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9924万台》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17
  •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761万台,同比增长25.2%。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227万台,同比增长22.1%,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534万台,同比增长40.0%。2019年全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9924万台,同比增长37.1%。

    小米手环4在本季度继续保持稳定且大规模的出货,而耳机类产品,尤其是真无线耳机获得了显著的同比增长。华为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手表产品表现亮眼,尤其是华为GT 2扩张势头迅猛。苹果的耳机类产品在年末促销的刺激下,同比增长显著。小天才成功从2G市场向4G市场转移,并在线上渠道拓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奇虎360在逐渐调整渠道政策,渠道策略逐渐向保守型调整,另外推出老人手表,准备探索老人健康市场。

    回顾2019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在耳戴式和腕带式产品上均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耳戴式产品在经历2017-2018年的爆发期后,依然保持着强势的增长势头,2019年同比增长高达114.7%。未来随着更多手机厂商加入,更多老牌耳机厂商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消费端向语音交互和设备互联的广发需求,该市场将具有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手表类产品在2019年迎来了重要的突破,随着华为GT系列在市场上的广受欢迎,成人手表市场出货量突破1000万,同比增长58.2%,创三年以来最高增速。未来,各厂商将在主打运动健康类的细分手表市场上纷纷跟进,以兼具良好体验和亲民价格的产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同时,具有应用拓展功能的智能手表市场也在苹果等巨头厂商的推动下保持稳定增长。

    手环类产品尽管是可穿戴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2019年依然在小米手环4和华为手环的推动下,迎来了同比10.5%的显著增长,创三年以来最高增速。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可穿戴市场即使正处于上升期,也势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预计下降21.7%,全年预计增长18.6%,受到产品供应、渠道物流和需求疲弱的影响,增长幅度有所下滑。后续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公共管理政策的逐渐放开,2020年市场增长速度将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面对突发的疫情状况,IDC认为中国可穿戴市场将迎接新的机会:

    健康类穿戴设备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土壤

    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更多消费者更加关心健康和免疫力问题。无论日常运动习惯的养成,还是对于自身身体指标的关注,都会释放更多潜在消费需求。从厂商角度出发,健康类可穿戴产品也是下一阶段竞争的蓝海市场。

    营销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随着线下渠道在此次疫情中受到冲击,线上营销的多样化将为产品销售带来更多机会。加大互动式营销,完善用户运营,将会促进市场曝光度和提升口碑营销的效果,从而产生更多的流量裂变和转化。另外,对于具有多种产品线的厂商,推动场景式营销,通过发掘多设备互动新玩法进行市场教育、影响潜在用户,将更好的发挥1+1>2的出效果。

    IDC中国研究经理潘雪菲认为:“2020年开局虽然艰难,但是中国市场依然具有可观的增长潜力。一方面,健康医疗场景是可穿戴市场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明确产品定位进行精耕细作,避免‘大而全’,才能更好的在2020年的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

相关报告
  • 《2022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预测下修至790-810万台》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5-10
    • 随着三星电子和LG Display的大尺寸OLED面板供应谈判的推迟,洛图科技(RUNTO)下调了今年全球OLED电视的出货量预测。另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心理萎缩也对OLED电视出货量的增长幅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洛图科技(RUNTO)曾在韩国釜山举办的OLED峰会报告《OLED的普适性决定其是下一代的主流技术》中认为,考虑到三星电子通过推出QD-OLED电视对市场的引领效应、基于WOLED电视面板的采购计划,以及全球OLED电视品类的自身发展等方面,乐观预计2022年全球泛OLED电视的出货量极有可能首次触达千万台规模。 进入5月,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分别存在于三星LG的谈判进度、俄乌战争所引发的国际局势持续动荡、COVID-19疫情的中国大城市散点多发,以及LCD电视面板价格的继续低位运行四个方面。 三星电子和LGD之间应是一份长期供货协议 三星电子和LGD的谈判意料之中地发生了推迟。事实上,洛图科技(RUNTO)认为,这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采购订单谈判,而应该是长期地、战略性的合作协议。 三星电子中的电视事业(VD)作为全球电视领导者,2022年初的全球BP为4460万台,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VD出货达到1120万台。OLED技术作为VD接下来的一个稳定发展的细分技术款式,至少需要10%以上的内部占比。因此,VD整体需要向三星显示(SDC)和LGD采购至少450万片的OLED面板。 根据上下游产业链信息,SDC目前的QD-OLED的良率不足70%,上半年目标是80%。以月产能为3万片基板投入的G8.5面板产线为标准,其年度出货量在75万片到140万片,主要供给三星和索尼等,两者均已经在第一季度发布了QD-OLED电视。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LGD在2021年的WOLED面板出货量为797万片。2022年按照韩国坡州工厂每月88K和中国广州工厂每月90K的基板投入产能,预计年出货量将达到1100万片。按客户区分,LGE占63%,索尼占15%,其它客户占9%,原计划三星电子占13%,即150万片。 以此来看,2022年SDC和LGD能够供应给VD的物量约在200万片左右。如此的供应物量是无法满足三星品牌启动一个主推技术机型。因此,三星电视一方面需要SDC扩产和提升良率支持;一方面则需要和LGD达成一份多年的长期协议,LGD才能做出有利于三星电视的产能额外投资或客户重新分配。 5月是三星电子和LGD谈判的分水岭? 业界认为,5月是三星电子和LGD的大尺寸WOLED供应谈判的分水岭。其主要的依据是卡点向韩国尹锡悦新政府献礼,以及针对11月开幕的卡塔尔世界杯的体育营销预期。 相反地,除了以上,三星电子和LGD没有其它的任何谈判动力。去年三星电子试探向LGD采购WOLED的时候,正值LCD面板价格大幅上涨,液晶电视很难保证收益性。而如今,LCD面板价格已经处于极低水位,LGD营业利润骤减。《5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预测及波动追踪》一文中提到,若中国大厂不发生大的减产动作,以及中国618促销期间意外萧条,则LCD面板市场难迎拐点。三星集团已经放弃了LCD业务,而LCD业务仍然是LGD的主业。因此,谈判的主动权从LGD转移到了三星电子手上。从三星的立场来看,赶上世界杯和北美黑色星期五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此谈判变得不是那么迫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如果5月未达成协议,WOLED的谈判将全面终止。洛图科技(RUNTO)认为,QD-OLED首先是三星集团的战略技术,其和WOLED都是泛OLED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两者呼应;其次,在量子点电致发光产品真正成熟之前,三星电视需要一个和其它以LCD为主打电视品牌的技术区隔,目前的Micro LED显然无法在消费级市场担当这样的使命。 四个变化,导致下修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预测 事实上,根据洛图科技(RUNTO)上下游信息,VD截至现在并没有正式开启WOLED的产品准备。一般地,成品生产、物流、铺货、推广等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因此,2022年内,三星已经几乎没有可能实现稳定地出货WOLED电视整机。根据《三星电子的2022高端电视阵容》一文,2022年,三星VD原计划销售50万台的QD-OLED电视和150万台的4K WOLED电视。 第二方面的变化是,俄乌战争的持久性大大超出了全球的预期。目前来看,从俄罗斯的战斗力,和欧美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两个层面来看,战争仍将长期化。另外,主要国家政府在COVID-19疫情之后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扶持经济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制约全球的消费心理。因此,国际局势不稳定和通货膨胀压力是电视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绊脚石。 第三,全球最重要最典型的电视市场,中国区正在面临着疫情散点多发的复杂严峻形势。为避免反弹风险,上海、北京、广深等各大城市致力于社会面清零。线下消费市场不可避免的遭到重创,高端电视产品零售很难符合年初预期。 另外,LCD面板价格即使下半年上涨,仍将在低位运行,造成LCD电视整机的收益性得到改善,厂商推动OLED的意愿自然下降。 基于以上方面的变化,洛图科技(RUNTO)下调2022年全球OLED电视的出货量至790-810万台,与2021年的650万台相比,增长率从53.8%降至23%左右,下降约一半。相应地,2022年全球整体电视市场规模也下修至不足2.1亿台,OLED占比约为4%。
  • 《到2021年,Mini-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260-300万台》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1-05-30
    • 在过去的两年中,三星、LG、TCL和小米等品牌已经纷纷推出mini-LED背光电视,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预计2021年Mini-LED背光电视的年出货量将达到260-300万台左右,这是由于韩国品牌已经成功开拓高端电视机市场推动了增长,并且中国品牌也一直在推出高性价比的机型来增大出货量。 TrendForce对当前电视市场的分析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成为高端电视的代名词,这是因为其具有的高色彩饱和度和高对比度,可以实现高质量画面,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LG Display是OLED电视面板的唯一供应商,OLED电视的零售价格昂贵,并且未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电视制造商推出了Mini-LED背光电视,同样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优势。OLED电视和mini-LED背光电视构成了当前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而且在未来这两种产品也有望为高端电视规格树立新的标准。 三星的新mini-LED产品将刺激市场重新定义中、高端电视产品,以挑战OLED电视 2021年,三星已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Neo QLED产品,这些电视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mini-LED背光、55英寸至85英寸显示屏尺寸、4K和8K分辨率、8000-30000 mini-LED 芯片作为背光源、500-2500个背光区域,1000000:1对比度和量子点技术(可实现高色彩饱和度)。这些功能使三星可以与OLED电视在高端市场上平等竞争,同时迅速提高了mini-LED背光电视的生存能力。 中国品牌以高性价比的产品抢占了市场份额,并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电视品牌TCL和小米已经在三星之前领先于mini-LED电视市场。特别是,TCL的中档6系列在240个背光区域中配备了3840个mini-LED芯片,并且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更大的改进。例如,TCL的75英寸、4K UHD 6系列电视的零售价与三星的同类产品相比,约低2000美元,这使TCL的产品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在提高性价比的基础上,TCL到2020年的mini-LED背光电视的年出货量将达到12万台。TrendForce预期,TCL高性价比产品,将在2021年继续推动MiniLED背光电视出货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