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daily每日食品】打造中国版“山姆”,传统超市的新战事》

相关报告
  • 《【Fooddaily每日食品】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年销将破36亿,山姆跑出“中国速度”》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4-15
    • 4月9日,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披露了一组数据:中国将有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年销售额突破人民币36.7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传统大卖场单店3-5亿元的年销售额,甚至逼近北京SKP等顶级奢侈品商场的业绩。 在会上,朱晓静将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归结为三大关键因素。 第一个关键因素,是优质的商品。 “当会员来到山姆,他们知道能买到优质优价的产品,他们知道这一点永远值得信赖。”朱晓静还强调了会员在山姆能感受到强烈的寻宝体验,“他们能找到独有的、只在山姆有售的商品。他们知道山姆的目标不仅是满足期望,而是真正超越期望并让他们惊喜。”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全渠道的便利性。 山姆打造了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购物体验,满足会员“随时随地以他们想要的方式”购物的需求。线下门店提供沉浸式体验,会员可与亲友一起品尝美食、发现宝贝;线上渠道则实现极速配送,平均配送时间不到40分钟,快则15-20分钟,超过80%的订单能在一小时内送达。朱晓静透露:“我们超过50%的销售额实际上来自线上”,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山姆全渠道策略的成功。 第三个关键因素,是来自会员的信任。 朱晓静表示:“我们的会员信任我们,他们相信当他们来到山姆,能以优惠价格买到高品质产品。他们相信我们不断努力改善购物体验,他们也相信我们真正了解他们。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真正研究他们的需求,并洞察当下需求,同时预见未来趋势,以预测他们内心的物欲,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惊喜,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 这三个因素,实质是构建了"商品-全渠道-信任"的价值闭环,也形成了山姆独特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1 山姆强势增长, 2025加速扩张将达60家门店 我们也看到,近年山姆在中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期。沃尔玛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沃尔玛中国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51亿美元(约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连续四个季度加速增长。 而山姆会员店以全渠道千亿销售额贡献了中国区七成营收,电商业务同比增长34%,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开业的山姆会员店达54家,下沉至三线城市,预计2025年将达到60家。 在此次的投资大会上,作为增长引擎的山姆中国业务再次获得了高层的高度肯定。 根据朱晓静透露给出的数据,“在最近的中国春节销售旺季,我们的会员费收入再次增长了35个百分点,我们的会员店确实非常繁忙。”而在此前2024财年第四季度业绩会上,董明伦也曾专门点赞了山姆在中国的表现,指出“今年春节,山姆中国业绩强劲”。 2 山姆的核心驱动力 那么山姆的驱动力是什么?我们看三个核心点,极致商品力和极速达业务和会员服务。 极致商品力,是山姆业绩引擎的核心驱动力。 山姆通过洞察消费趋势,比会员更快一步挖掘新品;供应链上探,产品创新从源头开始抓;场景化的代入和体验,“满足会员生活方式”的创新等,打造了自身创新模型。通过创新模型,将成功的新品和升级点,不断复制到全国门店。 比如山姆严控SKU至4000个(仅为传统商超的10%),创造出瑞士卷、5kg装JJ级智利车厘子等年销超20亿元的超级单品。 此外,自有品牌也是关键增长要素。 山姆Member’s Mark销售占比达30%,例如,独家引进的澳洲谷饲牛肉年销量超10万吨,并且低于市场价格。2025财年,沃尔玛中国毛利率持续优化,便得益于高毛利自有品牌商品占比提升及供应链效率改进。 我们观察到,山姆开发自有品牌有两大原则,一是针对还没有清晰行业标准的产品,由山姆去定义标准生产。二是当山姆发现外部供应链中某个环节利润太大时,为了给会员最佳性价比,山姆也会选择去开发自有品牌,这样能保证给会员最合适的性价比。 山姆会员商店首席采购官张青此前表示,山姆多数的新品规划期是12—18个月,期间还会不断更新商品。“不能让会员用高价钱购买所有的品质商品,山姆从效率里面挖掘价值,能让会员用市场平均价格或者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高于市场品质的商品。” 这种"严选+极致性价比"策略下,让山姆在一种商超业态竞争中保持先发优势。 第二个点是“极速达”。 朱 晓静在会上指出,山姆线上销售已超过总销售额的50%,超过80%的订单能在一小时内送达,平均配送时间不到40分钟。 山姆的前置仓网络是其电商业绩的保障,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形成“服务互补”,如山姆的“到店体验+到家配送”模式,覆盖不同消费场景需求。依托山姆前置仓,构建“极速达”服务网络。山姆进驻到一个城市,往往会采用“先仓后店”,即在实体门店开业前就开设云仓,会员能提前享受山姆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 极速达对于山姆的会员增长、业绩增长和服务体验而言,功不可没。山姆云仓精选2000个高复购、即时消费的SKU,覆盖生鲜果蔬、母婴用品、个人护理、干货零食等多个品类,其中包括深受喜爱的原味麻薯包、小青柠汁饮料、榴莲千层、山姆瑞士卷及黄油华夫饼等经典商品。 而从云仓的布局来看,基本上是以一个门店对应 6-15个仓。针对会员和潜在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面积预估在200-500平米之间。有业内人士测算,目前山姆会员店全国共拥有近500个前置仓,仓均订单1000单,客单价或超200元。 目前其大店+云仓的模式,已经成为山姆开店的标准。 通过线上线下全场景,满足核心区域的高频的即时消费需求,提高会员的购买频次,并有效拉新会员和提升老会员续卡率。 这点从山姆云仓的扩张速度就能看出来,山姆也成为即时零售赛道的头部玩家。 最后是会员经济的长期主义经营。 朱晓静透露,在今年春节销售季期间,中国山姆店会员费收入增长了35%。目前山姆中国会员数突破 500 万,每年会员费收入超 13 亿元。2024年山姆会员年均消费额突破万元,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贡献总营收60%。 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对商品毛利的依赖,更通过“筛选-服务-增值”的闭环,精准锁定中高收入家庭。据波士顿咨询(BCG)报告显示,中国拥有6700万的中高收入家庭。国内新中产层的崛起,正在将市场迅速放大。 山姆会员店在中国的崛起,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零售本质”的价值重构。它证明在传统零售败退的时代,真正可持续的增长来自于对商品力的死磕、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会员的长期服务。山姆的强势增长,也印证了零售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 《【Fooddaily每日食品】2025年全球零售50强出炉,中国有哪些上榜?》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4-24
    • 4月17日,美国零售联合会(NRF)公布 2025年全球前50名零售商名单 ,该榜单源于Kantar Retail数据,根据2024年零售商的国内和国际零售收入计算分数进行排名,上榜的公司要在至少三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 排名1-25位企业名单如下: 排名26-50位企业名单如下: NRF研究执行董事马克·马修斯表示,“今年的全球前50零售商名单涵盖了众多与全球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企业。 尽管全年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消费者支出依然保持高位,零售业在2024年继续增长 ”。 1 前十强格局无大变化 对比2024年50强,前十强名单没有变化。沃尔玛(Walmart)、亚马逊(Amazon.com)、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分列前三位。 (1)沃尔玛 保持了其全球最大零售商的地位,通过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建设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渠道、优化用户体验,在电商时代也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 (2)亚马逊 继续作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覆盖超3.8亿活跃用户,Prime会员体系用户忠诚度高;此外,其全球物流网络保障高效配送,技术创新赋能各个业务环节,第三方卖家生态丰富产品种类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亚马逊的持续发展。 (3)施瓦茨集团 名列第三,该集团是德国跨国零售商,也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它由约瑟夫?施瓦茨于1930年创立,总部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内卡苏尔姆;其旗下有利德尔(Lidl)和考夫兰(Kaufland)两大知名品牌,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2900家门店,员工达50万名;其主要销售自有品牌商品,还经营烘焙食品、软饮料和冰淇淋生产设施;此外,集团在废物处理等领域也有业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可回收材料的收集、分类和回收。 (4)紧随其后的是ALDI奥乐齐、Costco开市客、Ahold Delhaize(阿霍德·德尔海兹)、家乐福、Seven&i、宜家(IKEA)和家得宝(The Home Depot)。 只是宜家和家得宝位置略有变动,宜家由2024年第10位升到2025年第9位,家得宝则由第9位变动到第10位。 同比方面,顺位不变的前8大企业较2024年榜单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汇总数据显示,它们的总营收增长7.1%,门店数增长8.7%。 从占比来看,前10强总营收占前50强的62%,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沃尔玛和亚马逊占比三成。 榜单中,中国有阿 里巴巴和屈臣氏两家公司上榜。 但两家境遇各不相同,屈臣氏从17位上升到14位,营收增长17.6%;而阿里巴巴排名从去年的16位下降至18位,营收下降7.5%。 2 33家企业营收实现增长 同比2024年榜单数据,全部50强总营收增长3.6%。 其中,6个企业实现了更替,更新率12%;可比的44家企业中,有33家即75%的企业营收增长,合计增幅为5.6%。具体来看: (1)33家企业中,营收双位数增长的有11家。 增幅最为突出Action,2024年榜单数据为112.2亿美元,2025年达到150亿美元,增长33.7%;其次为Couche-Tard,营收增幅21%;排名第二的亚马逊,营收也获得10.7%的双位数增长。 (2)33家企业中, 22家营收增幅在0%~10%之间 。 (3) 44家企业中,有11家营收下降,占比25% 。 其中Falabella营收下降14.7%,安达屋集团(Adeo Group)营收下降10.2%,Expert营收下降8.8%,跌幅略大。 今年的全球前50强零售商榜单,反映出了大多数市场“从不确定性到趋于稳定”的情况。凯度全球洞察与技术高级副总裁大卫·马科特表示,全年中,全球零售商进行了合并、收购和基础设施投资。世界各地,随着更多消费者重返实体店和购物中心,电子商务销售放缓。供应链成本有所下降,大多数国家的工资继续上涨。 同比2023年,有6家企业跌出了榜单,包括Casino、Woolworths Limited、Landmark Group、Zalando、AceHardware及Hudson's Bay,具体如下: 2024年榜单排名15位的Casino,因深陷财政危机,旗下大量门店被竞争对手“吃掉”;2024年上半年,Casino依据此前签署的协议,向法国的多个零售集团出售了211家门店;2024年7月1日,又完成了两笔门店销售,排名有所影响。 排名26位的澳大利亚Woolworths Limited同样跌出全球零售50强。在澳大利亚本土,Woolworths面临着来自Coles等超市以及ALDI等折扣店的激烈竞争,这些竞争对手在价格、产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方面各有优势,抢占了Woolworths的市场份额;Woolworths旗下的折扣百货店业务Big W销售额下降,其他业务也下降严重。 3 美欧企业主导榜单 50强榜单中,欧洲企业分布数最多,有30家;但从总营收看,美洲最高,主要是美国9家企业比较强大,营收在总榜单中占比近51%; 亚洲日本有5大企业入围,4家排位都有所上升 ,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更是上升了7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零售业的全球实力。 从业态上看,全球TOP50中,大卖场/大型购物中心业态总营收占比30.1%,相对2024年榜单数据提升0.9个百分点;折扣店(含食品、服装和杂货折扣)占比12.64%,相对2024年榜单数据提升0.34个百分点,会员店7.06%,各业态具体如下: 在折扣业态中,德国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营收增长3.2%,门店数增长0.9%;奥乐齐(ALDI)营收增长6.6%,门店数增长3%;Jeronimo Martins营收增长7.3%,门店数增长7.4%;TJX营收增长11.1%,门店数增长1.8%;Action增长最为突出,营收增长33.7%,门店数增长15.5%。 4 山姆、奥乐齐等在华表现优秀 在TOP50榜单中,翠丰、家得宝、家乐福、TESCO、百思买、麦德龙及安达屋等企业曾在中国开展过业务,也获得过良好发展,但后来因各种原因退出中国市场,亦或通过合资公司保留部分股权,业务份额已经非常小。 当前,不含阿里和屈臣氏, 50强中仍有15家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并且都非常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从结果上看,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奥乐齐、开市客、宜家、迪卡侬、优衣库、lululemon、全家及罗森等在中国市场总体有较好的口碑。 特别是山姆、奥乐齐、lululemon,近年来风头正盛。他们在商品力上,也不断启发着内资零售业,在业态运营手法上,对国内零售同行发挥着示范作用。 (1)山姆: 4月9日晚间,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揭示了公司在华业务的两大突破性成就: 8家山姆店将突破单店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销售大关,以及颠覆传统零售的“店仓云一体化”创新模式。 山姆在华成功有三大法宝,包括“优质商品+寻宝体验”的双重价值、全渠道的便利性和会员与山姆之间建立的深厚信任关系。 2024年,山姆中国区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普通会员向卓越会员的转化率达30%,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会员价值飞轮,也为山姆创造了稳定增长的业绩基础。 (2)奥乐齐: 4月19日,奥乐齐江苏双首店开业,无锡圆融购物中心店当日销售突破100万,创造了奥乐齐中国区开店首日纪录。 作为全球知名的平价社区超市,奥乐齐不断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深耕本土市场,通过“ 精选产品+自牌模式+高效运营+严格品控 ”,不断夯实并打造“产品主义”的核心竞争力。其“慢”但却“稳”的拓展策略、自牌开发和运营效率方面,值得国内零售业学习。 未来,奥乐齐可能会体现出越来越强的杀伤力,对华东零售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鲶鱼效应”。 (3)lululemon: 作为优秀成长性品牌,其在品类、运营和营销上有很多值得品牌商学习的地方。 lululemon创始人奇普·威尔逊是一个极具商业和产品眼光的人,他总是提前预判,并精准踩中每个时期的运动潮流趋势,从最早创立滑雪、冲浪服品牌,到创办瑜伽服品牌lululemon,再到投资户外品牌始祖鸟,站在风口之上的lululemon,在美股的表现一度需要用惊艳来形容。 lululemon在快速增长中不断庞大,市值一度超越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 从全球业务来看,榜单中的公司都是伟大的公司,在业态发展和经营系统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值得中国零售业不断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