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号”完成试航》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 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4-11-13
  • 近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出资建造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完成船舶试航,停靠在中国船舶广船国际造船码头。本次试航历时8天,共约200人参与,共完成了测速、操纵性、水下辐射噪声及信息化、智能化等30个大类的试验,试验结果全部达标,部分指标超出原设计目标。“探索三号”既可以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还可在夏季进行极区海域科学考察,将使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提升我国深海考古作业能力。“探索三号”计划于2025年初交船。


  • 原文来源:http://aoc.ouc.edu.cn/2024/1112/c13996a488770/page.htm
相关报告
  • 《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交付启航》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5-01-03
    • 12月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该船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出资建造,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自主研发设计并完成建造,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首艘具有覆盖全球深远海(含极区)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 “探索三号”船长约104米、排水量约10000吨,最大航速16节,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可破1.2米冰、加0.2米雪,续航力为15000海里、定员80人。经试航验证,该船航速、油耗、操纵性能、船舶舒适性、水下噪声和动力定位等重要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规范及规格书要求,水下噪声控制、智能化程度等均达国际领先水平。 在该船研制过程中,相关科研机构自主研制了全系列10多台(套)适应极区特殊环境的船载科考作业和探测设备,缩小了我国同极地强国在极地装备、设施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在该船建造过程中,广船国际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通过积极探索关键核心科考装备国产自主可控,推动国产化技术攻关。据介绍,“探索三号”搭载了中国船舶704所研制的国内最大水密科考月池系统装备、711所集成的电力推进系统、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制的多波束和水声通信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水声定位系统等国产化系统设备,实现了国内多个配套系统设备的首次应用。 自2022年12月正式立项以来,“探索三号”从设计、研制、建造、海试到交船,仅历时2年时间。项目参研参建单位超过100家,关键设备研制和集成单位近10家。在研建过程中,各研究机构、企业和高校等通过对关键核心技术集智攻关,突破了冰区船舶关键设计技术、冰载荷下高精动力定位控制技术、智能船舶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瓶颈。 据悉,“探索三号”既可以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还可在夏季进行极区海域科学考察,使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有效提升了我国深海考古作业能力。 责任编辑:陈可轩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试航》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12-31
    • 12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命名暨首次试航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装备研发迈出重要步伐。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李金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少康,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盛纪纲出席活动并致辞。 大洋钻探船是深海探测“国之重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总体装备和综合作业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船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15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建设,自2021年11月30日开工建造至今,如期完成船舶主体建造及配套工程建设。 “梦想”号总吨约33000、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000海里,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钻探能力,预计于2024年全面建成。该船将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提供重要装备保障,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有力支撑我国实施大洋钻探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升“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承载全体中华儿女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共同梦想,承载全球科学家“打穿莫霍面、进入上地幔”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的共同梦想,承载全人类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共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