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被引10万次!21世纪高被引论文Top 10盘点》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1-02-21
  •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人类基因组DNA测序计划的完成,RNA干扰技术、干细胞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生物技术的诞生,极大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提供了重大技术支撑。

    而21世纪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科研合作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快速增长。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21世纪头20年被WOS数据库收录(SCIE论文)的全球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

    20年间,全球SCIE论文数量翻了1倍多,从2001年的1,269,209篇增长到2020年的2,899,247篇。

    20年累计发表4,2828,201篇SCIE论文,研究方向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工程、化学、药学与药理学、遗传学为主。

    载文超过10万篇的期刊包括PLOS ONE、FASEB Journal、Blood、Scientific Reports、Physical Review B和Circulation。

    20年中,中国累计载文已超过科技强国德国和日本,老牌欧罗巴科技强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仅次于美国而跃居全球第二位。

    加州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德州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宾夕法尼亚联邦高等教育系统、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位居全球发文量前10。

    截至2021年1月14日,2001~2020年间累计发表的42,828,201篇SCIE论文中,诞生了158,339篇ESI 1%高被引论文和3,593篇ESI 0.1%热点论文。

    看点来了,让我们一起领略2001~2020年全球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风采。

    1. Analysis of 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data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the 2(T)(-Delta Delta C) method

    该文由美国加州Applied Biosystems公司Kenneth J Livak和华盛顿州立大学Thomas D Schmittgen在2001年12月联袂发表于Methods,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812;截至2021年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99,660次。

    qPCR法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常用和最重要工具之一,而2-ΔΔCt法是用于qPCR相对基因表达的常用方法。该文主要阐述了2-ΔΔCt法的来源、假设和应用。

    2.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

    该文由德国哥廷根大学George M Sheldrick于2008年1月发表于Acta Crystallographica A Foundation and Advances,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1.96;截至1月14日,该文累计被引76,293次。

    开源软件SHELXL是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的最常用软件,本文主要对该软件的历史进行了概述。

    3. MEGA5: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using maximum likelihood, evolutionary distance, and maximum parsimony methods

    该文由德国哥廷根大学George M Sheldrick于2011年10月发表于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11.062;截至1月14日,该文累计被引67,187次。

    MEGA是一款系统进化分析及分子鉴定软件,主要功能是对核酸、蛋白质序列比对、序列分析和进化树作图等分析计算。

    4.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the PRISMA statement

    该文由加拿大渥太华大学David Moher、意大利摩德纳大学Alessandro Liberati、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研究所Jennifer Tetzlaff、英国牛津大学Douglas G. Altman和The PRISMA Group共同于2009年7月发表于PLOS Medicine,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11.062;截至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45,162次。

    PRISMA声明(meta分析报告标准)是进行meta分析时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报告规范,PRISMA声明旨在帮助作者改进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撰写和报告,该标准的制定对于改进和提高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报告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对27条PRISMA声明清单的内容进行了描述。

    5.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

    该文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Novoselov KS、Geim AK、Jiang D、Zhang Y、Grigorieva IV和俄罗斯微电子科技研究所Morozov SV、Dubonos SV、Firsov AA共同于2004年10月发表于Science,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41.846;截至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42,284次。

    该文为石墨烯实验制备的肇始之作,定义二维材料的文章;开创性实验制备了原子层厚度的碳膜,自此石墨烯现身江湖。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6. Random forests

    该文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Leo Breiman于2001年10月发表于Machine Learning,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2.672;截至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35,824次。

    随机森林指的是利用多棵树对样本进行训练并预测的一种分类器。在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是一个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并且其输出的类别是由个别树输出类别的众数而定。

    如今,随机森林作为新兴起的、高度灵活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市场营销到医疗保健保险,既可以用来做市场营销模拟的建模,统计客户来源、保留和流失,也可用来预测疾病风险和患者易感性。

    7. The status, quality, and expansion of the NIH full-length cDNA project: The Mammalian Gene Collection (MGC)

    该文由MGC Project Team于2004年10月发表于Genome Research,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11.093;截至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32,801次。

    哺乳动物基因图谱(The Mammalian Gene Collection,MGC)计划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实施的生产全长cDNA资源的一项新举措,该计划将向整个研究领城公开提供可查询的资源。

    MGC计划承担的任务包括文库的生产、测序和数据库建立与发展,以及服务于获得全套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全长ORF序列和表达基因克隆目标的对文库构建、测序和分析技术的支持。

    8.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该文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Douglas Hanahan和美国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Robert A Weinberg于2011年3月发表于Cell,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8.637;截至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30,929次。

    该综述系统介绍了2000~2010年间肿瘤学研究热点和进展(例如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并阐明了肿瘤细胞的10个基本特征,即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信号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

    9.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

    该文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David G Lowe于2004年11月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5.698;截至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30,302次。

    该文为计算机视觉算法SIFT的开山之作。

    10. Fast and accurate short read alignment with Burrows-Wheeler transform

    该文由英国维康基金桑格研究院Heng Li和Richard Durbin于2009年7月发表于Bioinformatics,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5.61;截至1月15日,该文累计被引29,346次。

    Burrows-Wheeler 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压缩技术中,也可称作块排序压缩。1994 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 DEC 系统研究中心,Michael Burrows 和 David Wheeler 发明了该算法,故称之为Burrows-Wheeler算法。

    该文率先将Burrows-Wheeler 算法应用到生物信息学领域,用于短序列比对。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见,若想获得高被引频次,并不一定要发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但一定是开创性工作。

    无论是重大发现,还是将已经发现的成果用于全新领域,必定会受到全球学界的广泛关注,自然就会收获高被引频次。

    20年间10篇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中,有6篇与生命科学相关联,着实体现了21世纪作为生命科学时代的特征性。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MxMTUzMw==&mid=2657130123&idx=1&sn=dd2cbea7f0eecdebce5b56cb41bfed14&chksm=8b107c49bc67f55f82fab1aec965d34d8e33f36ff36ffce12dd83a73873194934892f5245a47&mpshare=1&scene=23&srcid=0221lrmuRBplPk9d6iSIf2zt&sharer_sharetime=1613881944960&sharer_shareid=9e8fc1f0c4813654867c146bb6c9bb7e#rd
相关报告
  • 《2018盘点 | 10大看点回味半导体产业的砥砺前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15
    • 半导体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018年半导体产业在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的大背景下,前沿工艺、设计、装备、材料和工具持续突破,封测产业不断壮大,投资并购持续活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以每周一期的频次,对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动能和技术动态持续进行跟踪、梳理和分析。 值此新年伊始,产新君对2018年半导体产业逻辑和存储芯片制造、芯片设计、封测、分立器件、装备、材料和工具环节梳理出十大事件,并附以我们的洞察分析。敬请关注半导体产业的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中芯国际14nm良率达95%,2019Q2量产 中芯国际2018Q3营收8.5亿美元,净利润2660万美元,超出市场预期水平,更令人振奋的是中芯国际最新的14nm FinFET制程已接近研发完成阶段,其试产的良率已经达到95%,这也意味着2019年正式量产14nm的目标将会顺利实现。 【产新智库评论】从14nm的量产时间上来看,台积电、三星均已在2015年量产14nm/16nm制程,格芯、联电也于2017年量产14nm制程。显然,即使中芯国际14nm在2019年量产,但是仍落后竞争对手近2-4年的时间,这样的差距不可谓不小。要进一步缩小差距,就必须加快14nm的量产进度,同时加大下一代技术研发的投入。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产业政策推动下,2019-2021年将会在中国大陆新建20座以上晶圆厂,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行业产能将会迅速扩张,以满足5G、AI等新动能需求。 长江存储发布Xtacking 3D NAND存储芯片架构 2018年8月7日,长江存储在闪存技术峰会上推出其3D NAND架构——Xtacking。该技术首先在两个晶圆上独立加工存储单元和外围电路,然后通过VIA技术将存储单元和外围电路键合接通。Xtacking架构可以实现良好的I/O性能,更高的存储密度,以及更短的产品上市周期。 【产新智库评论】过去5年,全球存储产业以37%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而三星(韩)、SK海力士(韩)、美光(美)以合计95%的市占率垄断全球市场。我国存储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福建晋华集成电路公司被美商务部禁运,这给整个产业敲响了警钟,自主研发是必由之路。长江存储此举起到了表率。目前,闪存芯片技术朝着更快的I/O速度和更高的存储密度方向发展。长江存储的Xtacking架构在64层3D NAND芯片上可以实现3 Gbps的I/O接口速度,比三星最新的V-NAND快两倍。存储密度方面,其64层3D NAND芯片的存储密度仅比竞品96层NAND芯片低10~20%。Xtacking架构的技术创新无疑展现了我国存储产业发展新的希望。 华为推出昇腾系列AI芯片 2018年10月10日,华为在联接大会2018上发布了其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涵盖终端到云端,包括AI芯片、深度学习训练框架和应用的多层解决方案,其中AI芯片方案是覆盖终端、边缘和云端昇腾系列芯片,包括昇腾Nano、Tiny、Lite和Mini。Mini系列预计2019年推出昇腾310和昇腾910,分别用于边缘计算和云端。 【产新智库评论】2018年,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入AI芯片自研队伍,7月百度发布“昆仑”,9月阿里成立平头哥半导体,整合云端和终端芯片业务。华为此次更是大举进军AI芯片领域,产品覆盖云、边、端全链条,此举必将对AI芯片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家系统厂商,华为拥有行业最强的芯片研发能力,而芯片研发能力是推动产品智能化、提升成本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华为此举预计将带动更多系统厂商加入自研AI芯片队伍,特别是基于开源指令集的终端芯片。虽然华为AI芯片不对外销售,但此举可能加大AI芯片初创公司的产品差异化。 中国大陆封测三雄站稳25%市占率关卡 2018年第三季前十大专业封测厂产值较第二季度增长5.2%,达62亿美元。其中,前三名依旧是日月光(AES Group,35.1%)、安靠(Amkor,18.5%)、江苏长电(JCET,16.1%)。此外,中国大陆厂商通富微电(FFME,4.8%)和华天科技(TSHT,4.2%)分列第五名和第六名。 【产新智库评论】半导体封装测试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环节。与全球市场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相比,中国半导体封测以20%的年复合增长率遥遥领先,其中专业代工占国内一半以上市场份额。2019-2021年中国大陆新建晶圆厂将超过20个,连同邻近的封测厂,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新增产能的核心区域。中国半导体封测产业将走向美好的春天。 比亚迪发布自研IGBT 4.0产品 2018年12月10日,比亚迪在宁波举行“比亚迪核心技术解析会之IGBT电动中国芯”,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车规级IGBT 4.0技术。与当前市场主流的IGBT相比,该IGBT的电流输出能力高15%,同等工况下综合损耗降低了约20%,温度循环寿命高出10倍以上。 【产新智库评论】IGBT被业界誉为功率变流装置的“CPU”,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高铁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车规IGBT属于高端产品,Yole预计2017-2023年有望实现28%的年复合增长率。但是目前我国自给率很低,2018年还经历了“缺货潮”,交货周期从正常8-12周延长至最长52周。有着13年IGBT自研史的比亚迪,已相继掌握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组设计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电源及电控等环节的完整技术,前沿SiC功率器件2019年有望商用。这为我国IGBT产业发展打上一剂强心针。 中微半导体5nm刻蚀机将用于台积电芯片制造 2018年12月中旬,解放日报消息,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经台积电验证,性能优良,将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制程生产线。刻蚀机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装备之一,中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让中国制造跻身刻蚀机国际第一梯队。 【产新智库评论】2018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取得进展,国产核心设备中部分已经打入半导体制造高端产线。根据SEMI统计,中国新建产线设备国产化率为13%-15%,长江存储半导体设备订单公示名单中国大陆设备厂商有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盛美半导体、睿励科仪、沈阳拓荆等。未来三年内在中国大陆新建产线约20余条,这将会极大增加对于半导体设备的需求。面对家门口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仍需砥砺前行。 上海新昇大硅片通过华力微验证,月产能达10万片 2018年7月23日,上海新昇300mm大硅片正片通过了上海华力微电子的验证。三季度,上海新昇实现1.4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7.9%,首次实现了单季度盈利。11月,上海新昇月产能实现10万片,提前完成目标产能。 【产新智库评论】硅片占半导体材料市场30%左右的份额,是价值最高的半导体材料。和在芯片领域选择市场空间最大的存储器为突破对象,材料领域我国选择了硅片重点突破。当前全球300mm大硅片市场供不应求。上海新昇300mm大硅片实现量产,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公司已经被台积电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正在进行产品验证。 华大九天发布GPU-Turbo异构仿真系统 2018年10月29日,华大九天在南京发布了GPU-Turbo异构仿真系统Empyrean ALPS-GT等三大新品。ALPS-GT是全球首款异构仿真系统,采用了GPU-Turbo Smart Matrix Solver技术。第一个商用版可对大规模后仿真性能提升5-10倍,预计于2019年6月发布的第二个商用版本可对大规模后仿真性能提升10倍以上。 【产新智库评论】华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EDA龙头企业,全球拥有客户200多家,业务包括EDA电子设计自动化、Foundry工程服务、IP及设计服务。但是,全球EDA软件市场被三巨头——Synopsys(美)、Cadence(美)、Mentor(德)垄断,国内IC设计公司几乎100%采用国外产品。2018年9月,华大九天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领投的新一轮融资,相信这会极大地促进其EDA及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投资接近尾声 在2018年10月召开的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上,华芯投资战略发展部总经理丁伟对国家大基金一期投资做了介绍和总结。大基金一期共募资1387.2亿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大基金投资集成电路制造、封测、设计、设备和材料共56家企业,累计出资额超过1000亿。据介绍,大基金二期已经在募资中,将提高对设计企业的投资比例,并围绕国家战略和新兴行业进行投资规划。 【产新智库评论】国家大基金的设立源于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此举一改我国过去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研发奖励等传统补贴方式,以市场化投资的方式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大基金带动下,各地纷纷设立子基金,进一步放大了基金的助推效应。大基金的后续投资将进一步关注存储芯片制造、核心芯片设计和下游产业链,必将带动集成电路产业再上一个台阶。 闻泰科技“蛇吞象”,斥资250亿并购安世半导体 2018年11月,闻泰科技拟换股和现金的方式收购安世半导体79.97%的股权。安世半导体前身是恩智浦标准器件事业部,是半导体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标准分立器件全球市占率第一,逻辑器件仅次于德州仪器,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低压功率MOS仅次于英飞凌,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 【产新智库评论】闻泰是全球最大ODM厂商,安世是半导体器件IDM龙头,收购形成优势互补,上下游协同效应,打开下游消费电子 汽车市场。此次收购完成后,闻泰可将安世所生产的电子产品核心元器件引入到全球知名的手机等智能硬件品牌客户当中,帮助安世扩大消费电子市场份额。同时,闻泰有机会通过安世渠道获得欧美日韩客户,打开广阔的全球汽车电子、笔记本电脑和通信市场。未来闻泰有望基于自身技术以及对下游智能终端等应用的深刻理解,与安世晶片和封装技术上深度融合,开发4G/5G、物联网模组产品,实现产品价值升级。
  • 《Nature & Science2019年TOP10盘点》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1-19
    • 近日,世界顶尖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相继发布2019年重大科技突破、重要人物、重要新闻和2020年十大展望。 12月13日,Nature发布2019年十大杰出论文,代表十大科学进展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834-4 1.吃“鱼”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 2.亨廷顿舞蹈症潜在新药获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明神奇“小分子胶水” 3.马头鱼尾怪:海王星最小的新卫星 4.科学家可能找到了接近室温的超导体材料! 5.《自然》重磅发布基因编辑里程碑成果:有望治疗大部分遗传病! 6.全球变暖“脚步”加快?科学家发现格陵兰岛冰川下或有甲烷逃离 7.改写教科书!中美科学家发现父亲线粒体DNA也能够传递给子女 8.瑞士科学家用AI教会四足机器人ANYmal快速爬起 9.上海有机所董佳家《Nature》:源于“意外”的点击化学新突破 10.菲律宾吕宋岛发现全新古人类物种“吕宋人” 12月16日,Science发布2019年十大新闻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top-science-news-stories-2019-yir 1.黑洞的肖像 2.麻疹死灰复燃 3.气候行动 4.电子烟的危险 5.丹尼索瓦人的发现 6.临床试验中的CRISPR 7.量子霸权 8.遭遇火灾威胁的生物多样性 9.重返月球 10.新的抑郁症药物 12月17日,Nature发布2019十大科学人物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19-03749-0/index.html 1.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第一个发表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成人细胞进行编辑的临床试验结果的人; 2.美国物理学家 John Martinis,带领谷歌团队实现“量子霸权”; 3.美国神经科学家 Nenad Sestan,首次让死亡大脑“复活”; 4.巴西物理学家 Ricardo Galvão,指出亚马孙森林大火的真相; 5.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 Victoria Kaspi,用创新技术追踪快速射电暴; 6.阿根廷生态学家 Sandra Díaz,带头完成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 7.刚果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 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抗击埃博拉; 8.埃塞俄比亚古人类学家 Yohannes Haile-Selassie,关键发现改写人类演化谱系; 9.瑞典气候少女Greta Thunberg,推动公众关注气候科学; 10.澳大利亚生物伦理学家 Wendy Rogers,关注器官移植伦理问题。 12月20日,Science发布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 https://vis.sciencemag.org/breakthrough2019/ 1.第一张黑洞照片 2.致命的撞击 3.埃博拉患者的希望 4.与丹尼索瓦人面对面 5.实现量子霸权 6.填补生命“缺失环节” 7.最远天体的特写镜头 8.治疗囊性纤维化病 9.对抗营养不良 10.人工智能打扑克 12月20日,Nature发布2020年值得关注的科学活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910-9 1.火星计划 2.大天空 大数据 3.超级对撞梦想 4.合成酵母 5.气候任务 6.“人鼠”到来 7.美国大选 8.对Mozzie的反击(针对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一种新技术将进行测试) 9.新材料(超导体) 10.固体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