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地方标准开始实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1-21
  • 近日,浙江发布的《海域立体分层宗海界定技术规范》这是海域立体分层设权领域的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施,
    《技术规范》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指导、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牵头起草。自2021年下半年起,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就组建专门的编制团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组织开展多次地方调研,反复咨询20余名全国海域管理领域知名专家,广泛征求30多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意见,最终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并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实施。
    《技术规范》以“延续+扩展”的思路,开展两大创新研究,实现了海域立体产权空间的精准界定和精细表达。一方面,开展了立体分层宗海界定方法研究,明确了不同用海活动的空间利用范围界定标准,采用了平面“四至坐标”和立面“用海空间层”的组合方式界定三维宗海,并提供了不同用海类型的宗海界定示例;另一方面,开展了立体分层宗海图编绘技术研究,在现行宗海图上规范了立体分层信息的表达方式,增设了宗海立面示意图,更清晰地描述了用海活动的空间利用范围边界,并绘制了同一项目 (渔光互补)和不同项目 (光伏与养殖人工鱼礁与海底隧道) 宗海图范例。

    该标准为立体分层设权的典型案例做了详细的技术示范,已应用于“光伏+渔业养殖”“光伏+温排水”“海底电缆管道+码头”“海底电缆管道+排水口”等不同组合类型的立体分层设权,涉及项目用海面积1700公顷。标准及相关政策”组合拳”的实施,将推动浙江海域利用进入”精细化时代”,迈出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又一大步。

  • 原文来源: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295817
相关报告
  • 《10月10日起实施!江苏发布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地方标准》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10-15
    • 江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工业园区是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区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牵住的“牛鼻子”。为规范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工作,近日,由省生态环境厅申请立项、省工程咨询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南京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起草的《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DB32/T 5192-2025)江苏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自2025年10月10日起实施。该指南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针对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的地方标准,填补了园区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的空白,为园区碳排放核算划定“统一标尺”:明确核算边界,解决“一园多区”核算模糊问题;明确操作路径,建立“边界界定—数据采集—因子选用—结果核验”四步流程;明确质量管控要求,建立数据溯源档案,确保核算结果可追溯。指南适用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的各类开发区,标准按“行政管辖+核算目的”灵活界定核算边界,覆盖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废弃物处理、电热间接排放等核心领域,并设置农业、林业排放豁免条件,兼顾实用性与科学性;数据统计范围覆盖园区内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活源等全部经济活动,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7种温室气体。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园区可根据自身发展阶段、数据基础和管理需求,灵活选择核算边界和应用方式。核算结果可用于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编制、零碳园区建设试点申报与评估、园区ESG报告编制及信息披露、园区碳减排路径制定与效果评估等工作。
  • 《福建省首个氢能领域地方标准获批立项》

    • 来源专题:科技标准
    • 编译者:孙红军
    • 发布时间:2024-09-29
    • 日前,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厦门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由嘉庚创新实验室牵头的地方标准《制氢储氢加氢一体站技术规范》正式获批立项。制氢储氢加氢一体站(下称一体站)作为一种新型的加氢站建站模式,可以在站内实现“制、储、运、加”所有环节,不仅减少了中间长距离的储运成本,避免了高压泄气、加气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还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氢气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已发布实施的加氢站技术规范主要还是针对传统加氢站的建设,而对于一体站的建设规范当前只有广东、哈密市等少数省市做了明确规范。标准的研究将为福建省、厦门市氢能一体站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部门对一体站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为规范一体站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指导。据悉,下一步,嘉庚创新实验室将联合地方氢能企业组织开展标准起草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广泛听取意见,确保标准的质量和水平,以标准化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