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天然气将成最大单一能源来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12
  • 9月11日,DNV GL在伦敦正式发布《能源转型展望》报告,DNV GL表示,一场以技术驱动的能源转型正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推进,带来能源结构的快速去碳化,到2050年几乎一半的能源需求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这场转型得益于大幅下降的技术成本及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是如果缺少了政策的大胆干预,我们仍然远不能达到巴黎协议中的气候目标。这些是《能源转型展望》(ETO)报告第三版中的部分结论,鉴于DNV GL的独立性与技术能力,该报告已经成为预测能源未来方面备受各方尊重的声音。

    转型的速度体现在未来十年的一系列重大节点上。石油将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达到峰值、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本支出(CAPEX)将在2025年超过化石燃料的CAPEX、天然气将在2026年取代石油成为最大的单一能源,而到2030年即便全球GDP还在增长,但是生产的能源总量将开始下降。

    电气化将改变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到本世纪中叶,40%的最终能源需求将由电力满足(2017年仅为19%),其中63%来自太阳能光伏和风电发电。电气化也将对公路运输产生重大影响,到2032年全球销售的新车中有一半是电动车。电动引擎本身的效率意味着即便到2050年全球车辆数量增长75%,公路运输使用的能源量仍少于当前水平。

    “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我们期望的未来——包括满足巴黎协议设定的1.5°C升温目标。但到目前为止,为能源转型提供的支持过于分散。例如,德国、日本和中国对太阳能产业的支持对于能源结构的转型来说至关重要,而挪威和中国得益于政府支持,普及电动汽车的速度非常快。我们需要更广泛的政策来支持新兴技术,并持续提供积累期的支持,以加快能源转型”,DNV GL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表示。

    现有技术能满足巴黎协议目标,但推动更高能效、更多可再生能源以及工业规模的碳捕获和储存的政策必须到位。DNV GL提出了限制全球变暖的十大措施 。这些举措包括:每年在能源电网扩建和强化上投资1.5万亿美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产量增长8倍,到2030年为每年所需的5000万辆电动汽车生产电池的数量增长50倍等。而如果延续目前路径,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到本世纪中叶相比当前水平减少一半,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将升高2.4°C。

    能源转型的可承受性可进一步增强政策制定者的信心。目前,全球用于能源的开支占GDP的3.6%,但到2050年这一比重将下降至1.9%,主要得益于化石燃料开支的缩减、以及低价高效的电气化兴起带来的运营成本节省幅度将超过电网的较高CAPEX。这将体现在能耗强度的降低——即单位GDP所需的能源量——到2050年之前年均改善2.4%。未来,能耗强度的下降将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长,全球能源需求在2030年达到峰值——之后人类社会的用能开始减少。

相关报告
  • 《2034年起天然气将成为最大的单一能源来源》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8-20
    • 据DNV GL集团对能源转型的预测。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将增加, 截至2050年石油和天然气占世界能源的比例将由如今的53%降至44% 自2034年起, 天然气将成为最大的单一能源来源 挪威 gl集团发布了一份《能源转型展望》,预测了2050年前的全球能源结构。该展望预测, 由于能源效率的逐步提升, 全球能源需求将于2030年趋于平稳, 而后20年里稳步下降。截至2050年, 化石燃料在世界主要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81%降至52% 由于人们预计, 至2035年轻型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50%, 因此石油需求将在2022年达到顶峰。挪威 gl集团预计天然气将在2050年前成为最大的单一能源来源,且2035年会是化石燃料需求峰值期。 天然气将继续与可再生能源一同发挥关键作用, 帮助满足未来低碳能源需求。大型石油公司计划增加天然气在其储量中的份额;DNV GL集团预计截至2022年,随着业务组合脱碳的进行,天然气储量将加速转变。
  • 《天然气将成中美能源合作突破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9
    •   继中美就暂停贸易战达成共识,5月30日,美方经贸磋商工作团队抵京,与中方就具体落实中美双方联合声明共识展开磋商。   据了解,美国在谈判中要求中国从2018年6月开始至2020年底,至少削减2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逆差。同时美国明确这2000亿美元中,中国需要增加美国进口货物的比例。换句话说,美国不希望中国通过减少对美国出口来降低贸易逆差,而是增加对美国的进口。   在此背景下,早前就被认为颇具前景的中美天然气合作更被寄予厚望。“能源合作是中美贸易合作的重要方面,而天然气贸易将成为中美能源合作的重要突破口。”石油观察智库天然气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雪莲近日在石油观察夏季会上表示。   前景广阔   “美国目前还是石油进口国,虽然石油产量有所提升,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大规模出口。相比之下,天然气更有希望成为中美能源合作的突破口。”王雪莲进一步指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认为,进口美国天然气将是中美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会成为中国天然气的重要进口国之一,向中国输出的天然气量将呈快速上升趋势。”   专家认为,中美两国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互补性巨大。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9%。随着天然气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对外依存度将逐步攀高,考虑到能源安全问题,资源渠道多元化变得日趋重要。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爆发,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供给及出口呈显著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共计出口1253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同比增长367%。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到2020年,美国将超越马来西亚成为世界第三大LNG出口国,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卡塔尔。   刘毅军认为,“由于合作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今后中美能源合作向上游延伸会是常态。如果双方合作顺利,中国每年天然气进口量能达到100―20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在一条进口管道气量的1/3―2/3。”   “中美能源合作是共赢的,未来双方能源市场的互补性还将增强,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潜力也会进一步增加。美向中出口的天然气除在量上会增加外,在技术方面,美国先进的页岩气开发技术和经验对中国的天然气开发也有借鉴意义。”王雪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毅军进一步指出,“从美国角度看,中国是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美国能更好地获取话语权。对中国而言,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对于‘亚洲溢价’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落地可期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LNG151万吨,占天然气进口总量的2.25%。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两国签署了5个、共计超过1400亿美元的天然气项目,总额占到全部34个合作项目的一半以上。   其中包括,中国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和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签署的《页岩气产业链开发示范项目框架协议》,协议金额达837亿美元;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美国阿拉斯加州政府及阿拉斯加州天然气开发公司(AGDC)签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联合开发协议》,协议金额达430亿美元;中国石油与美国切尼尔能源公司签署《液化天然气长约购销备忘录》,协议金额达110亿美元;中国燃气集团和美国Delfin公司就进口LNG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协议金额达80亿美元,每年从Delfin公司购买LNG300万吨,为期15年;以及山东临淄中东石化公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天然气公司签署的20年100万吨天然气购销协议。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是5个项目中唯一一个地方民企参与的合作项目。   记者进一步获悉,中国石油与美国切尼尔能源公司已在今年2月份正式签署了长达20年的购销协议,根据协议,切尼尔能源公司每年将向中国石油提供120万吨LNG。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石油和切尼尔能源公司的合作项目能够落地,届时将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士气。此外,中国石化和阿拉斯加天然气公司签订的430亿美元合作协议,意味着中国石化不仅是买家,还是项目投资方。作为买家,中国石化可以获得稳定的LNG供应;作为项目投资方,也可以在项目运营中获取收益,这将使中美能源合作迈向新台阶。”王雪莲说。   仍存制约   2017年中国LNG进口量达500多亿方,中国LNG进口来源国主要为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美国只约占5.7%的份额。   记者获悉,中国能投和西弗吉尼亚签订的《页岩气产业链开发示范项目框架协议》,837亿美元的合同金额虽很可观,但目前也仅是框架协议,还没有可操作性的细节。“究竟何时落地,以怎样的形式落地,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   专家指出,虽然前景广阔,但中美天然气合作未来仍将面临价格、资源供应和出口终端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   从出口能力上看,美国出口天然气也只是起步阶段。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路易斯安那州的SabinePass和马里兰州的CovePoint投运后,使美国出口能力增至1亿方/天。   “美国增加天然气出口既有来自技术方面又有来自资源本身的风险。”刘毅军说,目前业内对美国页岩气能否持续稳定供应存在争议,且美国天然气基础设施格局最初目标并非面向出口,需要时间逐步完善,也需要有项目引导出口配套设施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两年,美国将有四个LNG出口终端设施项目投入运行。其中包括美国佐治亚州ElbaIslandLNG项目与路易斯安那州CameronLNG项目,将于2018年投入运营,以及德克萨斯州的FreeportLNG和CorpusChristiLNG项目,将于2019年投入运行。预计到2019年末,美国LNG出口能力将达到2.7亿方/天,约为2017年的3.2倍。此外,相较于澳大利亚,对中国而言,美国的天然气可能还不具备价格优势。因为澳大利亚是老牌LNG出口国,出口设施比美国发达,且到中国海运距离短。“另外,从合同上看,虽然去年卡塔尔的天然气并不便宜,但卡塔尔与中国签署的是长约,同时卡塔尔是世界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约占中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王雪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