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颜宁西湖大学问答全记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6-24
  •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颜宁西湖大学问答全记录. . 传说中的爱丽丝来了,姓“颜”名“宁”。 她的履历无需赘述,可我们还是忍不住再唠叨一次: 未满30岁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 2017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2019年在睡梦中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6月20日,一身宝蓝色长裙的颜宁走进西湖大学云栖校区5号楼301。这是她早就计划好的行程,专程来和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PI们“聊聊天”。 聊什么?聊学生、聊经费、聊科研方向、聊实验室恋情,啥都行!这个率真的女子有问必答,妙语连珠,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在科研上“打怪升级”的全部经验,也让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她的人生信条:遵从内心,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关于“青椒”的成长之路 问:刚组建实验室时,应该避免走哪些弯路? 颜宁:记得当时我回清华建实验室经历了“豪气万丈”“怒气冲天”“心平气和”几个阶段。从博士后变成PI,又是回母校,是事业的真正开始,无数的idea在脑中,豪气万丈,磨拳霍霍,恨不得一天一个样地出成绩。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总要给你捣捣乱。一间空荡荡的屋子,连bench都没有,再加几个连PCR都不明白的小朋友,回国前流畅的实验节奏被完全打乱,有力气没处使的感觉让我每天都在抓狂中。印象中,回清华的第一年是我人生中最暴躁的一年。 后来,差不多半年过去了,实验室该买的仪器有了,该建的冷室能制冷了,学生该犯的错误也都犯的七七八八了,E.coli 每天该染的phage也都染过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实验进展变得每天都看得见了!于是,终于进入了心平气和的阶段。 所以,想预警一下新建实验室的同事们:如果你觉得很烦闷,压力很大,千万不要因此有了次生压力。这个经历想必很多初建实验室的人都会有,但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一年总会过去。 问:对于备课、上课,你是什么样的心态? 颜宁:狠狠地抱怨,然后认真地备课,上完课后再感叹一句“真好玩啊”。记得我之前在清华讲生化课,我生化其实是很厉害的,印象里似乎是拿到过94分、96分的成绩,但在讲课的时候,我竟然发现自己在很多地方并没有真正明白。因为作为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是完全不一样的,讲课要有逻辑,要讲清楚前因后果,1个小时的课,我经常要花费1天去备课。 但我很喜欢讲课,这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我自己也受益很多。在清华的时候,我曾经一周讲过7个小时的课,这其实对口才和体力都是很好的锻炼。我现在讲起来科学史,能够做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又有意识控制时间,这都得益于之前上课的积累。 问:开会很耗时间,对年轻PI来说,去还是不去? 颜宁:作为年轻PI,你一定要去参加学术会议。我从回国第一天,我的目标就是国际的标准,科学家要在国际舞台上比拼。在学术界,你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很没有存在感的人,不能是“小透明”。通过学术会议,你可以让别人看到你的脸,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了解你的研究,你也可以借此把自己的学术圈扩大,还能去了解学术前沿进展。科学家切忌偏居一隅。 问:西湖大学是一所崭新的学校,PI是否需要经常参与到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该如何分配时间? 颜宁:我分享一下当年我是怎么做的,我是一个非常闲云野鹤的人,我很不愿意做行政,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承担一点public service。我的建议是对于新PI,最初三年一般是有豁免权的,一定要充分利用这几年,打好稳固的实验室基础。我是在2010年才开始承担研究生培养这一公共服务的,做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毕竟你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去搭建构架和建立规则,这对你也是一种训练。当然,研究生培养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尽管如此,5年以后,我觉得公共服务挺对得起学校和大家了,就辞去相关职务了。 问:面对太多的邮件和信息应该如何处理?如何拒绝别人的一些邀请? 颜宁:现在邮件、微信太多了,如果你不有意识地控制,杂事无穷无尽。一定要勇敢地说NO,对我而言,平时饭局什么的,基本能逃就逃。我的手机很多时候根本不在身边,E-mail不回也是常态。当然,这好像有点没礼貌,我自己都觉得太不够nice。然而,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总要有所取舍,就这么简单。只要让别人知道这是你的一贯风格,你不是因人而异,最终大家也就都谅解了。不过呢,与学术相关的,比如别人对你论文的问题、找你要论文中提到的质粒等实验材料,一定要尽快回复,这是学术规范。 说到时间的管理,有个得力的lab manager非常重要。很多好的scholar,未必是好的manager。术业有专攻,一个得力、值得信赖的lab manager能给你省出大把的时间。其实就是一句话,把时间、精力、资源尽可能地投入到research中去。 关于和学生的相处之道 问: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 颜宁:与其批评人,不如表扬人,你要激发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我向施一公老师学来的。当我在施老师实验室做博士时,他整天在我面前夸另一个学生胡敏,胡敏来自复旦,和我同时进实验室。当毕业的时候,胡敏对我说:“颜宁你带给我压力太大了,一公经常在我面前夸你!”我就释然了,原来这是他的“激将法”。 在我们实验室内,大家基本上是团队分组合作,但同一年级的人不要在一个课题上,一般都是老带新,也可以保证课题的延续性,老生毕业了,新生也成长了,课题后继有人。但这个过程中,你要注意,有时候个别老生可能会“欺负”新生,比如让新生只做粗重的工作,这时候你要站出来干预。 问:当我给学生比较多自由的时候,我会很生气;但我管太多的时候,学生又很生气。应该如何在这其中找到平衡? 颜宁:这个其实是如何处理Hands on和Hands off的关系。在初期的时候你一定要“Hands on”,施老师说过的前三年我们要做super postdoc就让我很收益。不论学生有多聪明、多用功,经验教训总是比不上你的。学生自己磕磕绊绊地折腾半天,也许你和他一起工作几分钟就帮他绕开了陷阱。我总是喜欢给学生讲我知道的容易犯的错误,告诉他们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小窍门。实验室内的第一批学生我都是手把手地带和教,在写第一篇论文之前,我的几乎所有时间都是泡在实验室里面,和他们一起干活,关注细节,把好的科研习惯教给他们,避免他们走弯路。第一批成长起来后,第二批会由第一批带。当实验室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时候,你再“Hands off”。

相关报告
  • 《神秘的土星卫星泰坦的大气烟雾 一组科学家发现了泰坦独一无二的化学物质中“缺失的一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0-09
    • 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在我们太阳系的所有卫星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稠密且富含氮的大气中也含有碳氢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而这种丰富的化学混合物形成背后的故事一直是一些科学争论的源头。 现在,涉及化学科学的科学家研究协作部门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一种低温化学机制,可能驱动multiple-ringed分子——前体的形成更复杂的化学现在发现在月球的brown-orange霾层。 这项研究由夏威夷大学的拉尔夫·凯泽(Ralf Kaiser)共同领导,发表在10月8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杂志上。该研究与科学理论相悖,该理论认为,高温反应机制需要产生卫星任务在泰坦大气中观测到的化学组成。 研究小组还包括伯克利实验室、夏威夷大学马诺亚分校、俄罗斯萨马拉大学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其他研究人员。研究小组在伯克利实验室的高级光源(ALS)上进行了真空紫外光实验,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和建模工作,演示了有助于泰坦现代大气化学的化学反应。 伯克利实验室化学科学部的科学家、ALS研究项目的联合负责人穆萨希德艾哈迈德(Musahid Ahmed)说:“我们提供了人们从未想到过的低温反应途径的证据。”“这导致了泰坦化学中一个缺失的环节。” 他解释说,土卫六可能会为包括地球在内的其他卫星和行星上复杂化学物质的发展提供线索。“人们用泰坦来思考‘生命起源前’的地球——那时氮在早期的地球大气中更为普遍。” 苯是一种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六碳单环的分子结构,在泰坦上已经被发现,它被认为是更大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的基石,这些分子具有两环和三环的结构,进而形成了其他碳氢化合物和气溶胶颗粒,构成了泰坦的大气。这些多环烃分子被称为多环芳烃(PAHs)。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两种短寿命的两环多环芳烃——萘基自由基(C10H7)和乙烯基乙炔(C4H4)——混合在ALS上,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三环多环芳烃。这两种用来驱动反应的化学物质都是根据已知的泰坦大气的化学组成推断出存在于泰坦上的。 ALS实验将反应的最终产物从一个小反应室喷射出来。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被称为反射电子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探测器来测量两种气体反应产生的分子碎片的质量。这些测量结果提供了三环多环芳烃(菲和蒽)化学成分的详细资料。 虽然ALS实验使用化学反应器来模拟化学反应,并使用真空紫外光来检测反应产物,但支持计算和模拟表明,ALS实验中形成的化学物质不需要高温。 Kaiser说,多环芳烃和ALS研究所研究的化学物质一样,它们的特性使得它们在深空中特别难以识别。“事实上,在星际介质的气相中没有一个单独的多环芳烃被探测到,”星际介质是填满恒星间空间的物质。 他补充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多环芳烃的传播范围比预期的要广,因为它们不需要碳恒星周围的高温。我们所探索的这种机制被预测是多功能的,并有望导致更复杂的多环芳烃的形成。 因为多环芳烃是前体形成分子云——所谓的“分子工厂”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包括我们知道的生命的前体——“这可能开放理论和新模型的含碳材料在外层空间和丰富大气层太阳系行星及其卫星的发展和产生,”他说。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的化学教授、该研究的共同负责人亚历山大m梅贝尔(Alexander M. Mebel)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这些反应物可以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 “我们的计算揭示了反应机制,”Mebel说。“我们证明了你不需要任何能量来驱动环烷和乙烯乙炔的反应,所以即使在泰坦上的低温和低压大气条件下,反应也应该是有效的。” 这项研究的关键是对混合气体的反应堆电池进行详细建模。 Mebel指出,对反应堆内部能量的建模和气体流动动力学的模拟有助于监测反应堆内部的反应进程,并允许研究人员将理论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紧密结合。 这项建模工作是由萨马拉大学的研究小组领导的,它帮助预测反应中产生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是基于初始气体和加热室的温度和压力,在加热室中气体被混合并与真空紫外束撞击。 “通过将这个模型与实验进行比较,对这个模型的验证也有助于预测反应在不同条件下会如何进行——从泰坦的大气层到地球上燃烧的火焰。” 凯瑟说,继续研究的一个目标是,揭示即使在极端环境中,具有与DNA和RNA相似结构的含碳化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细节。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8日
  • 《在南非发现的海洋化石是独一无二的,这要归功于其非同寻常的保存方式》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5-06
    • 25年前在南非被发现的一种化石生物终于有了正式名称。这种名为Keurbos susanae的小型、分节的类似甲壳类的生物化石,距今已有4.44亿年历史。它属于节肢动物门,该门类占当今已知物种的84%,包括昆虫、蜘蛛和螃蟹。发现这一化石的古生物学家Sarah Gabbott解释了这一发现的特别之处,并为其命名。 Keurbos susanae化石长约50厘米,拥有46个几乎相同的节段,每个节段都突出一种 delicate、类似鳃的结构。其外观可能类似于鲎,这些鳃结构用于从水中吸收氧气。该化石的内部保存完好,这对于化石来说非常罕见,通常只有更耐腐的外部特征能够保存下来。可以看到驱动四肢的肌肉纤维束、肌腱以及赋予动物刚性的内部支架结构。 这种生物可能在海底或更可能是略高于海底的地方生活,主要以波动的方式行走和游泳。它生活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灭绝事件之后,当时由于冰川作用导致地球上约85%的物种灭绝。Keurbos susanae所生活的海洋盆地可能非常寒冷,有时被海冰覆盖,环境相对恶劣。通过对其生活环境中页岩化学成分的分析,显示这些沉积物是在缺氧条件下形成的,即没有氧气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