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天然气需求预计2030年前下降7% 可再生能源转型加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25
  • 根据智库Ember近日发布的报告,欧盟天然气需求预计将在2030年前下降7%,从2023年的3260亿立方米降至3020亿立方米。这一趋势主要源于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气化进程的推进。

    报告显示,欧盟天然气消费量已从2019年的4040亿立方米下降了19%。与此同时,欧盟国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风能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翻倍,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满足欧盟66%的电力需求。电力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将从目前的23%提升至30%。

    Ember电力转型分析师托莫斯·哈里森表示:"电气化经济是欧盟的最终发展方向,任何过度建设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冲动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代价高昂的搁浅资产。行业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下降趋势与欧盟计划到2030年将液化天然气进口能力提高54%的目标形成对比。该计划原本旨在减少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依赖,但可能面临供应过剩风险。报告警告称,继续投资新建天然气基础设施可能造成资产闲置。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5080.html
相关报告
  • 《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25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不断加速。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发成为共识,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表现出了更大弹性,预计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将增长2/3,约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 国际能源署敦促更多国家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推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增长。 可再生能源产业逆势增长 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能源需求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根据报告,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下降5%,其中石油需求将下降8%,煤炭使用量将下降7%,但可再生能源行业持续增长,有望在2025年取代煤炭成为主要发电方式。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近40%的电力供应。 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显示,在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下降的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占2019年一次能源增长的40%以上。 欧盟统计局11月最新出版的报告显示,2018年欧盟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同比上升了2.8%。与10年前相比,2018年化石能源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可再生能源则呈上升态势,增长幅度达到49.2%。 目前拉美地区25%的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等增长显著。根据巴西太阳能协会的数据,2018年至今,巴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5倍多。巴西风能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自2010年以来增长15倍以上。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显示,风电是目前拉美地区最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式,去年累计吸收投资89亿美元,同比增长87%。太阳能发电紧随其后,累计吸收投资81亿美元,同比增长31%。 非洲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也在不断提速。根据行业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和Green Cape的市场研报,南非太阳能租赁平台Sun Exchange预计,在2019年到2024年的5年时间内,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工商业光伏领域的市场潜力可能超过70亿美元。 多国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重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相应出台更多产业扶持政策及绿色复苏计划,加快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 韩国近日公布了一项可再生能源长期计划,加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根据该计划,到2034年,韩国所有燃煤电厂都将退役,可再生能源在韩国能源结构所占比例将从目前的15.1%提高到40%。 法国政府公布的“2030国家能源计划”称,将持续提高其电力供给领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特别是风电占比,以实现能源转型。到2030年法国电力供给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40%,其中,风电占比预计达到20%。德国则计划将可再生能源比例从目前的18%提升至30%。 今年7月,欧委会推出了欧盟能源系统一体化发展战略,同时在清洁氢能源、电池等多个重点领域推动建立行业联盟,通过行业间协作促进相关领域发展并拉动投资。在“下一代欧盟”复兴计划长期预算中,欧盟要求成员国在推动经济复苏过程中,将至少37%的公共投资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并进一步放宽成员国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限制条件。 智利政府今年11月正式推出绿色氢能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去年12月,智利政府就宣布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计划于2024年之前将燃煤发电份额降至20%,逐步提升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的比例,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该国能源总量的比例提高至70%,到2040年所有煤电厂彻底关停。 巴西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为太阳能等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和项目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到2035年,巴西电力产业总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其中70%将用于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博士表示,如果各国政府和投资者能够按照国际能源署设定的可持续发展构想,加大力度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这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是巨大鼓舞。国际能源署呼吁政府、能源公司、投资者和民众等多方积极参与,力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可期。斯特恩分析,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国家在政策导向上都在努力减少石油等化石能源造成的排放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需成本正不断下降,这为该产业增长提供了契机。从中长期看,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将越发受到重视,并已列入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 比利时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能源问题专家本迈克·威廉姆斯认为,在政府加大公共投资的同时,能否有效吸引私人领域的投资也十分重要。各国政府一方面可通过政策引导调整市场预期,使投资者预见到投资低碳经济的前景;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快内部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确保能源价格保持在稳定、合理的区间,从而吸引投资者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关注度。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各成员国应该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结构占比,并确保获得普遍可靠的电力,积极打造包容、韧性、低碳的能源系统。”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在2020全球能源互联网(亚洲)大会上表示。本届大会提出,要加快开发资源条件好、经济效益优的清洁能源基地,向洲内用能中心送电,打造洲内“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多能互补、区域互联”的能源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建设亚洲与欧洲、非洲、大洋洲电力互联通道,实现跨洲能源互济。
  • 《德国能源转型或将加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8
    • 今年以来,德国天然气等能源供应储备不足的隐忧不断显现。随着近期俄乌局势演进,德国政府内部就保障能源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德国能源转型或将加速。 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3日表示,德国不能全面禁止俄罗斯能源进口,但必须寻求替代方案。据德媒最新报道,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提出,计划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较此前目标提前15年。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无法在短期内找到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但德国正就能源转型问题采取积极行动。 数据显示,德国55%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其中东德地区几乎全部依赖俄天然气。哈贝克3日承认,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对于“建立价格安全和能源安全”是必要的。德国天然气库存正处于“稀缺水平”。数据显示,今年1月30日,德国天然气储量在连续数周下降后,已降至约37%,而在两年前,同期存储水平约为90%。截至2月28日,德国天然气储备水平已不足30%,储备罐中仅有约70亿立方米天然气。按照德国政府2月1日的说法,需要40%的存储水平来应对为期7天的极端寒冷;如果在不限制用气的前提下,为了渡过30天的寒流,理想存储水平应为50%。德国政府宣布“北溪-2”项目相关进程,令当前的供应紧张趋势雪上加霜。不过,德国《明镜》周刊援引德国政府人士的话报道称,在当前采暖期的剩余时间里,即使俄罗斯停供,德国天然气供应依旧可以保证安全。 德国能源紧缺问题由来已久,早已展开对能源转型的讨论,但大多只停留在口头。德国问题专家、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国懿表示,从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近期的表态可以看出,德国已认真思考能源政策转变并积极采取行动。朔尔茨日前在联邦议院发言时指出,将上调天然气储备量,加快发展既定的可再生能源策略,同时还将在布龙斯比特尔和威廉港建造两个液化天然气终端,今后或将用于接收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此外,德国正计划提速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发展。据德媒报道,德国准备加快在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计划到2035年,用可再生能源满足所有发电需求。按最新计划,到2030年,德国计划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占总量的比例达到80%,2035年则实现完全由可再生能源发电。到2035年,德国陆上风力发电能力将翻番至110吉瓦,离岸风力发电能力将达30吉瓦,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200吉瓦。 德国之前已经为能源转型设定了明确时间表: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2038年淘汰煤电、2045年实现碳中和。俄乌局势引发德国政坛就能源转型是否需要提早实现和如何保障能源安全展开讨论。 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长哈泽洛夫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目前情况下,迅速关闭德国的煤电厂是“不负责任的”。据德媒披露,北威州经济事务和能源部部长安德烈亚斯·平克瓦特已邀请其他联邦州能源部长与会,并提出一份关于能源供应安全的文件,其中指出,现在应全力避免提早淘汰煤电。不过,哈贝克认为,燃煤电厂运行更长时间只能意味着更长时间依赖来自国外的硬煤。 德国政府已达成到2022年全面退出核能的决定,目前仅存的3座核电站将于今年底退役。 国懿认为,为了加快摆脱能源依赖性,德国必将竭尽所能,协调欧盟能源转型步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但这也将导致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困扰德国经济复苏。 欧洲天然气价格自去年升至纪录高点之后一直维持在高位,近期俄乌紧张局势再度推升其价格。受能源价格飙升影响,德国2月通胀率已升至5.1%。德国央行预计今年德国通胀率或将升至5%。(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