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突变能够显著降低疟疾的感染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05-23
  • 研究者们最近发现了一类存在于血红细胞中的单基因的突变,这类突变能够帮助机体抵抗疟疾。这一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机体抵抗疟疾的作用机理,而且为新型疗法的开发也提供了思路。

    最近,由来自英国的研究者们对撒哈拉地区的原始部落中的几千人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测序,用于寻找与疟疾有关的多种不同的血细胞标志物。

    疟疾是由来自疟原虫属的五种单细胞生物感染引发的疾病,它能够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播,并且能够入侵宿主的血红细胞进行增殖。血红细胞快速的生长与增殖使得疾病症状加重,其中包括高烧、流汗、发抖、疼痛以及死亡。

    为了进入细胞,疟原虫进化出了许多种识别血红细胞表面受体的方式。进而能够帮助他们入侵。此外,疟原虫还能够产生一系列的蛋白由于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向连接。这些蛋白质也是目前特异性疫苗的研发思路。

    在最近的这一研究中,作者们对数千名患有疟疾的人群以及正常人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进行了比较。之后,研究者们发现在血型糖蛋白基因的周围出现了多倍化的现象,而且复制的区域中出现了27处突变。

    这些突变主要影响了撒哈拉人群的血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构成,而其中一个特别的突变,即DUP4,伴随着对疟疾疾病的较强抵抗特性。携带该突变的人群患疟疾的几率要比其他人群低40%。

  • 原文来源: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7/05/17/science.aam6393
相关报告
  • 《禽流感病毒突变或增感染人类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2-02
    • 近日,《自然》和《科学》杂志同时报道了2022年10月在西班牙水貂养殖场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强调一种可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H5N1型流感病毒或增加人类和野生动物的感染风险。研究人员警告说,如果不采取谨慎的预防措施,这种疾病最终可能会在人群中传播。   2022年10月,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一个养殖场的水貂开始死亡,起初人们认为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影响,因为新冠病毒已袭击了其他国家的一些水貂养殖场。但检测结果却表明H5N1禽流感病毒才是罪魁祸首。当局立即扑杀了该养殖场的5万多只水貂,并对工人进行了隔离检查。   从该养殖场的4只水貂身上提取的病毒样本,经过基因测序后显示,与禽流感病毒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包括一种聚合酶基因T271A的突变。这种变化有助于H5N1病毒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更好地复制。在其他受感染哺乳动物的病毒样本中也发现了这种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哺乳动物捕食鸟类或者吞食鸟屎后,也有可能会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意味着公共卫生风险有所上升。研究人员担心,水貂的大规模养殖会增加禽流感疫情的风险,甚至会成为各类病毒不断变异的温床。此前,新冠病毒也曾在水貂间大规模传播。   德国弗里德里希·勒夫勒动物健康研究所主任梅滕赖特指出,H5N1禽流感疫情此前已被零星观察到从禽类传播到浣熊、狐狸、貂鼠、海豹。但是2022年10月在西班牙水貂养殖场暴发的疫情,则有可能让病毒获得直接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能力。它意味着病毒又向适应哺乳动物宿主演化了一步。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版的《欧洲监测》近期也有论文关注这一事件,它再次点燃了人们长期以来对H5N1病毒可能引发人类大流行的担忧。
  • 《抗体可降低儿童患疟疾的风险》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5-08
    • 全球每年有60多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多数是非洲的儿童。一种叫做疟原虫的寄生虫通过蚊子传播,引起这种疾病。大多数病例和死亡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 预防疟疾的策略包括喷洒杀虫剂和使用药物来帮助预防疾病。但是这些策略受到了对杀虫剂和抗疟药物的抵抗力逐渐增强的阻碍。预防性药物的使用也需要经常接触医疗服务提供者,这可能会限制它们在资源匮乏的国家的使用。最近批准了两种新的疟疾疫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它们的功效有限且短暂。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实验室制造的被称为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以帮助预防疟疾感染。其中一种名为L9LS的抗体是基于一个接受实验性疟疾疫苗的志愿者体内分离出的抗体。研究人员对这种候选抗体进行了工程改造,使其在体内持久存在。 L9LS结合到恶性疟原虫游走子表面的特定蛋白质上,这是蚊子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阶段。L9LS的结合阻止了游走子感染肝细胞。这是寄生虫在感染血细胞并通过蚊子通过吸血传播到其他蚊子之前的必要步骤。 202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L9LS保护了17名从未患过疟疾的成年人中的15人(88%)免受恶性疟原虫感染。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马里巴马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个为期六个月的疟疾季节中测试了这种抗体。结果于2024年4月26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这种实验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并中和了由蚊子传播的疟疾寄生虫的“游走子”形式,后者侵入肝脏以引发感染。研究在马里进行,那里的疟疾传播率在7月至12月间非常高。团队首先在成年人中测试了三种不同剂量的抗体。随后在儿童中测试了两种不同剂量。当没有看到严重的副作用时,另外225名儿童加入了研究,以测试这种抗体是否能预防疟疾感染和疾病。 儿童在疟疾季节开始时接受了一次注射,其中一组接受了两种剂量的L9LS,另一组接受了安慰剂。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只有接受较高剂量抗体的儿童中有19%发展出疟疾的临床症状,接受较低剂量的儿童中有28%发展出疟疾症状。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剂的儿童中有近60%出现了疟疾症状。因此,高剂量的抗体在预防疟疾疾病方面的有效率为77%。 L9LS还预防了疟疾感染:接受较高剂量的人中有40%和接受较低剂量的人中有48%在血液中有寄生虫的证据。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剂的人中有81%有寄生虫的证据。注射抗体的副作用轻微且在所有组中都会自行消失。 文献信息: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to Prevent Malaria. Kayentao K, Ongoiba A, Preston AC, Healy SA, Hu Z, Skinner J, Doumbo S, Wang J, Cisse H, Doumtabe D, Traore A, Traore H, Djiguiba A, Li S, Peterson ME, Telscher S, Idris AH, Adams WC, McDermott AB, Narpala S, Lin BC, Serebryannyy L, Hickman SP, McDougal AJ, Vazquez S, Reiber M, Stein JA, Gall JG, Carlton K, Schwabl P, Traore S, Keita M, Zéguimé A, Ouattara A, Doucoure M, Dolo A, Murphy SC, Neafsey DE, Portugal S, Djimdé A, Traore B, Seder RA, Crompton PD; Mali Malaria mAb Trial Team. N Engl J Med. 2024 May 2;390(17):1549-1559. doi: 10.1056/NEJMoa2312775. Epub 2024 Apr 26. PMID: 3866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