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石墨烯作为硅芯片的圣杯替代品》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2-21
  • 石墨烯的常规形式并没有为纳米电子领域的应用提供硅芯片的替代品。它以其能带结构而闻名,不存在能隙和磁性效应。然而,石墨烯反点阵是一种新型石墨烯器件,它包含一个周期性的孔阵列——在原本规则的单层碳原子中缺失了几个原子。这就会在材料的基准能级附近产生能带间隙,从而有效地将石墨烯转变为半导体。在EPJ B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伊朗物理学家研究了反点尺寸对石墨烯中三角形反点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伊朗德黑兰Payame Noor大学的Zahra Talebi Esfahani和他的同事已经证实,在这种反点阵石墨烯晶格中存在带隙开口,这取决于电子的自旋自由度,可以用于自旋晶体管等应用。作者使用形状类似于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孔进行模拟,探索扶手椅形和锯齿形的石墨烯孔边对材料特性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能量带隙和总磁化值取决于反点的大小、形状和间距。这些实际上可能会随着孔周围锯齿形边缘的数量增加而增加。感应磁矩主要分布在边缘原子上,最大磁矩位于等边三角形各边的中心。相比之下,扶手椅的边缘没有显示局部磁矩。

    由于产生了能带隙,这种三角形反点阵的周期性阵列可以用作磁性半导体。由于能带隙依赖于材料中的电子自旋,磁反点阵是自旋电子应用的理想选择。

    ——文章发布于2018年12月19日

相关报告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将与东旭光电等合作 攻关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8-26
    • 由于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强度和独特的二维结构,石墨烯成为新材料研发的热点。8月21日,东旭光电副总裁、石墨烯事业部总裁冯蔚东博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石墨烯发源地、全球石墨烯科研中心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将与东旭光电等合作,致力于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推广。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说,悬浮石墨烯传感器技术应用无论在学术界还在产业界均属首例。双方合作有望带来开启全球石墨烯产业化应用面向全新时代的标志性产品。 石墨烯高端应用在全球呈快速发展趋势。美国、欧盟、日本等80多个国家皆将石墨烯材料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韩国国家石墨烯计划、新加坡国家石墨烯研究院等相继实施和落地。我国作为全球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已在涂料、采暖器和电热膜等工业领域实现了石墨烯应用零的突破。 CVD(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石墨烯是将碳原子沉积在特定基体上的一种生产单层石墨烯方法,但其具有转移步骤成本高,导电率低的缺点。硅晶圆悬浮石墨烯技术是通过传统半导体工艺,形成上表面为单层石墨烯薄膜的悬浮腔体阵列,最终形成硅晶圆表面的悬浮石墨烯阵列。 冯蔚东说,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技术为CVD石墨烯薄膜“分布”创造了独特的解决办法,使石墨烯能更好发挥其电学和力学性能。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技术在力学、温度、湿度检测以及传感等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石墨烯产业产品布局已悄然变化。在2019年WM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石墨烯5G调制器、石墨烯宽带成像设备等系列高端石墨烯应用悉数亮相,这些应用也意味着石墨烯从“工业味精”到“工业主角”、从辅材到主材的转变,逐步成为不可替代的“超级材料”。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说:“石墨烯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曼大与东旭光电的合作模式令人振奋,这将催生大量潜在应用场景。”
  • 《低温蒸馏的替代品:吸附性轻烯烃/石蜡分离中的高级多孔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4-25
    • 作为石油化学工业中的主要原料,轻质烯烃如乙烯和丙烯主要由石脑油和短链烷烃(乙烷和丙烷)的蒸汽裂化获得。由于它们相似的物理性质,烯烃和链烷烃的分离 - 关键过程以满足下游加工的烯烃纯度要求 - 通常通过在低温和高压下的高能量密集的低温蒸馏来进行。为了减少能量输入并节省成本,已经提出吸附性烯烃/石蜡分离作为补充或甚至取代低温蒸馏的有希望的技术,并且已经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吸附剂以完成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本综述中,首先通过总结如何建立不同的工艺来利用烯烃和链烷烃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分离来提供烯烃/石蜡分离的整体观点。随后,着重于不同的分离机理,强调了用于吸附烯烃/石蜡分离的多孔材料的开发的最新进展。最后,介绍了推动该领域研究极限的可能方向。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