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石墨烯气凝胶应用于高体积比能量锂硫电池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26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发展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纳米碳管多孔气凝胶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锂硫电池的硫单质载体和中间层一体化正极,获得高体积能量密度和优异循环稳定性的锂硫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

    锂硫电池具有高质量理论能量密度(2600Wh/kg)和高体积能量密度(2800Wh/L),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高比能电池。但由于硫单质存在质量密度低(2.07g/cm 3 )、导电性差(5×10 -30 S/cm),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体积膨胀大(78.7%)、多硫化物穿梭严重等问题,导致其虽然质量密度较高,但体积能量密度普遍较低、循环性能较差,这大大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因此,如何同时提高锂硫电池的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并延长其循环寿命是目前锂硫电池应用研究的瓶颈之一。

    该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孔气凝胶材料,并同时将其应用于锂硫电池的硫单质载体和中间层,成功构筑出自支撑、无金属集流体的一体化正极材料。该一体化正极材料具有高的压实密度、优异导电性、良好的机械柔性,不仅实现了高的体积硫载量(1.64g/cm 3 ),显著提高了锂硫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1615Ah/L),而且有效地抑制了多硫化物穿梭的效应。在2C的大电流密度的条件下,电池能够稳定循环500圈,且容量几乎没有衰减,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这种硫单质载体和中间层一体化正极结构的设计策略为构建高体积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硫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资助。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475643
相关报告
  • 《石墨烯气凝胶在FC中的首次成功应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01
    • 据Material Views网站报道: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降低重量,提高质量功率密度一直是低温质子膜燃料电池研究领域中的备受关注的要点与难点。具体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避免甲醇穿越质子交换膜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为了避免甲醇穿越质子交换膜,传统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只能用1-2 M 的低浓度甲醇作为燃料,从而大大降低了其输出功率。此外,甲醇的毒性严重影响此类燃料电池的民用。    近日, 英国Northumbria University 的Terence(Xiaoteng) Liu博士课题组和浙江大学高超教授课题组合作成功将石墨烯气凝胶应用在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此项工作利用石墨烯气凝胶良好的导电性能,优异的机械性能,高催化剂负载性能和超轻的质量,用石墨烯气凝胶替代传统燃料电池中的两个重要组建—电极板和气体扩散层,大大降低燃料电池重量的同时将燃料电池的质量功率密度提升了3倍。石墨烯气凝胶具有特殊的选择吸附性,即使将12M的甲醇存储在气凝胶中,甲醇也几乎不会穿过质子交换膜。此外,石墨烯气凝胶还起到了燃料存储的作用,使得该燃料电池在无需持续输送甲醇的情况下维持运行,从而省去了外接甲醇存储装置和复杂的燃料循环系统,并降低了制作成本。这项工作对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Small Methods 期刊上(DOI: 10.1002/smtd.201800138 )。
  •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多功能MXene油墨应用于微型储能器件和自供电集成系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8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刘生忠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水系MXene印刷油墨,并基于该油墨打印出微型超级电容器、锂离子微型电池和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传统储能、供电设施功能单一,设计集产能、储能、用能于一体的自供电系统是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这类集成系统大多基于多种制造方法,如光刻、激光切割、电沉积等,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且不同零部件间的兼容性较差。MXene具有独特的电化学、力学、光学和机械性能,广泛用于电化学储能、电催化、电磁屏蔽和传感设备中。然而,通常制作的MXene油墨存在非活性添加剂或杂质成分较多的问题,开发无添加剂、多功能、高质量的MXene油墨极具挑战性。 为此,研究团队采用选择性刻蚀技术,设计并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水系可印刷MXene油墨。该油墨可同时作为高电容电极、灵敏的压力传感材料、高导电集流体、无金属连接线和导电黏合剂。利用MXene油墨,研究团队在各类基板上制备出微型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高面积电容量,串联器件输出电压可达到60伏。 研究还发现,MXene与钛酸锂、磷酸铁锂组成的复合油墨,可打印获得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微型电池。此外,团队还借助多功能的MXene油墨实现了MXene基微型超级电容器/锂离子微型电池、柔性太阳能电池、MXene水凝胶压力传感器的集成,构建出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集成系统。该集成系统对人体运动响应非常快,响应时间仅需35毫秒。 研究团队认为,该多功能MXene油墨为构建可打印的自供电微系统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