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一项技术获国际专利证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16
  • 近日,中原油田自主研发的静态磁聚焦阵列套变监测技术获得国际专利授权,这是该油田近10年来获得的首个国际专利证书,专利中文名称是“一种井下电磁测井仪”。油田向意大利、德国、美国、加拿大等6个国家提出专利申请,目前首先在意大利获得专利授权。

    该项技术创新研制了世界首套静态磁聚焦阵列套变监测仪,实现了隔着油管对套管全方位进行三维扫描监测,并克服电磁场多维传导空间的多解性难题,首创静态磁聚焦阵列套变三维成像解释方法,填补了油管内套变三维成像评价的空白。

    高含硫气井及超深井的套变情况监测,在世界范围内是棘手的难题。以普光气田为例,平均井深6000米,气井生产套管穿过塑性强、易流动、致密的盐膏岩层,在稠粥一样的盐膏岩的蠕动、积压下,普遍存在变形的情况。准确监测井下管柱状况,评价井筒完整性,对保证气井安全受控、高产稳产有着积极作用。

    受高含硫气井一体式永久性完井管柱的限制,国内外已有的常规测井手段无法透过油管测量套管变形的情况。针对这一难题,中原油田测井方法与工艺领域专家徐菲与科研团队一起历时5年,创新研制了世界首套静态磁聚焦阵列套变监测仪。

    截至目前,静态磁聚焦阵列套变监测仪已在普光气田应用10井次,准确监测套管变形状况,预防套管破裂引起重大事故。该技术成为普光气田气井“胃镜”体检的常规项目,有效保障了气田安全平稳生产。

    该技术的突破及应用推广,标志着气田在高含硫气井套变监测上有了利器。“有了国际专利授权,我们在国际高含硫气井监测领域拥有更多话语权。作为探路者,希望能够激励大家后续申请更多的国际专利。”徐菲说。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6319.shtml
相关报告
  • 《冀东油田供暖项目获国家能源局地热回灌认证证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15
    • 近日,冀东油田山东武城清洁能源供暖项目获国家能源局地热回灌认证证书。这是继曹妃甸新城地热供暖项目后,冀东油田第2个获得国家能源局地热回灌认证的项目,为其攻关全国地热资源应用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 冀东油田山东武城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是中国石油首个域外清洁能源供暖项目,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单体地热集中供暖项目。该项目供暖面积达310.5万平方米,目前已平稳运行了2个供暖季,创造了鲁北地区馆陶组砂岩回灌率和回灌量的最高纪录。该项目每年可替代7.14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8.56万吨。 地热尾水回灌是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取热不耗水、同层回灌”的运营模式,不仅可避免地热尾水排放污染,还能实现地热水可持续开采,形成地热水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冀东油田高效布局地热开发业务,目前已重点对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开展地热资源评价,确定了26个有利区县。同时,建立了“一项目一专班”模式,与资源评价有利区县积极对接,结合各地新能源利用政策,落实责任,科学有序开发市场。
  • 《遵化热电2项技术研究应用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08
    • 近日,遵化热电两项技术成果《基于末级自由叶片的350MW超临界汽轮机低压缸微出力技术研究与应用》和《低省退出情况电除尘系统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基于末级自由叶片的 350MW 超临界汽轮机低压缸微出力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了遵化热电#1机组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能在深度调峰时根据电网负荷灵活调整发电功率,稳定供热,实现热电解耦,为北方其他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提供了经验。《低省退出情况电除尘系统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整清灰方式等手段,提高了电除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减少粉尘排放,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接下来,遵化热电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更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清洁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