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是用避孕药养的吗 揭穿流言》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wlin
  • 发布时间:2014-09-26
  • “秋风响,蟹脚痒”,九月十月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微博、微信、网站、论坛上却出现了不少传闻,说“大闸蟹都有毒,不能吃”“商家给大闸蟹注水、打激素、甚至喂避孕药”!这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心。这些传言到底是真是假?
  • 原文来源:http://shipin.people.com.cn/n/2014/0924/c85914-25725984.html
相关报告
  • 《海南渔业厅辟谣:从未使用避孕药养虾》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1-05-06
    • 2011-5-6: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养殖户投放避孕药喂养对虾,不少市民对人工养殖的虾心存怀疑。5月4日,海南省海洋渔业厅针对此传闻进行辟谣:我省从未在对虾中检测出避孕药成分,养殖户用避孕药养虾只能徒增成本,无利可图。
  • 《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有助于降低重症COVID-19发生率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10
    • 今年5-6月间,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采用了来自于症状跟踪应用程序的数据,分析了50余万名女性的数据,以期确定雌激素在防范COVID-19中的作用。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绝大多数年龄组中,感染COVID-19过世的患者中,男性占了55%。只是在85周岁以上年龄组中,COVID-19过世的女性人数超过男性,主要原因在于,这个年龄组中,女性长者的人数更多。 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更高。一般认为,雌激素会影响人体产生免疫细胞的数量,以及这些细胞对感染的响应。那么,对COVID-19,也有这样的作用吗? 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感染风险降低超一成 共同领导这项研究的Karla Lee医生表示,之前假设,绝经期前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较高,与相同年龄和体重指数(BMI)的绝经后女性相比,发展为重症COVID-19的几率较低。复方口服避孕药的通用名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属于安全、高效、副作用很小的第三代短效口服避孕药。那么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的育龄女性,相关的发病率是否会有所下降?能否验证上述假设? 与未服用的类似群体感染COVID-19的情况相比较,结果发现,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年轻女性群体中,感染COVID-19的严重程度较低。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感染COVID-19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平均降低13%。这表明复方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提供一些保护。18-45岁之间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感染COVID-19的比例较低,发生持续咳嗽、谵妄、厌食、吃一顿不吃一顿、严重疲劳、疼痛等症状的比例也较低。18-45岁之间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住院率也显着降低。研究结果正好支持上述假设。 绝经后女性,感染风险增加超两成 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风险增加22%。研究结果还显示,绝经后女性,感染COVID-19的概率,高于绝经期前的女性。 45-50周岁年龄组的女性,面临风险的可能性最大,报道的症状包括嗅觉丧失、发热和持续咳嗽,在这一年龄段群体中,需要住院吸氧的比例明显较高。 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50-65岁绝经后女性中,与预期的COVID-19感染率增加有关,但与住院率无关。由于缺乏相关的替代疗法类型、给用药途径与疗程的信息,研究者建议,应该谨慎看待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 这项研究结果,还有助于解释女性感染COVID-19的人数低于男性的原因。论文共同作者,伦敦国王学院的Ricardo Costeira博士表示,希望这项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为相关领域正在开展的生物医学研究与临床试验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