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激光 网讯:近期,上海光机所在钠激光导引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空间激光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让连续波钠导星激光在左右旋圆偏振态之间以拉莫尔频率周期性切换,实现对钠原子的磁共振抽运。在共振抽运条件下,原本各自为政作拉莫尔进动的高空钠原子同步起来,从而让钠导星激光器 部分克服地磁场的影响,有效提升光抽运效果。 大口径地基望远镜是观测宇宙的有力工具,其高空间分辨率的实现依赖于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大气湍流引起的成像畸变的实时修正。导引星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关键部分,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用黄色激光激发90公里高空大气中间层顶自然存在的钠原子层,钠原子发光形成人工导引星。导引星的亮度是决定自适应光学性能的重要参数,普遍采用圆偏振激光以提高回波效率。但是,在地磁场环境中,吸收圆偏振光的钠原子会绕着磁场作拉莫尔进动,大大削弱光抽运的效果。在地磁场与激光束 夹角较大时尤其严重,而天文观测中此夹角普遍介于60°到90°之间。 为克服地磁场的影响,有研究人员提出采用拉莫尔进动重复频率的脉冲激光进行共振抽运的方法,使得激光总是在进动周期的一个固定时间点与原子相互作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