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催化底物上的纳米级和纳米级薄膜的厚度控制直接增长。》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30
  • 金属催化化学气相沉积(CVD)已广泛应用于高质量石墨烯的大规模生产。然而,有必要对目标基板进行以下的转移过程,这与目前的硅技术是不兼容的。我们在这里报告一个新的CVD方法形成nanographene和nanographite电影直接与准确的厚度控制二氧化硅等非催化底物和石英在800°C。生长时间短至几秒钟。该方法包括9-bis(二乙胺基)硅镧系作为碳源和原子层沉积(ALD)控制系统。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拉曼散射、x射线光谱学等方法,对形成的纳米薄膜和纳米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纳米级薄膜的透射率在550 nm处高于80%,在室温下,每平方电阻片电阻为2000欧姆。同时也观察了纳米膜电阻的负温度依赖性。此外,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使用ALD系统的沉积周期精确地控制,从而促进光电和热电子器件的巨大应用潜力。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28日

相关报告
  • 《色彩识别促使人类可看到纳米级厚度差别》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5-07-23
    •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光学学会的新杂志,由德国和芬兰东部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成果内容网罗了人眼色彩感应的种种先进性,发现眼睛具有分辨厚度如细胞膜或单个病毒—— 即不同厚度不超过几个纳米的物体之间的厚度的能力。这项研究通过高度控制在精确照明条件下通过二氧化钛薄膜的光线来显示颜色差异。研究人员表示,成果能够证明人类肉眼能够通过简单地观察其特定照明条件下呈现的色彩,确定材料只有几纳米厚的薄膜厚度。在这个实验中使用的薄膜,在一个表面上涂敷单原子层创建。薄膜可用于各种商业与工业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板的抗反射涂层。
  • 《超薄和强形式的膜,具有控制孔隙度的微和纳米级系统。》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4-03
    • 我们提出了一种方法来开发超薄和强大的基于控制形态学的基于形式的膜。Formvar是一种薄亲水和亲油性聚合物,对大多数化学物质都是惰性的,对辐射具有抵抗性。在微观和宏观尺度系统中,基于厚度和孔隙度控制的支撑结构是一种可行的材料。通过控制甲醛、甘油和氯仿的比值,合成了可调的亚微米厚多孔膜,其孔隙率为20%-65%。这种合成过程不需要复杂的分离或处理方法,并且允许生产强、薄、多孔的基于形式的膜。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含化学相容性、机械响应、润湿性以及数学模拟作为孔隙度函数的一系列薄膜特征。广泛的化学相容性允许膜在不同的环境,在其他聚合物不适合。我们formvar-based膜有一个弹性模量7.8绩点,50 mN m−1的表面自由能和平均厚度为125海里。随机模型模拟表明,孔隙率为~50%的formvar是最优的膜配方,允许在膜上最大的材料转移,同时在撕裂前承受最高的模拟压力载荷。在纳米科学、微流体和MEMS领域,具有可控孔隙的新型、弹性和多功能膜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令人兴奋的应用。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