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商业化的Bt作物是cry基因在35S启动子下表达,在整个植物机体中诱导强基因表达。然而,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靶向表达更为重要,因为公众可能会接受“低侵入性”的转基因表达。研究人员通过在损伤诱导启动子AoPR1下安插cry1Ac基因开发出植物表达结构,限制Bt基因在被昆虫咬伤的植物部位进行表达,并将其与cry1Ac基因受35S启动子控制的方式进行比较。四种土耳其棉花品种利用植物表达结构通过根癌农杆菌菌株GV2260进行转化。使用浓度为5毫克每升的草胺磷筛选初级转化株。研究人员对初级转化株进行了转基因存在和表达标准分子技术的分析。转化株显示出甜菜夜蛾和灰翅夜蛾显著性死亡率。结果还显示T1转基因植物的机械损伤能有效诱导cry1Ac蛋白质表达,在后损伤期cry1Ac蛋白质积累水平提高。我们得出结论:利用损伤诱导启动子驱动杀虫基因是重要的抗虫管理策略,启动子活动限制在植物被昆虫咬伤的部位。在没有创伤的植物器官、种子、作物秸秆、棉产品和副产品中没有Bt毒素积累,因此最小程度涉及食品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