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用于治疗结核病》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4-27
  • 最近研究表明结核病(TB) 紧随HIV之后,成为全世界第二个致死的疾病。目前结核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但与之相伴的是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依从性较差。改变药物传递方式可能会改善疗效,这对于结核病的控制和治愈是至关重要的。新兴纳米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纳米粒子 (NPs),有可能改变结核病药物的给药方式。到目前为止,几个抗结核病的纳米级呼吸道给药方式已经被广泛地研究,而且科研工作者也提出将此种方法代替传统治疗。本篇文章对目前抗结核病药物的纳米级呼吸道给药进行了综述。此外,考虑到方便性和消费成本,也对不同类型的NPs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该领域的未来和潜在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关报告
  • 《纳米技术用于结核病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9-26
    • 结核病(TB)仍然是紧随艾滋病之后的第二大致命的感染疾病。 实际上,2016年,结核病发病率估计为1040万例。 尽管过去50年来已经出现了有效且低成本的结核病药物疗法,但多抗和抗药外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的开发已经成为改善结核病治疗方案的必要条件。 在此框架中,本综述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结核病中的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用于抗结核药物的新型递送系统。 最后,我们概述了结核病社会经济影响以及与使用纳米制剂相关的结核病治疗方案的成本相关特征。
  • 《Science子刊报道纳米药物可以治疗心脏疾病》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09
    • 一组来自意大利和德国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可吸入性纳米颗粒用于治疗心脏病人。在他们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他们如何开发纳米药物,它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发挥疗效。 近年来纳米颗粒已经被用于递送多种药物到人体各种组织,大多数都采用口服给药或者是静脉注射给药,但是这些方式都不能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心脏。因此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可吸入式纳米药物,使得它们可以更快到达心脏并被心肌细胞吸收,最终改善心脏功能。 研究团队使用与牙齿和骨头相似的材料制备了纳米颗粒——磷酸钙纳米颗粒,它们足够小以至于可以进入心脏组织,但是又是足够大可以装载药物。他们选择了可以修复心脏细胞表面的钙离子通道的药物,而修复钙离子通道被认为使恢复正常心电活动最关键的部分。 将药物负载在纳米颗粒上之后,研究人员给小鼠和大鼠吸入了这些药物,这些动物的心脏都遭受了糖尿病性心脏病类似的损伤,同时研究人员检测了动物的心脏健康状况,结果发现用药之前这些动物的心脏健康评分比正常动物低17%,而用药之后评分提高了15%,几乎完全恢复。 得到这些鼓舞人心的结果后,研究人员又在猪身上进行了研究,他们想看到这种纳米药物到底能以多快的速度到达心脏组织,结果不出所料,这种药物比其他给药方式更快地富集在了心脏组织。 研究团队还报道该药物递送体系不会对心脏组织造成毒性,但是在进行人体实验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药物递送系统的毒性。