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JAK抑制剂联合PD-1阻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2
  • 2024年6月21日,宾夕法尼亚大学Andy J. Minn、E. John Wherry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Combined JAK inhibition and PD-1 immun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的文章,探索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结合JAK抑制剂(JAKi)的延迟给药,提高了PD-1免疫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有可能克服对检查点阻断的耐药性并改善临床结果。

    在临床前小鼠模型中,检查点阻断开始后延迟给予JAKi改变了增殖的CD8 T细胞的组成,并增强了免疫疗法的疗效。这一发现为高PD-L1表达的转移性NSCLC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临床试验显示了有希望的结果,总有效率为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3.8个月。重要的是,一些最初对单独抗PD-1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在添加JAKi后表现出临床改善。

    对CD8 T细胞亚群的详细分析显示,JAK抑制调节增殖T细胞的组成。研究人员观察到JAK抑制后祖细胞样、效应记忆和耗竭的CD8 T细胞克隆型的协调变化。JAK抑制后的患者反应与表现出分化灵活特征的CD8 T细胞克隆型的扩增有关。作者发现,在抗PD-1治疗中加入JAKi与CD8 T细胞可塑性增加有关。这种增强的可塑性可以使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更加多样化和适应性更强,有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结果。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从联合治疗中受益。研究表明,对联合抗PD-1免疫疗法和JAK抑制无效与持续炎症有关。在无反应的患者中,IFN信号似乎对JAK抑制不敏感,导致晚期CD8 T细胞分化和治疗失败。这项研究为细胞因子信号传导、T细胞分化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通过靶向持续性IFN信号和慢性炎症的免疫抑制作用,JAK抑制可能增强检查点阻断免疫疗法在NSCLC和潜在的其他癌症类型中的疗效。

    该研究的发现为改善癌症免疫疗法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强调了考虑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信号的时间方面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可能侧重于优化JAK抑制策略,识别用于患者选择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并在其他癌症类型和治疗环境中探索这种方法。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f1329
相关报告
  • 《Science | JAK抑制剂联合免疫疗法治疗霍奇金淋巴瘤》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2
    • 2024年6月21日,斯克利普斯研究所John R. Teijaro、明尼苏达大学Veronika Bachanov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JAK inhibition enhances 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odgkin lymphoma的文章,示了一种使用JAK抑制剂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临床前模型和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将JAK抑制剂ruxolitinib与检查点阻断免疫疗法相结合可显著改善疗效。 该团队的调查始于高通量筛选,确定JAK抑制剂是慢性病毒感染模型中T细胞功能衰竭的有力救星。以ruxolitinib为研究对象,他们发现ruxolitinib在不影响病毒控制的情况下增加了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这种意想不到的免疫增强效应促使作者对癌症模型进行了探索。 在结肠癌和肺癌等小鼠肿瘤模型中,ruxolitinib与检查点抑制剂协同作用,显著改善肿瘤控制。令人惊讶的是,ruxolitinib增加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并增强了其激活状态。研究人员发现,ruxolitinib正在将髓系细胞从免疫抑制表型重新编程为免疫刺激表型。MDSC显示出抑制基因的表达减少和MHC-II的增加,表明抗原呈递能力提高。深入研究后,研究小组发现ruxolitinib的作用超出了肿瘤微环境。在骨髓和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抑制基因程序中表现出类似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下调的基因是G-CSF的靶点,而G-CSF是MDSC发展中的关键细胞因子。这表明ruxolitinib可以通过抑制G-CSF和相关细胞因子下游过度的JAK-STAT信号传导来防止抑制性编程。 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临床,研究人员对先前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了一项将ruxolitinib与PD-1抑制剂nivolumab联合的I期试验。结果令人震惊——53%的患者有反应,31.5%的患者完全缓解。考虑到患者群体经过大量预处理后的难治性,这些结果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对患者样本的相关研究显示,ruxolitinib治疗显著降低了循环MDSC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反映了临床前的发现。重要的是,有反应的患者显示出CD163和S100A8/9等抑制性髓系标志物的下降幅度更大。即使在nivolumab治疗后,这些变化的持续性也表明ruxolitinib诱导了持久的髓系重编程。 这项研究挑战了JAK抑制剂作为纯免疫抑制剂的传统观点。相反,当与检查点阻断相结合时,作者揭示了它们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潜力。通过对髓系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并保留淋巴细胞功能,JAK抑制提供了一种克服免疫疗法耐药性的新策略。随着我们继续解开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这项工作展示了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已知药物如何能够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 《PD-1能否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PD-1/PD-L1抑制剂分析》

    • 来源专题:广东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路线图信息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9-08-28
    • 8月20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外正式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正式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常规准入部分的药品名单。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在调出药品方面,共调出150个品种。除了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外,总共调出了79个品种。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的药品目录经专家论证全部调出。在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同时,此次医保目录共确定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独家产品,而前三批谈判成功药数量总和仅为56个。 在尚未敲定的新的谈判准入药品目录中,抗癌药PD-1/PD-L1能否入选国家医保目录,目前仍留下悬念,业界处于高度关注状态。按照国家医保局前期发布的《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9-10月将是发布谈判准入目录阶段。对于PD-1/PD-L1是否应该纳入医保目录,业界存在不小争议:如果纳入,可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但纳入后高价药可能会占用更多的医保资金,药物滥用也是疑虑之一。争议归争议,企业还是正在积极准备参加国家医保目录新一轮的谈判准入。 下文对国内PD-1/PD-L1抑制剂进行分析。 PD-1/PD-L1 PD-1全称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英文名字为programmeddeath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是一个268氨基酸残基的膜蛋白。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PD-L1全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英文名为Programmedcelldeath1ligand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当它与PD-1结合时,就会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肿瘤细胞快速增长。貌似有点抽象哈,啥也不说,上图! image.png 上图中左边的就是我们人体内的“卫士”T细胞,右边的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肿瘤细胞。正常来说,T细胞会识别肿瘤细胞然后进行杀伤攻击,但是肿瘤细胞上的PD-L1蛋白会让这一机制中断。可以看到,T细胞上的PD-1蛋白会和肿瘤细胞上的PD-L1结合,从而提供抑制性信号,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至于肿瘤细胞会肆无忌惮的快速增长。 PD-1/PD-L1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是用来阻止PD-1和PD-L1结合的免疫哨点单抗药物。 image.png PD-1抑制剂与PD-1蛋白结合,从而使得肿瘤细胞无法与T细胞结合,这样T细胞就重获新生,重新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攻击。同理,PD-L1抑制剂也会和PD-L1蛋白进行结合,让T细胞重新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攻击,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 PD-1/PD-L1抑制剂的优势 PD-1/PD-L1抑制治疗是通过解除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新型免疫疗法。PD-1/PD-L1抑制剂的诞生,为肿瘤医学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跨越:它实现了横跨多个癌种的突破性进展,部分晚期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可以说在现代抗肿瘤的拉锯战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医学研究者们甚至断定,免疫治疗将会是未来攻克癌症的主要方向。现对PD-1/PD-L1免疫疗法、传统化疗、小分子靶向治疗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据药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14日,全球在研PD-1/PD-L1抑制剂有39个,其中在国内进行注册申报的有20个,上市的有6个,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单抗注射液和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美国默沙东药厂推出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和苏州众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国内上市的6个药品适应症批准情况如下:纳武单抗用于(1)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作为单一药物或与ipilimumab联合治疗,(2)有转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用基于铂化疗或后有转移患者的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用于:经一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用于:(1)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渐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2)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PD-1/PD-L1抑制剂价格对比 据悉,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欧狄沃)、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可瑞达)国、纳武单抗(OPDIVO)、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国内上市价格比起美国、欧洲和香港都要低很多。 image.png 笔者的话 近年来,药监局先后推出的MAH制度,生物类似药的申报指南、优先审评、医保改革等政策,加快了生物制品的注册申报。目前国内各大企业对PD-1/PD-L1抑制剂这块大饼都“虎视眈眈”,信达生物、中山康方生物、上海恒瑞等知名企业研发的产品都处于临床阶段,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各自的产品会相继在国内外上市,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而言,肿瘤的治疗又会多一些选择,人类的健康之路将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