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风险无处不在》

  • 来源专题: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 刘建华
  • 发布时间:2014-04-21
  • 2014年3月3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题为《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ClimateChange2014: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的报告,指出所有大陆和各大海洋都在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全世界尚未做好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风险的准备。报告指出,尽管随着气候变暖的程度不断加大,管理这些风险难度很大,但应对这些风险的机遇依然存在。

    报告由IPCC第二工作组编写,该报告详细阐述了迄今为止气候变化产生的各种影响、气候变化的未来风险以及为了降低风险而采取有效行动的各种机遇。共选出了来自70个国家的309位主要作者协调人、主要作者和编审共同编写了这份报告。他们得到了436位撰稿作者和总共1729位专家和政府评审的帮助。

    该报告的结论是: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针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产生的风险做出选择。虽然气候变化也将继续产生一些预料之外的后果,但是气候变化的风险所具有的性质日趋明显。报告明确了世界各地的脆弱人群、产业和生态系统。报告揭示,气候变化的风险来自于脆弱性(缺乏准备)和暴露度(处于危害状态的人或资产)与各种危害(触发气候事件或趋势)的叠加。在为降低风险采取明智行动时,这三个要素的每一个可作为考虑对象。

    未来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气候变化量。气候变暖的幅度不断增长加大了出现严重和普遍影响的可能性,这些影响也许会出人预料的或是不可逆的。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已对农业、人类健康、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供水和人们的生计造成不利影响。

    (王勤花摘编)

相关报告
  • 《IPCC第三工作组报告总结气候变化减缓的路径》

    • 来源专题: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zengjj
    • 发布时间:2014-05-20
    • 2014年4月13日,IPCC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气候变化减缓》(ClimateChange2014:MitigationofClimateChange),报告显示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以及行为改变,有可能将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幅度限制在超出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但是,只有通过重大体制和技术变革,才更可能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上述阈值之内。 来自57个国家的235位作者和38位编审参与了该报告的编写。报告的作者们评估了1万余份科学文献,并对科学文献中约1200种情景进行了分析。这些情景由世界各地的31个模式团队开发,旨在按不同的雄心程度探索各种减缓路径的经济、技术和体制上的先决条件及影响。 IPCC表示,2000—2010年间的排放增速比之前30年中的任何10年都要快,但各种情景显示,将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限制在2℃是可能的,这意味着与2010年相比,到21世纪中叶要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70%,到21世纪末减至近于零。 报告指出,要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要求有效地使用能源,并将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工业、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等各个行业进行减排。此外,将电力生产的排放减至近于零是雄心勃勃的减排情景的共同特征。 土地是2℃目标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减缓毁林并种植森林已阻止甚至逆转了因毁林产生的排放增加。通过造林,土地可用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也可通过生物质发电与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然而,迄今为止这种组合尚未呈现规模化,常年储存在地下的二氧化碳面临着各种挑战,并需要对加剧的土地竞争风险进行管理。通过实现土地的多功能用途,可减少这些风险。 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之一OttmarEdenhofer指出,有许多不同的路径均可达到未来不超过2℃的既定目标。所有这些路径都需要大量投资。避免进一步延误减缓并利用各种技术限制相关的成本。 对气候变化减缓的经济成本估算差异很大。在常规商业情景下,消费以每年1.6%~3%的速率增长。雄心勃勃的减缓行动会将该增速减少每年约0.06%。然而,基础的估算并没有考虑减少气候变化的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三个工作组的报告均已发布,连同将于2014年10月发表的综合报告,将构成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 《Global Change Biology文章指出气候变化扰乱种间关系》

    • 来源专题: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wangqh
    • 发布时间:2014-05-20
    • 一项来自剑桥保育计划(CambridgeConservationInitiative)的合作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气候变化改变了物种的分布与种群。这项研究由英国鸟类学基金(BritishTrustforOrnithology)主持,参与的机构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auna&FloraInternational)、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英国皇家保护鸟类协会(RSPB)、国际鸟类联盟(BirdLifeInternational)以及剑桥大学等,是通过综述150多篇发表的气候对自然种群的影响的文章进行的研究。论文题为《气候影响自然种群的相关机制:种间关系的改变比直接影响更显著》(MechanismsUnderpinningClimaticImpactsonNaturalPopulations:AlteredSpeciesInteractionsAremoreImportantthanDirectEffects),文章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ChangeBiology)期刊。 生态系统是由大量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这项研究表明,许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过程对生态系统中特定物种在种群及物种行为方面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例如,北极狐种群已经受到了旅鼠种群(旅鼠种群与积雪覆盖变化有关)下降、赤狐种群扩张的影响。在英国,高地鸟类如金斑鸻鸟(goldenplover)受到夏季温度升高的影响,而这也对其捕食的大蚊(cranefly)产生影响。 研究指出,自从采取更多的保护行动来管理物种种群(如控制外来物种入侵或减少捕食风险)后,人们已经有一些正确的保护工具来降低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这也使人们对保护脆弱物种适应气候变化抱有希望。这项研究工作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物种类别,因此加强相关监测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