积极变化,五是转型升级态势持续。   就工业生产情况,付凌晖认为,今年以来,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上升,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实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加大,我国工业生产顶压前行,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向新向好。从10月份数据看,工业生产基本平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稳健。   一是工业生产总体平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是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占70.7%。从产品看,623种主要产品中有50.2%的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从累计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与1-9月份相比保持总体平稳。   二是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10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6.1%,对工业生产支撑作用明显。从行业看,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和15.2%。从产品看,民用钢制船舶、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21.4%和16.9%。   三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稳健。数实融合深入推进,产业高端化、数字化发展向好。10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和6.7%。机器人“走入”千行百业,AI赋能“新”生活,10月份,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8.4%;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7.9%和17.7%。   四是绿色化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产品生产增势不减,10月份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30.4%和19.3%。绿色转型带动明显,清洁能源、绿色材料相关产品较快增长。10月份风力发电机组、生物基化学纤维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3.6%和16.6%。   五是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增速比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9.4%、8.7%,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在宏观政策组合拳发力下,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市场需求拉动仍显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承压。下阶段,要推动各项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扩内需、优结构、育新能,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动能焕新,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