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和侵入方法的国际比较健康有效性(ISCHEMIA)试验:理论依据和设计》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 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8-04-23
  • 背景:比较有无血运重建的最佳药物治疗策略的既往试验尚未显示,血运重建可减少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然而,这些试验只包括参与者,随机分组之前已知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并没有包括足够数量的伴有严重局部缺血的参与者。目前尚不清楚常规侵入性方法是否提供增量值而非保守方法,导管留置于中度或重度局部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失败。

    方法

    ISCHEMIA试验是一项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支持的一项试验,旨在比较初始侵入性或保守治疗策略,用于管理SIHD患者伴有中度或重度缺血的压力测试。5179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主要排除标准包括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 / min,近期心肌梗死(MI),左室射血分数<35%,左主干狭窄> 50%或基线时不可接受的心绞痛。绝大多数肾功能正常的参与者首先接受盲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以排除左主干病变(CAD)和无梗阻性CAD的患者。所有随机参加者都接受二级预防,包括生活方式建议和最佳药物治疗(OMT)的药物干预。根据当地心脏团队的选择,在可行的情况下,参与者随机接受有创策略,进行常规心导管检查,然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手术的血运重建术,以达到最佳血运重建。随机接受保守策略的参与者仅在OMT失败时接受心导管术。主要终点是心血管(CV)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治疗、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或复苏心脏骤停复合终点。假设主要终点将在4年内发生在保守组的16%,估计power超过80%从而检测主要终点减少18.5%。次要终点主要包括CV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组成、临床净效益(主要和次要终点与卒中合并)、心绞痛相关症状和特定疾病的生活质量、北美参与者的成本效益评估。正在同时进行晚期慢性肾病患者和记录有缺血和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的辅助研究。

    结论

    ISCHEMIA将提供新的科学证据,说明在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和中度或重度缺血患者中加入最佳药物治疗时,创伤性管理策略是否能改善临床结果。

相关报告
  • 《比较CEA和CAS治疗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9-11-28
    • 该研究旨在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在有症状和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2015年12月期间行CAS或CEA治疗的47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66例CEA,205例CAS)。绝大多数患者颈内动脉存在明显狭窄(92.1% CEA vs 87.8% CAS)。9.8%病例中观察到对侧颈动脉闭塞 (2.6% CEA vs 17.7% CAS)。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EA组发生了9例脑卒中事件(3.4%),CAS组发生了8例(3.9%),其中3例为致死性事件,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的死亡风险均不高,有症状患者的卒中发生率高于无症状患者(HR=3.03)。CEA在预防卒中上与CAS等效,但伴随更高的颅神经麻痹、入路部位血肿以及其他非卒中并发症发生率。有症状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更高,但与治疗方法无关。
  • 《Sipavibart在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参与者症状性COVID-19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 编译者: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2-26
    • Sipavibart是一种抗刺突单克隆抗体,可中和SARS-CoV-2,但对含Phe456Leu变体的病毒例外。一项双盲国际3期试验在18个国家的197家医院和健康中心进行,以评估sipavibart在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参与者症状性COVID-19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招募了3349名年龄在12岁或以上的免疫功能低下者,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西帕维巴特注射,另一组接受tixagevimab-cilgavimab或安慰剂。主要疗效结果显示,给药后181天内,西帕维巴特组的症状性COVID-19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风险降低34.9%)。对于不含Phe456Leu的变体,这一数字为42.9%。在安全性方面,西帕维巴特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但严重不良事件较少。对照组报告了一例与COVID-19相关的死亡,但没有严重的心血管或血栓事件与西帕维巴特有关。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0564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