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矿资源18亿元布局锂电原材领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2
  • 中矿资源3月20日晚公告称,公司拟向孙梅春、钟海华等10名股东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东鹏新材100%的股权,合计支付对价为18亿元。其中,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14.00777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对价3.99223亿元。同时,中矿资源还就此前深交所问询函做出回复,就实控人变更与否、标的公司业绩以及原材料保障等方面做出相关答复。

    进军锂电池原料生产领域

    公告称,东鹏新材是国内锂离子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关键原料氟化锂的主要供应商以及国内最大的铯盐、铷盐生产商和供应商。东鹏新材在电池级氟化锂生产工艺、铯盐生产工艺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取得了电池级氟化锂、碳酸铯、硝酸铷等十余项专利。其是电池级氟化锂等五个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参与制定者,也是硫酸铯、甲酸铯、硝酸铷、金属铯等六个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东鹏新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将进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领域。公司得以依托资本市场,在资金、人才、管理、营销等方面支持东鹏新材的发展,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扩大其生产销售规模。通过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地质勘探、矿权投资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中下游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共同发展。

    中矿资源之所以有意进军锂原料生产领域,除了上下游整合,提高协同效应外,与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大背景不无关系。公告称,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机遇,与之相关的动力锂电池和锂电池设备厂商也获得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工信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53.3%。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50%以上。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与之息息相关的是,锂电池行业也迎来一片“蓝海”。Wind数据显示,2015年锂电池行业整体销售收入为1865.51亿元,2016年增长至2973.3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59.44%。

    中矿资源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也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若上市公司相关矿权资源能够最终落地,东鹏新材将能够充分利用上市公司所带来的优质矿源,支撑锂盐、铯盐和铷盐精加工业务实现进一步发展。

    将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拓宽了公司业务领域,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能够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公告称,业绩承诺的补偿义务人孙梅春、钟海华、冯秀伟、熊炬、洪砚钟、时光荣、龙隆、胡志旻、春鹏投资承诺,东鹏新材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实现的累积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3.4亿元和5.4亿元。

    公告称,东鹏新材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9.95万元,201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亿元,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收入规模和利润均增长较快。

    对于深交所问询函中对交易前后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及实控人是否变更的相关问题,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色矿业仍持有上市公司24.19%的股份,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中矿资源原七位实际控制人将直接并间接通过中色矿业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8.41%的股份,仍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中矿资源称,本次交易完成后的60个月内,中矿资源七名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更,本次交易不会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报告
  • 《超60亿!中石化投资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2-20
    • 12月18日,2019中国石化资本年度讲坛在京举行。 本届讲坛以“洞见未来,行稳致远”为主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展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资本投资和并购的大势,共话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投资和咨询机构,企业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300余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赵东受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委托出席并致辞。 他强调,2018年,集团公司决策成立资本和金融事业部,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指示精神,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用资本和金融的力量,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投资理念和手段进行战略布局,以财务投资的手段发现战略投资的机会,为实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他特别指出,中国石化资本自正式运营以来,围绕主业,聚焦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打开局面,取得良好开端。近期中国石化集团启动实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坚定步伐,资本金融和支持板块(子集团)应运而生,这是探索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资本和金融事业部主任,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文生致欢迎辞。 中国石化资本承载着“一个梦想、两大使命”。 “一个梦想”体现在落户雄安,雄安是祖国的未来,集团公司把中国石化资本注册设立在雄安,就是要把中国石化的未来跟祖国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我们追逐梦想的起点,也是石化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体现。 “两大使命”体现在,一是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同志提出的,“要通过财务投资发现战略投资机会,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为中国石化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二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完全市场化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为集团公司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一年来,中国石化资本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端智能制造四大领域做了高效的投资布局,已经实现投资超过60亿元。 本次讲坛邀请了三位嘉宾作主旨演讲。 中国石化独立董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作了题为“贸易战与宏观经济”的主旨演讲,分析了当前贸易战、中国经济宏观形势、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意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围绕信息技术助力金融创新,谈了对5G技术赋能金融科技创新和区块链营造金融科技生态的看法。 摩根大通亚太区并购部联席主管克温·克莱顿(Kerwin Clayton)先生分享了他对“并购趋势与考量因素”的思考,分析了今年全球并购市场的关键主题,对明年全球和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认为中国市场仍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机会。 在“资本与产业对话”研讨中,贝莱德集团中国区总裁汤晓东,中国石化资本投资总监高翎,以及两位中国石化资本的被投企业负责人,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萱和上海重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林琦,就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国有资本的投资逻辑和理念,以及产融协同的优势和效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石化资本讲坛”的设立,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落实集团公司戴厚良董事长对中国石化资本提出的“要把人才资源作为公司核心资源来运营管理”“要为集团的整体业务发展输出人才、培养人才”的指示精神,邀请相关领域行业领军人物和著名专家学者做讲座。 通过举办讲坛,中国石化资本大力推动建设人才高地,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和行业信息,增进对多领域前沿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价值,讲坛现已成为积极打造学习创新型企业和与社会各界开展交流的重要平台。
  • 《华阳新材拟募资不超5.5亿元加快布局新材料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3-21
    • 3月16日,华阳新材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等相关议案成功审议通过。 华阳新材此次计划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新材料6万吨/年PBAT项目”“2万吨/年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及塑料制品项目”和“2万吨/年全系列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 华阳新材董事会秘书景红升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成功以后,公司将会在现有的贵金属回收加工业务的基础上,在新材料领域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公司新材料定位越发清晰。本次发行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树立在山西省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公司产业结构,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抗风险能力,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加快布局新材料产业,符合华阳集团对公司新材料业务板块定位,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发展。景红升进一步介绍,“目前,华阳新材淘汰合成氨、氯碱等资产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的贵金属回收加工业务业绩趋于稳定,现有业务未来可以持续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给股东带来有效回报。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华阳新材在现有的贵金属回收加工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相关产业链业务,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又跨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次募集资金建设的项目属于鼓励类产业,且结合国家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该领域未来市场需求巨大,市场规模增长潜力释放较快。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抢占市场先机,大幅提升盈利能力。项目建设落成后,华阳新材将具备从生产PBAT到下游改性吹膜母粒、片材以及塑料制品的能力。除部分自用于下游生产外,华阳新材还拥有向市场上其他下游单位提供PBAT原料的能力。 本次项目运行平稳后,华阳新材未来拟进一步扩大在PBAT领域的投资,计划将总产能分期扩张到30万吨/年,同时配套建设产业链上游原料BDO和下游塑料制品的生产能力。届时,华阳新材将成为山西省内重要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之一,为落实国家和山西省对于“禁塑令”的要求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协助化解我国白色污染的问题,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作为华阳新材的托管主体,华阳集团一直以来十分支持华阳新材的业务发展。”景红升介绍道,“按照华阳集团的战略部署,华阳新材未来将继续作为华阳集团新材料业务板块的上市平台,围绕新材料行业相关业务进行产业链延伸布局,在给股东带来回报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