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USDA)经济研究局(ERS)2017年7月发布《全球粮食保障的进展与挑战》报告 ,使用ERS国际粮食保障和国际农业生产力的数据库、国际组织如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和世卫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以美国农业部年度国际粮食保障评估(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s,IFSA)跟踪调查的76个中、低收入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造成全球粮食保障问题的根源以及对策。并重点对粮食保障评估、农业生产力、粮食贸易、粮食保障网项目和营养工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粮食保障评估
高质量的数据和测量方法的改进对于评估基于证据开展的项目十分关键,如《全球粮食保障法》(Global Food Security Act,GFSA)的项目。研究人员如果要确认粮食无法得到保障的人口数量,就必须使用多项指标来衡量这一问题的4个方面——是否可获得、是否有获得的渠道、利用情况和稳定情况。可以采取的指标有:国家层面关于可获得性和渠道的指标、家庭层面关于渠道和利用情况的指标、物质层面关于营养和健康表现的措施、以及新的有关粮食保障的试验性措施。评估技术的选择决定着测量结果,目前也在重点提升技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二、农业生产力
研究对象中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的主食大部分来自于本国供给。过去几十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生产力和粮食收成的增加都极大地缓解了粮食保障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实现了较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粮食,大大促进了粮食保障。
通常来说,农业生产力提升越快,粮食无法得到保障的局面就能越能得到缓解。通过生产力研究和采纳推广技术、扩大市场准入和风险管理等工具,已经在许多国家获得了收益,并为促进粮食保障作出了贡献。
三、粮食贸易
有些国家由于气候、土地匮乏、水资源不足等因素,本国生产力有限,因此粮食进口就在缓解粮食保障问题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
有些国家对粮食进口有限制,因为他们担心进口粮食会对本国粮食生产和行业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外币储备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也是原因之一。但是长期来看,很大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找到了有效的粮食保障战略:在国际市场竞争产品和服务、向国际贸易敞开粮食市场的大门。
四、粮食保障安全网项目
从传统的粮食援助到提供有条件/无条件的现金补助等新方法,各国实施的粮食保障安全网项目不尽相同。
现金补助项目比传统方法投入更少、效益更好,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充足的粮食市场和管理能力来实行这一方法。不过,得益于信息技术、个人身份识别、银行业、移动电话等方面的进步,现金补助项目得到了极大推广,减少了市场失灵现象。而这些与收购、销售、储存商品相关的失灵现象在传统的实物项目中都有出现。
五、营养
营养是GFSA的主要关注点,即便粮食的可获得性和渠道问题都已有所改善,营养问题仍然是一大挑战。饮食多样化对促进营养至关重要,虽然人们的日常饮食确实已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或弱势亚群体来说并非如此,比如母亲和年幼的孩童。干净的水源和有效的卫生设施等一些非饮食因素同样是促进粮食利用和提升群体人口营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