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爬行动物受到入侵物种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09-19
  • 2018年7月5日,澳大利亚特有的爬行动物,包括蜥蜴和蛇,面临着来自入侵物种和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其中7%的物种濒临灭绝,今天公布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毛里求斯飞狐是一种重要的传粉动物,今天的最新消息也显示,由于一场扑杀行动,其现在也被列为濒危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呼吁各国紧急采取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的行动。该物种通过给当地植物授粉和播撒种子,在毛里求斯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人类-野生动物冲突特别工作组正在与毛里求斯政府、果农、科学家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合作,解决根本问题,并寻求其他保护水果作物的方法,例如使用网络和现代化果园管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有助于实现2011到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目标12。目标12即:到2020年,已知濒危物种的灭绝已经得到预防,它们的保护状况,特别是那些数量下降最严重的物种,已经得到改善和持续。

相关报告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支持对入侵外来物种采取全球行动的标准》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10-06
    •  全球范围内的货物和人员流动日益增加,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将动物、真菌、植物和病原体引入到其自然活动范围以外的地区。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对它们的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2019年IPBES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全球评估报告,外来入侵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灭绝的主要直接驱动因素之一。此外,它们对粮食、健康和生计安全面临的最严重和迅速增长的威胁之一。然而,预防引种和管理已建立的外来入侵物种的资源稀缺。因此,优先应对那些可能导致最有害影响的外来入侵物种是至关重要的。IUCN发布了一项对外来物种造成的影响的严重性和类型进行分类的全球标准,即“外来物种环境影响分类(EICAT)”。EICAT旨在支持确定优先解决的外来入侵物种,可以根据外来物种造成的危害证据将其划分为影响类别。按照影响增加的顺利,五个类别分别为最小关注、次要、中度、主要和大规模,后三类被认为是有害的。该标准将提醒科学家、保护从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注意外来入侵物种的潜在后果,指导制定预防和缓解措施。
  • 《澳大利亚发布五年一度的环境报告》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郝心宁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近期发布了2016年环境状况报告(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2016) 。报告预计,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将会成为引发土地使用变化、栖息地破坏、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该项长达五年的国家环境健康综合评估研究表明,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给环境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这些主要环境问题在1996年环境状况报告(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1996)中首次出现,2011年的报告(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2011)则显示环境状况开始出现好转,澳大利亚的各类遗产(建筑、自然、文化)和海洋环境,包括澳大利亚南极领地的状况大体良好。但是,2011年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受到飓风“雅斯”(Cyclone Yasi)和2015-2016年海水表面温度达历史最高记录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面积珊瑚白化和死亡,北部区域尤其严重。 一、环境压力与改变 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一些特定的环境问题得到了缓解,例如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的不良农业活动和近海商业捕捞、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及生产活动等都得到了改善。但是,还有一些环境压力有了显著增加,包括煤矿开采、煤层气工业、栖息地分裂和退化、入侵物种、海岸和海洋垃圾以及首都城市交通流量增加等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给澳大利亚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气候变化改变自然生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人类文化遗产、经济活动和健康。由于城市扩张,农业用地持续减少,过去五年中,除昆士兰州的土地清理率上升外,其他各州和领地的土地清理率趋向稳定。 沿海水域污染情况严重,特别是微量塑料和纳米粒子等,这些污染物大部分不受监管,导致对其不良影响的了解有限。从2011年开始,沿海地区经历了几次极端天气,包括飓风、热浪和洪涝。随着沿海地区海平面不断上升、重大风暴更加频繁,由此引发了海岸线侵蚀和经济衰退问题,这些影响在未来一段时期会愈发凸显。 主要城市的人口增长和对私家车的依赖,导致交通量增加,加重了交通堵塞与时间延误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除个别地区外,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正在持续下降,急需采用新方法防止各类物种的加速减少。从2011年起,全国濒危物种和生态群落名单中新增了30个生态群落、44种动物和5种植物。据报道,有两个物种可能已经灭绝,分别为荆棘礁珊瑚裸尾鼠(Bramble Cay melomys)和圣诞岛森林蜓蜥(Christmas Island forest skink)。 气候变化加剧了现有威胁,如果能够有效解决或改善,那么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将会好转。 二、环境改善取得成效 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方法使得澳大利亚的环境和居住条件都得到了改善。自2011年起,澳大利亚保护地的规模逐渐扩大,通过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国家保护区体系(National Reserve System, NRS)得到了显著发展。初期成效表明,“2012年墨累-达令盆地计划(2012 Murray-Darling Basin Plan)”启动以来,墨累-达令盆地所实行的环境灌溉措施和自然洪水影响,都促进了生态改善。2012年国家海洋石油安全与环境管理局( National Offshore Petroleum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uthority)组建,更加注重行业合规性,并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 技术同样也在改变着环境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在信息获取和使用以及进行决策和管理的方式。新的环境状况数字平台更为透明,虽然提供的数据仍有欠缺,但可有效帮助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决策者便捷地获取数据。 公众对环境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已经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国民科学不断发展,改善了公众对环境的观察和认知,反过来,知识的提升能够更有效地支撑管理。 但是,我们仍需加速优化政府、企业和民众社会之间的环境信息、数据和分析过程,推动国家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 三、面临挑战 澳大利亚所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入侵物种、海岸垃圾和海洋环境等,仍然需要可持续的管理。澳大利亚环境的有效管理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主要为:缺乏长期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的环境政策;各领域管理者在政策、决策及管理安排上缺乏协同合作;环境管理和恢复资源不足,对累积环境效应缺乏了解。 2016年的环境状况报告与之前的报告具有明显区别,本报告以获取的信息数据和分析为基础,建立在过去20年间国家环境报告经验之上,内容更具创新性和互动性,更容易追踪环境改变的时间变化情况。报告格式统一,为环境政策制定者和实际管理者带来了更为直观的感知,有助于了解环境状况和未来制定决策。 面对这些挑战,澳大利亚需要互相协调的政策和行动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除此之外,还需科学家、政府、社区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合作发展。例如,珊瑚礁生活调查(Reef Life Survey)将科学家、管理者和民众聚集起来,共同监测澳大利亚近90个地点的浅礁生物多样性。2014年7月任命一名濒危物种专员,协调全国力量聚焦生态保护,以应对澳大利亚所面临的大量本地物种即将灭绝的问题。 (编译 郝心宁,编审 张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