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 固体可调谐激光器的性能提升及应用拓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胡思思
  • 发布时间:2025-02-14
  • 可调谐激光器,顾名思义,是指输出波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的激光器。区别于光学参量振荡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OPO)等频率变换技术,在不考虑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可调谐激光器一般是通过选频技术在增益介质较宽的增益带内实现输出波长的连续改变。相比于OPO,可调谐激光器在输出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缺点主要在于较为严重的热效应以及固定且带宽有限的激光增益带。由于介质固有增益带的存在,可调谐激光器不仅难以实现增益带以外的激光输出,而且即使是在增益带以内,较为明显的带内增益差异同样使得可调谐激光器难以在边带区域实现高效运转,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波长调谐方面的优势。因此,实现可调谐激光器在低增益波段的高效率运转,提高其低增益波段的输出性能,这无疑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

    利用高效SRS过程实现钛宝石激光器长波低增益区输出性能改善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姚建铨院士团队展示了一种利用高阶非线性频率变换过程,实现固体可调谐激光器长波低增益波段性能改善的方法。以钛宝石激光器作为载体,通过高效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过程将钛宝石激光器的高增益波段频移至长波低增益波段,实现了钛宝石拉曼光在钛宝石激光器低增益波段的高性能输出。利用SRS过程将钛宝石激光器的高增益波段频移至长波低增益波段,实现了钛宝石拉曼光在钛宝石激光器低增益波段的高性能输出。当钛宝石基频光的波长在870-930 nm范围内调谐时,获得了大于2.5 W的930-1000 nm一阶斯托克斯光(Stokes)输出,其输出功率远高于钛宝石激光器直接产生该波段的输出功率。在42.1 W的532 nm最大泵浦功率下,获得了3.24 W的960 nm一阶Stokes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7.7%。对应线宽为1 nm,脉冲宽度为5 ns,光束质量1.39。此外,在钛宝石固体拉曼激光器中首次观察到了一阶及二阶Stokes光的自锁模调制现象。

    930-1000 nm高性能钛宝石内腔拉曼激光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实验采用高重频532 nm脉冲绿光泵浦钛宝石激光器,利用双端泵浦及对称平平腔结构对激光器进行有效热管理,提高泵浦上限。在获得良好的钛宝石激光输出后,通过在激光器内插入拉曼晶体及45°反射镜,搭建基于复合腔结构的内腔拉曼激光器。通过合理的谐振腔设计确保钛宝石激光与其Stokes光产生良好的模式匹配,以实现高效率的Stokes光振荡。

    可调谐激光器,顾名思义,是指输出波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的激光器。区别于光学参量振荡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OPO)等频率变换技术,在不考虑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可调谐激光器一般是通过选频技术在增益介质较宽的增益带内实现输出波长的连续改变。相比于OPO,可调谐激光器在输出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缺点主要在于较为严重的热效应以及固定且带宽有限的激光增益带。由于介质固有增益带的存在,可调谐激光器不仅难以实现增益带以外的激光输出,而且即使是在增益带以内,较为明显的带内增益差异同样使得可调谐激光器难以在边带区域实现高效运转,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波长调谐方面的优势。因此,实现可调谐激光器在低增益波段的高效率运转,提高其低增益波段的输出性能,这无疑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

    利用高效SRS过程实现钛宝石激光器长波低增益区输出性能改善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姚建铨院士团队展示了一种利用高阶非线性频率变换过程,实现固体可调谐激光器长波低增益波段性能改善的方法。以钛宝石激光器作为载体,通过高效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过程将钛宝石激光器的高增益波段频移至长波低增益波段,实现了钛宝石拉曼光在钛宝石激光器低增益波段的高性能输出。利用SRS过程将钛宝石激光器的高增益波段频移至长波低增益波段,实现了钛宝石拉曼光在钛宝石激光器低增益波段的高性能输出。当钛宝石基频光的波长在870-930 nm范围内调谐时,获得了大于2.5 W的930-1000 nm一阶斯托克斯光(Stokes)输出,其输出功率远高于钛宝石激光器直接产生该波段的输出功率。在42.1 W的532 nm最大泵浦功率下,获得了3.24 W的960 nm一阶Stokes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7.7%。对应线宽为1 nm,脉冲宽度为5 ns,光束质量1.39。此外,在钛宝石固体拉曼激光器中首次观察到了一阶及二阶Stokes光的自锁模调制现象。

    930-1000 nm高性能钛宝石内腔拉曼激光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实验采用高重频532 nm脉冲绿光泵浦钛宝石激光器,利用双端泵浦及对称平平腔结构对激光器进行有效热管理,提高泵浦上限。在获得良好的钛宝石激光输出后,通过在激光器内插入拉曼晶体及45°反射镜,搭建基于复合腔结构的内腔拉曼激光器。通过合理的谐振腔设计确保钛宝石激光与其Stokes光产生良好的模式匹配,以实现高效率的Stokes光振荡。

    图1 930-1000 nm高性能钛宝石内腔拉曼激光器实验装置图

    图2 (a)一阶Stokes及二阶Stokes光的功率曲线;(b)一阶Stokes光功率稳定性;(c)一阶Stokes光束质量;(d)二阶Stokes光束质量

    固定钛宝石激光器振荡波长为894 nm,当泵浦功率为42.1 W时得到了最高为3.24 W的960 nm一阶Stokes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7.7%,一小时的功率稳定度RMS为1.08%,光束质量M2为1.39。由于输出镜的镀膜没有特殊设计,实验中有0.39 W的1036.5 nm二阶Stokes光伴随产生。

    图3 (a)一阶Stokes脉冲(3.24 W);(b)二阶Stokes脉冲(0.39 W);(c)一阶Stokes脉冲(近阈值)的自锁模调制

    实验中观察到一阶和二阶Stokes光脉冲均存在自锁模调制现象。相比于一阶Stokes光,二阶Stokes光脉冲的锁模调制深度更好,且二阶Stokes光脉冲的产生将会严重影响一阶Stokes光脉冲的调制深度。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钛宝石固体拉曼激光器中观察到了一阶及二阶Stokes光的自锁模调制现象。

    图4 一阶stokes光与钛宝石激光器在900-1000 nm最大输出功率的对比

    通过钛宝石振荡光波长的调谐,可以实现最大输出功率大于2.5 W的900-1000 nm一阶Stokes光输出(红色线)。其中,一阶Stokes光在920-1000 nm波段的输出功率远高于钛宝石激光器直接产生该波段的输出功率(绿色线),且一阶Stokes光在1000 nm处的最大输出功率相比于其他波长未有明显降低。通过优化腔镜镀膜,一阶Stokes光的波长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对应的二阶Stokes光的波长也可以延伸到钛宝石激光器的发射光谱之外,为钛宝石激光器的波长扩展提供一种新的潜在可能。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展示了一种利用高效受激拉曼散射过程,实现钛宝石激光器长波低增益区输出性能改善的方法。研究结果充分表明,相比于钛宝石激光器,钛宝石拉曼光具有更好输出性能,完全有望替代钛宝石激光器在930-1180 nm长波低增益波段实现高性能的可调谐激光输出。该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固体可调谐激光器性能提升的新思路,同时为固体可调谐激光器的应用拓展奠定了基础,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原文来源:https://www.researching.cn/articles/OJ20ef3eb8574237a4
相关报告
  • 《突破 | 日本研制出世界首个可调谐波长蓝光半导体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胡思思
    • 发布时间:2024-11-27
    • 近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世界上首个紧凑型、可调波长的蓝光半导体激光器,这一突破性进展为远紫外光技术铺平了道路,并为病毒灭活和细菌消毒等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巨大潜力。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应用物理学快报》(Applied Physics Express)期刊上。 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团队此前已经证明了使用铝氮化物制成的横向准相位匹配装置以及包含SrB4O7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垂直微腔波长转换装置,可以在230 nm以下波长产生远紫外二次谐波(SHG)。 通常,这些先进的装置需要大型、昂贵的超短脉冲激光作为激发源。然而,实现实用的远紫外光源需要一个波长约为460 nm的蓝光半导体激光器。 蓝色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最初是为蓝光技术设计的,现已扩展到铜和金等金属材料的加工,有望在下一代激光显示技术中得到应用。然而,这些蓝光激光器的的振荡波长通常是多重的。 高效波长转换器件具有非常窄的波长接收带宽,使单波长激光器成为理想的激发源。此外,精确的波长控制和可调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已经报道了几种具有粗周期性结构的单波长蓝光激光器,但没有一种能实现可调谐波长控制。 该研究团队的首席作者Kusui Taisei解释道:“我们的可调谐波长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在405 nm波段振荡,但其结构也可以轻松调整至460 nm,结合我们新的波长转换装置,这款激光器能够创造出一个紧凑、实用的远紫外光源,适合在室内环境中持续使用,有效地进行灭菌和消毒。” 凭借其紧凑的设计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项技术可无缝集成到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中,为家庭环境提供更加健康和安全的生活条件,并为公共卫生带来广泛的益处。 图1.(a)具有周期性开槽结构的可调谐单模激光器示意图;(b) 开槽通道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2.制造过程。(a) p电极和蚀刻掩模的形成。(b) 有源通道和开槽通道的形成。(c) 开槽通道的 SEM 图像。(d) 绝缘层的沉积和光刻胶开孔。(e) 绝缘体层开口。(f) 金属化和刻面涂层
  • 《芯片大小的激光器或将取代光纤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6-26
    • 近日,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芯片集成的掺铒波导激光器,这一新型激光器的性能接近光纤激光器的性能,结合了可调谐性和芯片级光子集成的实用性。 众所周知,光纤激光器使用掺杂稀土元素的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因此与二氧化碳等气体激光器相比具备了高光束质量、高功率、高效率、尺寸小以及光纤输出与柔性加工平台的无缝融合等优势。 而为了满足对芯片级光纤激光器的需求,研究人员转向铒作为增益介质。铒基光纤激光器满足保持高相干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而特别有前景。但长期以来,由于难以保持其特有的高性能,铒基光纤激光器小型化一直难以实现。 为此,研究人员首先基于超低损耗氮化硅光子集成电路构建了一米长的片上光腔。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子学和量子测量实验室的研究员Yang Liu认为:尽管芯片尺寸紧凑,但我们能够将激光腔设计为米级长度,这要归功于这些微环谐振器的集成,这些谐振器有效地扩展了光路,而无需物理放大器件。 重大突破!芯片大小的激光器或将取代光纤激光器? 然后,该团队在电路中植入了高浓度的铒离子,以选择性地产生激光所需的有源增益介质。最后,他们将电路与III-V族半导体泵浦激光器集成在一起,以激发铒离子,使它们能够发光并产生激光束。 为了改进激光器的性能并实现精确的波长控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创新的腔内设计,其特点是基于微环的游标滤光片,这是一种可以选择特定频率光的滤光片,以提高激光器的性能并实现精确的波长控制。 该滤光片允许在C波段和L波段内对40 nm的激光波长进行动态调谐,这在调谐和低光谱杂散指标方面都超过了传统的光纤激光器,同时保持与当前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兼容性。该设计支持稳定的单模激光,固有线宽为50Hz。 芯片级铒基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超过10 mW,侧模抑制比大于70 dB,性能优于许多传统激光器。其窄线宽使其能够发出纯净而稳定的光,非常适合传感、陀螺仪、激光雷达和光学频率计量等相干应用。 将铒光纤激光器缩小并整合到芯片级设备中可以使其变得更加经济实惠,为消费电子、医疗诊断和电信领域高度集成的移动系统开辟新的应用。它还可以缩小其他几个应用中的光学技术,包括激光雷达、微波光子学、光频率合成和自由空间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