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合液体的光学“纳米混合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5-12
  • 时不时地,科学家们需要控制在容器中混合液体的过程,容器太小了,最细的针甚至一根头发都放不进去。与此同时,控制分子在所谓的微反应器中的扩散速度,对于设计新药、进行生物实验,甚至进行快速疾病检测测试都是极其重要的。来自ITMO大学的科学家和他们来自捷克科学院的同事们提出利用光的能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

    如今,生物学家、化学家和药剂师广泛使用微反应器,这些反应器通常集成在微型化装置中,用于执行特定产品的化学合成的几个步骤,即所谓的“芯片上实验室”(lab-on-a-chip)平台。这些内部有小凹槽的微型容器的大小从几立方毫米到几立方厘米不等——不比火柴盒大。尽管如此,它们使进行血液分析、混合微量物质以创造高效药物以及对细胞进行实验成为可能。

    不过,与他们的操作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科学家对混合速度几乎没有控制,或者从科学的角度讲,对液体和试剂在这种芯片上的实验室里的扩散几乎没有控制。来自ITMO大学的科学家和他们来自捷克科学院的同事提出了一种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们决定使用所谓的辐射压力。

    早在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就做出了光可以对物体施加压力的假设。不久之后,俄罗斯科学家彼得·列别捷夫(Pyotr Lebedev)证明了这一点。然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力量是非常小的,在那个时候,没有人发现它的用途。如今,有一个被称为光机的科学领域专门研究这一现象。2018年,亚瑟·阿什金教授因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光被用来捕捉活细胞和移动物质的微小颗粒。现在我们发现同样的力也可以用来混合液体。

    性物质,反应不大。它也没有毒性。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设计,所以只有自旋力和辐射压力会影响纳米颗粒的其他部队不让他们被拉向天线(硅多维数据集,我们提到的),否则,粒子就会坚持下去。如果我们用普通的绿色激光照射系统,就可以观察到特定大小的金粒子的这种效应。我们曾考虑过使用其他金属,但以银为例,这样的效应只在紫外线波段观察到,虽然不太方便,但可能有助于提高某些光化学反应的效率。”

    Adria -anos Valero,研究作者

    顺便说一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混合液体,还可以用于对黄金纳米颗粒进行分类:如果科学家需要挑选某种特定大小的黄金颗粒,例如30纳米,用于实验。到今天为止,这个系统已经被完全计算出来了,并且已经有了一个理论模型。下一步是进行实验。

相关报告
  • 《混合Ag纳米线透明导电电极,随机定向和网格状的Ag纳米线网络》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9-19
    • 为了提高银纳米线(Ag NW)透明导电电极(TCEs)的电性能,应增加Ag NW网络的密度,以增加渗滤路径的数量。然而,由于透光率和电阻率之间的反比关系,在NW网络中,NW的光性能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变差。在此研究中,研究了一种由随机导向和网格状的NW网络组成的混合的NW电极。与随机导向的NW网络相比,混合动力NW电极显示出明显改善的单片电阻,并有轻微的下降。混合动力NW TCEs在弯曲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机械灵活性和可弯曲性,其弯曲半径为5毫米。此外,基于混合的NW电极的柔性透明薄膜加热器(TFHs)显示,在相同的输入电压下,基于随机导向的NW电极,其最高温度相对于TFHs的最高温度。 ——文章发布与2017年9月14日
  • 《超薄、透明且导电的混合纳米膜可使皮肤变成扬声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25
    • 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UNIST)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可将您的皮肤变成扬声器创新的可穿戴技术。 这一突破是由UNIST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的hyhyub Ko教授主持的。这项新技术的开发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帮助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的患者,该技术可以进一步用于各种潜在的应用领域,比如可穿戴物联网传感器和适形医疗设备。 在这项研究(该研究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中,其题目为《透明和导电纳米膜与皮肤可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银纳米线阵列正交》)中,研究小组开发了超薄、透明且导电的,由嵌入聚合物基体的正交银纳米线阵列组成的混合纳米膜。然后,他们将纳米膜以几乎可以连接到任何东西来发出声音的扬声器的形式展示出来。研究人员还推出了一款可以充当麦克风的类似的设备,该设备可以连接到智能手机和电脑,以解锁声控安全系统。 它的超薄、导电、透明的混合纳米膜可应用于制备可亲肤纳米扬声器和语音识别麦克风,其优异的透明性和共形接触能力使其在外观上不显突兀。 纳米膜(NMS)是具有纳米级厚度的薄壁分离层。聚合物纳米膜因其极强的柔韧性、超轻的重量和优异的粘接性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几乎可以直接依附到任何表面。然而,它们容易撕裂并且没有导电性。 研究小组通过将银纳米线网络嵌入到基于聚合物的纳米膜中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使得皮肤贴附和不可察觉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演示成为可能。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UNIST能源和化学工程博士项目的Saewon Kang说:“我们的超薄、透明和导电的混合纳米膜促进了与曲线和动态表面的共形接触,而不会产生任何裂纹或破裂。” 他补充说:“这些层能够检测出由声音对应的摩擦电压信号产生的声音和声音振动,可以进一步探索各种潜在应用,如声音输入/输出设备。” 研究小组使用混合纳米膜,制造出了皮肤可连接的纳米膜扬声器和麦克风,由于其出色的透明度和正形接触能力使得其在外观上不会显得突兀。这些可穿戴的扬声器和麦克风薄得像纸一样,但仍然能够传导声音信号。 Ko教授说:“我们研究的最大突破是开发厚度小于100纳米的超薄、透明和导电的混合纳米膜,纳米膜具有优异的光学、电气和机械性能使得能够展示皮肤可附着且难以察觉的扬声器和麦克风。” 皮肤贴附式纳米膜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周围空气的温度诱导振荡发出热声声音。当电流通过导体并产生热量时发生的周期性焦耳加热导致这些温度振荡。 作为一款可伸缩,透明且可贴皮的扬声器,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上图显示了(A)具有正交AgNW阵列的可贴皮肤的纳米膜扬声器和(B)可穿戴和透明的纳米膜麦克风的示意图 可穿戴式麦克风是一种传感器,将其连接到扬声器的颈部,甚至可以感知声带的振动。该传感器通过将由透明导电纳米纤维的振荡产生的摩擦力转换成电能来操作。对于麦克风的操作,将混合纳米膜插入具有微小图案的弹性膜之间,以基于与弹性膜接触产生的摩擦电压精确地检测声带的声音和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